百年老圍走出新路子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贛南採茶戲走進東生圍 唐麗琴攝/光明圖片
東生圍正廳 唐麗琴攝/光明圖片
東生圍圍屋羣 孫金玉攝/光明圖片
炎熱的夏日裏,在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鎮崗鄉老圍村的東生圍圍屋羣,遊客絡繹不絕,賞花海,逛圍屋,好不熱鬧。
圍屋羣最核心的當屬東生圍屋。東生圍距今有17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最大的方形圍屋。
東生圍皆為青磚壘砌而成,且在圍牆四角分別建有高13米的炮樓和瞭望孔,牆體厚度達1.3米,非常堅固,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堡”。圍內共有199間房,九個天井十八個廳堂,俗稱“九井十八廳”,圍內七條街道相通環繞,四通八達。
在東生圍的周邊,還有全國最小的方形圍屋米升圍,加上磐安圍、尉廷圍等圍屋,構成了一個龐大圍屋羣。
贛南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僅安遠縣境內的客家圍屋現存就有50餘座。
為保護好圍屋,留住鄉愁。安遠縣統籌人力、物力、財力,對現有圍屋進行修繕保護。聘請專業建築保護設計公司編制維修方案,統一採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按照分級分類保護的思路和“不改變原狀、最小干預、使用原材料原工藝”的原則進行分批搶修。
在保護客家圍屋的基礎上,安遠縣還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內涵,把圍屋活化利用作為實施旅遊發展的重要抓手,培育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產業。並結合客家特色美食、採茶戲等客家文化,着力打造“客家美食節”等客家特色節慶活動,建成了獨具農耕特色的客家博物館。同時,開發客家文化旅遊紀念品,如採茶戲服飾、竹編、根雕等等,通過串聯一系列的客家文化,發展客家文化旅遊產業鏈。
經過精心打造,東生圍景區基礎設施等的不斷完善,並於2017年12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改造後的東生圍景區,以規模宏大、格局獨特的古圍屋建築羣,崇文尊禮的客家民俗風情和典型傳統的山水田園環境為突出特徵,結合“好客文化、圍屋建築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紅色革命文化、休閒度假文化”五大文化,打造了迎客區、觀客區等五大功能區域以及十二大特色項目,構建集觀光、文化體驗、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特色圍屋旅遊區。
今年67歲的陳培進以前是老圍村的貧困户,從小就生活在東生圍裏。搬出圍屋後,他用自己的三間房入了景區的股,田地也租給了景區。陳培進説:“我現在不僅有股份有租金,還在景區裏上班,就是想守着圍屋,守着最初的記憶。”
和陳培進一樣,陳金妹的祖輩也都居住在東生圍。1999年,他走出圍屋一直外出務工。當聽到東生圍即將建成景區時,陳金妹毅然回家創業,成立了老圍村成立旅遊開發合作社和園林綠化公司。富起來的陳金妹也不忘本,帶動村裏三十餘名貧困户就業,同時熱衷公益事業,為鄉里的教育基金捐錢捐物。
遠處是神秘寧靜的大山,近處是寬闊清澈的河流。
如今,一座座古老的圍屋鑲嵌在山清水秀的鄉村田野間,襯托着藍天白雲,相伴着開滿鮮花的花田,一派和諧的生態山水自然圖畫,百年老圍正煥發着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