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木取火,取光藏煙古人想過夜生活,都想出哪些“鬼點子”
自2020伊始,彷彿全世界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寒冬褪去,國人們也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夜生活”。煙霧繚繞的夜宵攤,人聲鼎沸的街道,再次接觸到充滿人煙氣的生活,就連那些悲觀“人生不值得”的人,又突然發現人生還是值得熱愛。相對於白日,夜晚的城市似乎更加可愛,或是燈火闌珊,或是那為晚歸的人留下的一盞夜燈,熱鬧有它張揚的個性,寧靜有它温暖的力量,這是燈的獨特魅力。
燈,一個充滿希望和温暖的字眼。而在沒有電燈的古代,古人的夜生活是怎樣的?大多數人之於其的印象還停留在巍峨聳立的華麗宮殿,那是燈火輝煌,徹夜通明。實際上,在蠟燭還沒普及的年代,只有富庶之家或是貴族皇室才能享受到夜晚的“明亮”,普通老百姓只能日落而息,借月光映照。
月亮的光芒遠比太陽黯淡,古人們卻對月亮愛不釋手,且視之為大自然賜予的珍寶,發生了諸多“花前月下”,“對影成三人”等浪漫橋段。而與其説古人們喜愛月色,不如説古人們鍾於追尋光明。故本文的目的,便是通過第一堆篝火到蠟燭的出現入手,介紹掛鈎佳節的燈影,走進古代夜生活從寂靜到繁華的發展歷程。一、 第一堆篝火到蠟燭的出現——光明的身影,幸福的剪影
自從人類探尋到大自然賜予的“火”的奧秘,人類便結束了漫長的黑夜。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類對光明的追尋也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起來。在電燈還沒有出現的年代,古代勞動人民想出了可以延綿光明的辦法——燈。從油燈到蠟燭,燈的形式不斷地進化着,而這個“進化”耗費了近百年的歷程。
《楚辭》中記載,“蘭膏明燭,華容備些。”
在蠟燭還沒有出現的年代,古人常用“油燈”來作於照明的工具。盛燃料的器皿,加上油和燈芯,就能製作一盞油燈。而根據史載,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油燈,“蘭膏明燭”指的就是香脂製成的燭。由此可見,戰國時期油燈的燃料材質是動物油脂加以香料而成的。其特殊的材質,註定了“蘭膏”只能是少數人使用。
據北魏時期的記載,可知在南北朝時,古人已經將農作物作為榨油原料,提煉出植物油脂。與此同時,植物油脂取代了動物油脂,成為了油燈的燃料。相對於動物油脂,植物油脂的原材料更易獲取,因此,更多百姓也能在夜晚享受到光明瞭。但油燈的使用並非普及,據宋朝時期的記載,一斤油一百文錢,根據當時的物價水平,10文錢可買一斗米,換算成斤,也就是12.5斤,由此可見油錢的高昂。
《宋史》中記載,“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燈盞詩。.......,按文安亦嘗為玉津令,則漢嘉出此物,幾三百年矣。”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這句話用於生活也是説得通的。因為油燈的昂貴,人們繼而想出了一個節省油燈燃料的辦法,在燈盞器皿上專門設計一個注水口,以保證燃料燃燒過程中,降低器皿的温度,進而達到節省燃料的目的,這種油燈,就被稱為“省油燈”。
據漢代歷史筆記小説集中記載,蠟燭被作為貢品由南越進貢給了漢王朝,可見蠟燭的珍稀。到了南北朝時期,蠟燭的受眾羣體逐漸放寬,但也只限於貴族皇室,到了明清後,蠟燭才逐漸走進普通百姓生活中。今天的蠟燭原材料大多為石蠟,而在古代,蠟燭的原料是蜜蠟及一種昆蟲的分泌物,除了原材料的不同,古代的蠟燭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看似浪漫,實則麻煩的“剪燭”。
前半句的大概意思是什麼時候才能共剪西窗燭花,表達了詩人對遠在北方親友的思念之情。乍看之下,這“共剪西窗燭”還挺富有情調,而“剪燭”實際上是由於燈芯無法燒盡而碳化,時不時就要用剪刀將殘留的燭心末端剪掉。如此瑣碎之事卻變成了思念的承載物,突地覺得生活還是十分可愛。古代蠟燭最大的不足,則是因其高昂的價格。蠟燭與油燈前後現世,而蠟燭的價格高達400文一秉燭,據上文換算,一隻蠟燭的錢可以買到500斤的糧食,相比油燈的價格,也不怪百姓們趨向物美價廉的油燈了。二、 古代夜生活——時四下無人,時燈光滿帝都
據上文所述,能借助油燈或蠟燭用以夜晚照明的只能算是小部分,大部分古人的夜生活是如何度過的呢?和沒有燈時相差不大——日落而息。隨着時代更迭,古人們也不甘於平淡無味的夜生活,都想在夜晚出門活動活動,政府一聽就不同意了,於是推行了宵禁制度。當然,政府不同意市民夜晚出遊的原因還是為了百姓的安全,畢竟這黑燈瞎火,月黑風高的,隱患重重啊。
於是在宋代以前,古代城市都會實行宵禁制度,嚴禁市民們半夜三更地在街上亂晃悠,如有違例者還會受到嚴重的懲罰。宵禁制度貫徹了我國整個古代歷史,半夜在街上晃悠且沒有正當理由的,會受到笞打,被稱作為“犯夜”。如同今天回家回晚了,亦或是大學夜裏熄燈斷電,宵禁除了應時,更多的是為了防盜。
除了宵禁,政府還會建柵。建柵就是除了主街,每條能與其他道路溝通的路,都設上柵欄。一到晚上,相關人員就負責把柵欄鎖上,要求市民閉門閉户,甚至不許露頭。若是碰見要緊的事,如急病、婦人生產等,還要去有關部門“備案”,才可以通行,其餘一律不得出行。倘若遇上偷竊之人,就會擊鑼鳴鼓,除了能聚眾人之力擒之,還能提高每家每户的警惕性。由此可見,政府推行宵禁也不是不無道理,想要夜生活?不要命了!
但若是非要夜生活怎麼辦?有錢就可以了,這裏的錢可不是用來走“後門”的,而是用來買蠟燭的。宵禁制度規定是不能大半夜在街上晃悠,在家裏晃悠總可以吧。於是乎,古人們想出了諸多在家過夜生活的活動。或約上三兩好友舉杯邀月,大談特談,或吟詩作對,述進來之感,再高級一些,就喜歡下棋推牌九,庭院裏言笑晏晏。由此可見,這古代能做到燈火通明的都是些家庭富庶之輩。
除開這樣揮金如土的,百姓之間也有另類的夜生活。沒有燈火通明,卻也能通宵達旦,這是為考取功名的文人們的夜生活。秉燭高昂,普通家庭難以承擔,就着油燈微弱的光芒,沉迷手中經書無法自拔。有的家庭甚至連油燈都點不起,他們就藉助月光、螢光,將平淡的夜晚豐富起來,興盡而眠,吹滅讀書燈,一身都是月。三、與佳節掛鈎的燈影——元宵佳節點天燈
這兩首詩的共通之處,就是描寫了同一個節日元旦(上元節)的街邊繁景。古代雖推行宵禁,但政府也明白,這若是天天晚上都不讓市民們出門,時間長了,市民們怕是會無聊至極。於是在正月十五的上元節時,取消宵禁,舉國同歡,市民們都能享受到燈火輝煌,結伴夜遊的樂趣。
在上元節這天,古人們會以放燈來寄託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作為美好願景的承載,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能瞥見古人對於“光明”的憧憬和喜愛之情。最初的放燈只在宮廷中舉行,後才流傳到民間。從此之後,每到上元佳節,無論是貴族大家,還是平民百姓,都會在自家門前掛燈,城市浮光掠影,勝過天上美景。
上元節放燈的習俗發展到唐朝,已然發展成為了節日的必備項目——逛燈市,當時的京城長安坐擁百萬人口,國富民強。上元節的規模成為了國力強盛的象徵,中唐以後,更是發展成為了全民性的娛樂活動。據記載,長安的燈市規模宏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帝王還命人制巨型的燈樓,金光璀璨,巍峨壯觀。後人對盛唐的絢麗多彩,多半都是源自這浮光掠影,雍容華麗的夜景吧。
宋朝初期時,上元節的規模趨於成熟。宋朝帝王罷去中、下元張燈,只保留上元燈展習俗,燈展也從之前的一日延長至三日,並下令京城張燈五日,其餘地區張燈三日,城門馳禁,通宵開放。而到了宋朝中期,上元節再增兩夜舉行慶祝,娛樂活動也隨之繁多了起來,百姓們可謂是流連忘返,甚至有的乾脆夜宿酒樓,徹夜歡慶。
第一堆篝火,就是古人創造出的第一盞燈。光影交錯的世界中,又發現了油燈、蠟燭這種獨特保存光明的辦法。歷經千年,古人們在追尋光明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地展示了他們驚人的智慧以及堅韌的毅力——黑暗並非絕對,正如天上明月,雖然黯淡,卻也足以激勵古人摸黑前行,追尋光明。
除了燈形式上的改變,衍生出的燈具,以及用於各種場合的燈更是精巧絕倫,風情萬千。就燈具而言,幾乎每個時期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代表的器物,手藝越發精湛,外形也越加美觀,同時還完美的結合了實用性,使日用家居成為了一件藝術品。燈具體現了國人於美學的追求,更是展現了國人於光明的嚮往。
而在我們看來沒有夜生活的難耐無趣,於古人而言,卻是一件小小的趣事,或是舉杯邀明月,或是共剪西窗燭,微光成為了撫慰塵心的最佳利器。反而在現今社會中,夜間娛樂活動多彩多樣,大多數人卻再難從中感受到發自內心的快樂。兩者之間,相差的其實就是那份小心翼翼,還有感恩之情。
參考文獻:
《楚辭》
《齊民要術》
《西湖老人繁盛錄》
《宋史》
《夜雨寄北》
《青玉案·元夕》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