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遺址公園裏羣鳥飛舞的畫面,會隨着遊客的增多而漸漸消失嗎?
大約4300-5300年前,良渚文化“誕生”,位置就在如今的杭州餘杭瓶窖鎮和良渚鎮一帶。2019年7月6日,中國良渚古城遺址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20年5月,良渚古城遺址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不得不説,這是個很有歷史文化底藴的公園景區。
而我之所以喜歡這裏,卻更多是因為它絕佳的生態環境,可惜由於旅遊開發,能拍到的“奇蟲異草”已經越來越少,好在大部分鳥類依然“我行我素”,保持着每年“南來北往”的習俗。
秋冬季節,因為這座遺址公園裏保存着不少當地農民的稻田,在收割後,就經常吸引來大批成羣結隊的飛鳥。其中最常見的,當然是曾經的“四害”之一:“麻雀”,嘰嘰喳喳的屬實“熱鬧不凡”。一旦看到有人靠近,又會瞬間都跟裝了彈簧似的“拔地而起”,竄到空中,那場面相當“壯觀”。
除了稻田,景區裏的幾棵“無患子”樹也十分受各種鳥類歡迎,它的果實其實是一種中藥材,功效為清熱解毒,但是個人建議不要輕易去“品嚐”味道哦。
稍作回憶,遺址公園裏的最常見鳥有下面這幾種:白鷺、喜鵲、烏鶇、伯勞和幾種鵯幾種山雀,像這次我遇見的,應該是一堆灰椋鳥,倒是挺難得。可惜沒帶大長焦鏡頭,等我走到樹下想拍得清楚點,只聽到“嘩嘩”兩聲,它們早就全都飛遠了。
在路上還意外發現一對正在“談戀愛”的北紅尾鴝,有趣的是不遠處還有隻白鶺鴒,不知道它們在“唱什麼戲”。
良渚遺址公園的面積不小,除了需要發掘維護的古蹟古城牆,還有多片堪稱“精緻”的“小濕地”,不過我來的幾趟,都沒遇見本該很喜歡這種環境的“黑水雞”,略感奇怪。
然而文末,我也有個疑惑,隨着到遺址公園參觀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這些羣鳥飛舞的畫面,是不是也會漸漸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