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爭取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國家考古實驗中心
10月30日上午,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週年紀念大會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召開,來自國內考古學領域的專家濟濟一堂,“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表示,未來要增加新的科技考古含量,爭取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國家考古實驗中心。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
“羣賢畢至,少長鹹集”
大會開幕式結束後,到會代表集體合影,讓人不禁想到《滕王閣序》中的“羣賢畢至,少長鹹集”。合影前的大會上,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教授代表學校致辭,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也到會祝賀。
到會代表集體合影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吉林大學考古學院院長趙賓福教授分別致辭,對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六十週年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對川大考古的傳統、發展與成就進行了高度讚揚,對川大考古的未來表達了良好祝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施勁松研究員、西藏文物局局長劉世忠作為校友代表分別致辭,他們代表歷屆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畢業生向母校表示感謝,熱烈祝賀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並對祖國今後的考古文博事業充滿信心,祝願川大考古未來更創輝煌。
開幕式過程中,全國各地高校、文物局、考古研究院(所)、博物館及相關科研機構和單位紛紛發來賀電,表達了熱烈的祝賀和深切的祝福。
開幕式後,雷興山教授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主任付巧妹還做了主旨演講。
“爭取成國內首屈一指的國家考古實驗中心”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霍巍介紹,今年是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創建60週年,期間形成了自身的學術風格。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看來,“川大考古”是以田野考古學為基礎,融合了民族學、人類學、文獻學等,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科體系,“在整個全國高校考古教學模式中形成了川大模式。”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雷興山教授
霍巍回憶,川大考古從馮漢驥先生、童恩正先生開始,就主張要立足西南、放眼全國,並且要有世界視野。今天,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成立,也是在中央關於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的指引下,川大的一項重要舉措。
霍巍也談到了川大考古文博學院的發展,“未來考古文博學院除了進一步夯實考古學、博物館學、文物保護學、文化遺產學等學科體系外,還將進一步建立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高科技多學科融合的考古實驗室。”他提到了正在建設的碳14實驗室——將會是全國高校考古學中的第二個碳14實驗室,“未來要增加新的科技考古含量,爭取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國家考古實驗中心。”
紅星新聞記者 劉成夢 彭亮 王拓 攝影報道
編輯 成序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