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湘江之畔的血戰 永不磨滅的番號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休閒

浩浩南來、湯湯北去,千里湘江,不捨晝夜。

盛夏時節,湘江沿岸,生機煥發。青山綠水之間,紅色故事掩映其中。

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湖南道縣和廣西全州縣的湘江兩岸地區與國民黨展開了一場血戰。作為後衞部隊的紅34師,掩護中央紅軍突破重圍,最終全師幾乎覆沒,6000閩西將士也幾乎全部陣亡,從此長眠於異鄉。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這位存在時間不到2年的紅軍隊伍,因其“絕對忠誠”的軍風,即使歷史風雲吹過87年,依然在羣眾心裏樹立起“永不磨滅的番號”。

日前,本網沿着湘江戰役的印記,走進廣西全州縣、湖南道縣,去還原那段硝煙瀰漫的歷史,尋找鐫刻在人民記憶裏的紅色歷史。

文塘村的紅34師烈士墓。人民網 李芳森攝

一個山名 一段記憶

軍山。人民網 李芳森攝

廣西,十萬大山中,留存多少紅色故事。桂林市全州縣,湘江戰役的主戰場,紅軍長征的足跡走遍了這裏的所有鄉鎮。

安和鎮文塘村,湘江支流建江沿岸一處寬闊的谷地,是通往塘市、湘江鳳凰嘴的必經之路。在此發生的文塘戰鬥,是紅34師長征途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鬥,也是長征中走到最遠的地方。

1934年12月3日,從灌陽縣翻山越嶺過來的紅34師在這裏受到桂軍伏擊,隊伍由4300餘人鋭減至1000餘人,傷亡慘重,從此向東撤退。

綠樹掩映下的簡易戰壕、青松環繞下的紅34師烈士墓……如今的文塘,依然能尋到曾經的戰鬥遺址。

“一天清晨,村子周圍都是‘乒乒乓乓’的槍聲,特別是江那邊的槍聲更加密集。”文塘村農民蔣德順,至今仍記得父親蔣世政生前多次描述的激烈戰況:從清早打到太陽快下山,子彈把高大的防風樹攔腰截斷,大羅漢樹也被打斷了很多樹枝……

戰鬥落幕後,村民們便開始掩埋紅軍遺體,在村莊靠大山邊的水源山上,經過清點共有300多具紅軍遺體。

水源山,由此也改名為軍山。

另外一處埋葬着紅軍的山背山,在新中國成立後,改為軍家山。

青山處處埋忠骨,一個山名,保留着一段記憶。

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人民網 李芳森攝

一面紅旗 一縷忠魂

全州縣才灣鎮腳山鋪,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便坐落於此,紀念館如同幾面紅旗,迎風飄揚。

紀念園位於湘江戰役腳山鋪阻擊戰遺址所在地,2019年12月落成並對外開放,包括紀念林區和紀念館。如今安靜祥和的紀念園,在87年前,也曾是戰火紛飛。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豐碑。

紀念林區種植着當地常綠植物,多年來發掘收殮的湘江戰役紅軍烈士遺骸安葬於此。一面飄揚的紅旗,便代表着一縷烈士忠魂。

走進紀念館,迎面便是一座大型主題浮雕,紅軍指戰員們冒着敵人的炮火,通過簡易浮橋搶渡湘江。

在紀念館的“血戰湘江突重圍”部分,展區通過革命文物、戰鬥場景、電報、油畫、圖表等形式,生動詳實地展示了紅軍長征湘江戰役這段悲壯的歷史。

在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一位特殊的“講解員”——蔣石林,講述了他家祖孫五代守護紅軍墓的故事。

紅旗下便是紅軍忠魂。人民網 李芳森攝

蔣石林介紹,腳山鋪阻擊戰戰鬥結束後,他的爺爺蔣忠太與家人一起去山上砍柴。在亂樹叢中,蔣忠太發現了7具紅軍遺體。“紅軍是為了老百姓才犧牲的,我們不能不管,於是爺爺就把7位紅軍烈士的遺體一起掩埋在自家的山場裏。”

“爺爺因此被地主舉報‘通共’,被關進大牢。”蔣石林説,爺爺臨終前絲毫不後悔自己所做的事,他還特意囑託父親,一定要守護好這座紅軍墓。

父親去世後,蔣石林開始帶領家人守墓祭掃。每年清明節,年逾古稀的蔣石林都會帶着兒孫一起去為紅軍烈士掃墓。

祖孫五代人,近一個世紀來一直守護着紅軍墓。

一個竹碗 一家傳承

瀟水河。人民網 李芳森攝

瀟水悠悠,山嶺高聳。歷史有如長河,平靜有之,波瀾也有之。瀟水河畔的山崖上,紅色字體鐫刻的“葫蘆崖紅軍渡口”,把我們帶回到那段戰火紛飛的年代。

1934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及部分軍團從葫蘆巖搶渡瀟水。此次渡河,人數眾多,當地村民自發為紅軍撐船過河,有人還卸掉自家門板、牀鋪板,用於幫助紅軍架設浮橋。浮橋與渡船並用,老百姓從半夜時分開始一直忙到天亮。

在道縣審章塘鄉葫蘆巖村的邱聲彪家裏,一隻保存87年的竹碗,便是這段歷史的“親歷者”。據老人介紹,這是一隻來自江西的竹碗,是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道縣葫蘆巖渡口時,一個紅軍戰士留下來的。邱聲彪的父親邱家儒,便是幫助紅軍渡河的百姓之一。

“紅軍一看到我父親,就叫他‘同志’,這讓我父親感到很親切,也更加堅信,紅軍是我們老百姓的隊伍。”這位88歲的老人,回憶父親曾講過的故事,彷彿親歷其中。“父親看到站在他渡船旁邊的一個紅軍戰士腰間挎着個大竹碗,就十分感興趣。”

紅軍戰士拿起竹碗説:“這是我們紅軍戰士行軍用的竹碗,是井崗山的翠竹做成的。”

“父親當時就感嘆井崗山的竹子真大,自己撐渡用的竹竿根本沒法比。”那個腰挎竹碗的紅軍戰士為邱家儒整夜撐渡幫助紅軍過瀟水的精神所感動,堅持要把竹碗送給邱家儒留作紀念。

就這樣,這隻碗留在了邱家。每次看到這隻竹碗,一家人就會想起那個瘦瘦的紅軍戰士。

葫蘆崖紅軍渡口。人民網 李芳森攝

“父親經常唸叨,不知道那個紅軍戰士是否過了湘江,是否順利到達了延安。”邱家儒臨終前,把竹碗交給了邱聲彪,再三叮嚀要保存好這隻竹碗,只因為那個紅軍戰士説過一句話:我們還會回來的。

邱聲彪謹記囑託,細細保護着竹碗。近一個世紀的等候,那名紅軍戰士始終沒有回來過。

一尊雕塑 一份團圓

道縣陳樹湘紅色文化園。人民網 李芳森攝

洑水河對岸,距道縣縣城4.5公里的梅花鎮摩天嶺,道縣陳樹湘紅色文化園便坐落於此。

園內青松翠柏成蔭,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蹟陳列室位於中央,革命烈士紀念碑聳立在陳列室後的最高處。

進入陳樹湘紅色文化園,右手邊便是紅34師湘江戰役烈士英名錄,129名英烈姓名鐫刻其上,以供後人瞻仰。

“湘江戰役中,紅34師犧牲的烈士遠不止這些。陳樹湘率領的‘絕命後衞師’光榮完成了掩護中央機關、中革軍委縱隊和主力紅軍搶渡湘江的艱鉅任務,為中國革命保存了勝利的火種,但紅34師6000多將士幾乎全部犧牲。”陳樹湘烈士紀念館副館長陳志軍介紹到。

十年左右的多方尋找、求證,直至2019年6月3日紀念園正式對外開放,也只尋到了紅34師129個烈士姓名。

紅34師戰士雕塑。人民網 李芳森攝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紅軍為了人民而戰,人民也沒有辜負紅軍的犧牲。陳樹湘犧牲後,道縣羣眾感念紅軍的恩德和陳樹湘的英雄氣概,冒着生命危險將陳樹湘及警衞員的遺體安葬於道縣縣城瀟水河畔的飛霞山下。

2019年4月,陳樹湘墓被遷入道縣烈士紀念園(現為陳樹湘紅色文化園)。在陳樹湘烈士墓旁,便是紅34師烈士墓,包括陳樹湘警衞員在內的9名犧牲於道縣的烈士也長眠於此。

“請大家脱帽肅立,向烈士三鞠躬、敬獻鮮花。”英雄姓名無人知曉,烈士功勳與世長存。曾經親密無間的戰友,如今在此共同接受後人的緬懷。

在烈士墓附近,幾座紅軍雕塑再現了紅34師將士們在道縣戰鬥、生活的場景。

“雕塑的底座選自閩西永定的花崗岩,寓意廣大閩西英烈能腳踏故土,魂歸故里。”陳志軍介紹,紅軍長征出發時,紅軍中有2萬多閩西兒女,擔任紅軍總後衞的紅34師6000多人,主要是閩西子弟。“每年清明節,都會有來自閩西的紅軍後人,來這裏祭拜英烈。”

閩西子弟長眠於湘、桂兩省,曾經的紅34師100團團長韓偉,代替他們回到閩西大地。

1992年,韓偉將軍在生命走向終點時,仍掛念在湘江岸邊犧牲的戰友,要求將自己骨灰安放在閩西革命烈士陵園中。韓偉將軍去世後,其子韓京京遵照父親遺願,將他的骨灰送回到福建龍巖,這裏是他帶領幾千閩西子弟走上長征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