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隱秘的角落拍攝地,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休閒

春節期間,在粵西重地湛江一帶行走,發現大火的網絡劇《隱秘的角落》的拍攝地就是湛江。

來湛江一定要去雷州看看,那裏不僅有海鮮,還有獨特的文化傳承。今天我們就説説雷州。

也許有這個可能。因為畢竟雷州是唐朝的時候,雷祖陳文玉向朝廷上書命名的。在明清時期,雷州府在廣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與廣州府、潮州府合稱“廣東三府”。明清時期的雷州府下轄遂溪縣、海康縣和徐聞縣。這個雷州府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雷州半島,海康縣就是現在的雷州市,徐聞縣也就是差不多,但遂溪縣縮小了。舊遂溪縣包括現在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遂溪縣、東海島等。

説起來海康縣改為雷州市也不過就二十幾年的事。很多年齡大的人至今都不適應,仍然自稱海康人。特別是在廣州的長途客運站或是在湛江市區的中巴,聽到熟悉的雷州話口音“海康海康”,就知道目的地是湛江的雷州市了。

1945年抗戰勝利後,湛江這個名字才產生。之前只是廣州灣那一帶,後來又並進去雷州半府的大部分地區和過去高州府的廉江吳川。所以現在的湛江市是一個集雷州文化與廣府高涼文化於一體的地方。過去這兩種文化時常有衝突,講雷州話和講土白話的人也似乎自成一派,互不來往的樣子,但現在年輕一代已經開始交友通婚。比如我是遂溪人,我老婆就是吳川人。

我一直比較納悶的是,不知道雷州話是不是在雷州市建市之後才有這個名字的?説起來我是遂溪人,也是明清時代雷州府的一員了,但我們祖上傳下來的方言都叫做黎話。而且除了湛江之外,還有電白黎、海南黎等。反而就是雷州人對雷州話的叫法非常的信奉,很排斥黎話的叫法。所以,誰能告訴我,雷州市的人,是不是自古以來都把他們的方言叫做雷州話?這個叫法是他們的祖輩傳下來的嗎?

不過這樣也好,雷州市和雷州話總算把雷州府存在的歷史延續下去了,否則我們的後代真不知“雷州”二字為何物了。

雷州有個三元塔公園。三元塔公園的“園中之園”是公園內的文物古蹟風景區。一座雄偉壯觀的仿古城樓和高聳的古塔融為一體,有如大明王朝欣欣向榮的盛景,曾經雉堞巍峨的雷州古城大概也是如此吧。城樓的門額上寫有“廣運”二字,乃明代洪武年間指揮朱秉彝重修雷州城時所書,雖然城樓是後來仿建,但這倒是原雷州城南門石匾上的門額。城門的左側是“雷州石狗陳列館”,可惜現在大門緊鎖,可能是重新裝修吧。雷州石狗是雷州人的信仰圖騰,眾多石狗彙集於此不僅增加了三元塔的靈氣,同時又像是在鎮守着雷州的南大門,守護祖祖輩輩生於茲長於茲的郡民。

穿過城樓就到了石欄杆圍繞着的“鑑池”,此時看不到池塘荷花盛開的景象。繞着“鑑池”往前走,刻工精巧的“天南重地”石牌坊漸漸清晰,這四個大字的實木牌匾現存放於“雷州市博物館”。牌坊的左側是明清建築風格的“二公祠”,近年來經過修葺,祠內的“荷池”、“涼亭”、“假山”、“鳥苑”等景物煥然一新,東西兩走廊有迴廊相接,庭院內花紅草綠,環境幽雅。祠的正廳,分開端坐着兩尊塑像——清代雷州兩鄉賢,即以清廉著稱於世的陳璸和以學識淵博而名聞翰苑的陳昌齊。石牌的右側是原海康縣博物館,現已經廢棄,新博物館建在雷州西湖的對面,是粵西地區最大的縣級博物館。

被遺棄的海康縣博物館

園內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三元塔,有如擎天一柱般高聳入雲。三元塔初名叫“啓秀塔”,有“啓發文風,培育俊秀”之意。它創建於明萬曆四十一年(公曆1613年),歷時兩年建成,是當時雷州推官歐陽保(江西新建人,舉人)為了使雷郡形勝改觀,啓興人文之風而倡建。後因挖塔基時發現有蛇卵三隻,認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改名為“三元塔”。這裏的三元是指狀元、會元、解元,表達了雷民盼人才,祈求狀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的良好願望。後人來此登塔遠眺,寓意着步步高昇,海闊天空。是時的三元塔乃雷州半島最高、最雄偉壯麗的古塔,也是雷州府的府塔。封建王朝的塔不是想建多高就可以建多高,它有形制規定,比如雷州半島的徐聞縣、遂溪縣和海康縣都屬雷州府管轄,而雷州府治是在海康縣城,所以徐聞縣級塔、遂溪縣級塔的規模就不能超越雷州府級塔。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雷州有明確文獻記載的最早佛寺就在三元塔旁,名叫開元寺,大約興建於713年-724年間。開元寺的創立代表了佛教正式在雷州傳播並生根發芽,不過這座寺院早已廢棄,如今只看到它的名字猶存。

三元塔乃雷州府治之標誌,自建成後,雷郡形勝大為改觀。歷史上有不少文人登臨塔頂,憑欄遠眺,雷州的千里風光盡收眼底,憑欄懷古,揮筆抒懷,留下不少詩句。詩人有云:鼎峙瓊南添一指,聯翩雁字豫題名,從此三元塔便有了“雁塔題名”的美譽,併成為古雷陽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