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他是啓功的老師,其山水畫堪稱一流

由 秋長紅 發佈於 休閒

吳鏡汀,1904-1972年,生於北京,字鏡汀,別名熙曾,號鏡湖。近現代京派畫家的代表性畫家,曾任北京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書畫大師啓功先生曾隨其學書畫。

吳鏡汀的作品功力深厚,風格飄逸俊秀。他前半生的作品多以細筆設色,綜合運用古人畫法,根據自己的體悟,形成了清勁有力的畫風。解放後吳鏡汀遍遊名山大川,力圖以寫生求變化,他後期的作品更注重場景氣氛的刻畫,筆墨着色上絢麗悦目,有時用沒骨法,有時用泥金勾勒、金碧罩染,別有一種韻致。

早在入中國畫學研究會第二年的成績展覽上,他就以幾乎亂真的臨摹作品引起眾人注意。在畫會諸位名師如賀履之、俞滌凡、蕭謙中的指導下,沿着一條由“四王”特別是王石谷入手,間接上溯宋元各家的軌跡,不斷研習,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

其前半生的作品多細筆設色,綜合運用古人畫法,但能發一己之體悟,逐步形成清勁有力的畫風。後期參入寫生的作品則更注重場景氣氛的刻畫,筆墨上多采用馬夏筆鋒勁力的斧皴,着色絢麗悦目,有時用沒骨法,有時用泥金勾勒、金碧罩染,別富韻致。應該説他的新探索基本上仍是在傳統筆墨的範圍之中,但更傾向於色彩的運用。

當代資深山水畫家、國畫理論家關瑞之先生指出:吳鏡汀先生研習國畫的用功程度在近代國畫宗師中屬於罕見,吳先生認為:畫國畫就要下“笨功夫”夯實基本功力。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吳先生通過寫生錘鍊、昇華了他的山水畫功力,形成了在複雜、巧妙的章法中刻畫樹石自然形態的骨法,筆墨渾厚而富於紋理表達,成為近代國畫家對傳統筆墨的重要貢獻之一。

據關瑞之先生考證:吳鏡汀先生一直致力於中國畫的傳承和弘揚,他總是在國畫、國粹低潮時期出手拯救,他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中國畫學研究會、湖社畫會的早期成員,也是1952年、1953年首批北京書畫研究會,北京中國畫研究會的主要成員之一。

《仿趙大年山水》 紙本水墨  51CM×41.5CM

《文殊台》 紙本寫生稿  27.5CM×19.6CM

《黃山文殊院》 紙本水墨  38.5CM×56CM

《獅子林香羅柏五月十日》 紙本寫生稿   27.2CM×19.6CM

《獅子林香羅柏》 紙本水墨  54.5CM×40CM

《清涼台五月十一日寫》 紙本寫生稿   19.6CM×27CM

《黃山清涼台》 紙本水墨  48CM×130CM

《宋人筆意》 紙本水墨  48CM×45CM

《水墨江船圖:江船漁汛》 紙本水墨  34.5CM×69.5CM

《疏影橫斜》 紙本水墨  70.5CM×34.5CM

《始信峯觀後海五月十一日寫》 紙本寫生稿   27CM×19.3CM

更多吳鏡汀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