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 劉穎琪)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還是“是人也”?近日,網友們關於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一名句吵翻了天,很多人都認為記憶中學的就是“斯人也”。
對此爭論,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部10月26日在接受上游新聞採訪時稱,歷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從未有過“斯人也”的表述。不過也有媒體翻出有少數版本的語文教材是“斯人也”。
對於更為廣泛使用的人教版“是人也”,難道是集體記憶出錯?心理學上真的存在“曼德拉效應”嗎?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語文教科書。
心理學上確實有曼德拉效應
“在心理學上,確實有曼德拉效應的概念。這是一種集體性表現,指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其原因在於現在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較多,同時接收到大多為碎片化信息,在某些特定的場所、環境下碎片化信息會進行多次隨機拼接整合,多次隨機整合後形成相對穩定的固化映像。這種映像往往與事實不符,但會在個人大腦中進行自我合理化處理,讓人們深信不疑。”杭州市高級心理學教師、國家衞健委心理治療師曹大剛10月28日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的採訪時指出。
從名字來看,“曼德拉效應”與南非前總統曼德拉還有一定關係。這緣起世界很多人的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現實是曼德拉沒有在20世紀80年代死去,後來還當上南非總統,直至2010年時仍然在世(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
但是有人提出,自己清楚記得,曼德拉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在監獄中離,還陳述當年自己看過的報導、葬禮的電視片段,許多人表示有相同記憶。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自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這種現象之前因為“對事情持有錯誤的印象”而知名。
源於交流此類信息時的盲從性和從眾心理
而對於為何會有大規模人羣擁有同一種曼德拉效應後的“固化映象”,曹大剛認為是出於人們在交流此類信息時的盲從性和從眾心理。“一傳十十傳百,由於個人的觀念或行為由於真實的或想象的羣體的影響或壓力,而向與多數人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的現象。人們會追隨大眾所同意的,將自己的意見默認否定,且不會主觀上思考事件的意義。事件説得多了自然就會形成一定的固定性,其真實性便會有越來越少的人質疑。”
北京回龍觀醫院中級心理治療師馬琳在10月28日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採訪時也指出:“‘是人’第一眼看上去比較通俗易懂,更像白話文。相比較之下,‘斯人’看上去更文雅,更像書面用語,同時‘斯人’也是文言文中出現較頻繁的字。依據現代人對古人使用文言文的固有印象,人們在直覺上會更願意相信正確的寫法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此外,當兩件事情或兩個情境有相同之處時,也更易出現記憶偏差。比如兩部相同名字的影視作品,同一個故事情節細節之處略有不同,往往容易使人將細微之處的內容混淆記憶。”
只要花時間查證就會發現是記憶出了錯
“其實心理學的很多效應都很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如心理學還有一種現象叫‘光環效應’,也可以解釋此次的現象。光環效應也稱暈輪效應,最早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於20世紀20年代提出。形容人們僅僅抓住並根據事物的個別特徵,而對事物的本質或全部特徵下結論。與光環效應相似的現象還有‘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等。”馬琳補充道。
與該事件和曼德拉效應被多次提及的還有一些概念——羣體性記憶和記憶錯構。對此曹大剛指出,心理學上並無這個羣體性記憶概念。馬琳則指出,記憶錯構與曼德拉效應有一定的相似性,指的是人們對過去事物的回憶存在內容錯誤,但仍然將此當作正確的內容加以描述。
最後馬琳強調,曼德拉效應通常會使人們對自我的記憶產生懷疑,甚至用“時空門”、“記憶隧道”等尚無法被科學實驗證實的事物來解釋這一現象,進而使人們對這種不可控的事物產生焦慮和恐懼情緒。其實只要花時間去查證,就會發現是自己的記憶出了錯,焦慮和恐懼情緒隨之便可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