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裏的伊甸園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兒時經常在背這首詩,也許那時對詩裏意境真的還感覺不到,只是機械的背誦,後來到了中學,老師會組織我們秋遊,爬香山,登鬼見愁。
摘一片樹葉,紅紅的,用兩張糖紙壓住,再用一大杯熱水熨燙一下,那糖紙上的蠟便把那葉子給蠟封了起來,一個書籤就做成了。
那時的香山,紅葉是她的標籤,一提起香山,眼前就是紅葉,一説起紅葉,立刻就想到的是香山。
那時的香山,是北京孩子們的香山,後來呢,這香山變成了各地旅遊團《香山紅葉行》的招牌。成為京城旅遊的一個經典景點。
還有那些居住在京城的全國人民,都以金秋十月登香山作為成功在京的標誌。會告訴家鄉的父老鄉親,我在北京!
過去,去香山是蹬着自行車去,現在竟然也通了地鐵。
過去在香山都是慢慢悠悠的晃,現在恐怕是不行了,一到紅葉紅的時候,要麼你必須天還沒亮就跑到山頂,要不然,呼啦啦的遊人在導遊旗子的指引下,黑壓壓的就會衝上山來。
山下停車場也會停滿了車,你想出來?真的很難了。
前幾年還常常坐在山腳下,來上一壺小吊梨湯,現在被這人山人海的氣勢嚇着了,還是離這裏遠點吧。
秋天來了,天高雲淡,總想着登高遠眺,香山就不去了,繞開人羣,去潭柘緣吧,
潭柘緣就位於京西古剎潭柘寺的山後,沿着潭柘寺山門西邊那條小路,步行20多分鐘就能到了。
難以避開的潭柘寺商業街,就算看看熱鬧吧,萬一有啥喜歡的呢?
如果你是直接開車上山,恐怕就會錯過這個風景了。
但還是徒步上山有味道,或許能體會到那種“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感覺。踏着秋葉,一路向上走去,或黃或紅的秋葉在眼前掠過,雖不及香山紅葉之氣魄,但幽靜的山路里,或更能聞到秋天的味道。
幾百米的山路不陡,僅僅是幾個青石板鋪就的台階,走着走着就生出了“白雲生處有人家”的場景,那就是潭柘緣所在的王坡村。
提到這王坡村,還真的有點歷史,據村裏老人説,他們的祖上是三百多年前從山西過來的王氏兄弟二人,看到這裏在潭寺之間,覺得一定風水不錯,於是就在這裏開荒種地,平時上山砍柴給寺裏送去,一來二去,和寺裏的師傅們也熟了,後來兄弟二人便在這裏娶妻生子,慢慢的這裏就變成了一個村子。王坡村大部分姓王,都是當年兄弟二人的後代。
《潭柘緣》一個很有佛性的名字,其實是一座京西古道中的一家客棧。這京西古道可不是隻有一條,而是許多條路的總稱,古道在歷史上或軍或商或民或香。隨着公路的開通,這些古道也慢慢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倒是成了人們訪古踏野的好去處。
“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作為京西古剎,潭柘寺當年香火旺盛,便就有了多條香道。在上山的路上,或隱隱聽到那古剎鐘聲,感受當年香客一步步走過的虔誠。
當走近《潭柘緣》,一曲悠揚的小提琴聲把我吸引,在寥寂的山野之中,琴聲穿過了綠蔭的長廊,悠悠盪盪。
掌櫃的樸實熱情,一定是古樸民風的傳承,一杯茶一桌餐,都透出古道客棧善待每一位香客的傳統和情感。雖然香道早已成為登山道,每一位登山人依然享受着被善待的厚道。
品足茶可以沿着村裏的小路繼續上行,雖不及登泰山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勢,但卻可遠眺定都閣,放眼漫山紅。
山下村莊還沒有冒出炊煙,也許按照防火消防要求,早就不再燒柴,但村裏的秋色也照樣迷人。
遙看定都閣一峯,
古道客棧穿琴聲,
人隨石徑踏秋葉,
未到深秋點點紅。
走京西古道,訪潭柘古剎,品王坡山茶,享客棧美食,賞遠山紅葉,這不就是心中的詩和遠方?
《 潭柘緣》 京城的伊甸園,無憂無慮,怡然自樂的生活在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