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相關測量表明,整個長城的平均高度不足10米,那它究竟能防住什麼?很多人都認為萬里長城非常單薄無法抵禦外敵,其中便也包括唐代的文學家李華,他在《弔古戰場文》中赫然寫道:秦起長城,竟海為關。荼毒生民,萬里朱殷。那麼長城究竟是否有用呢?且讓我慢慢道來。
我們在地圖上看長城的位置時,熟悉地理的朋友們或許能看出來,長城基本是處在年降水量400mm-380mm的區域。在長城以南的廣大區域中,年降水量都高於這個值,這樣的氣候濕潤温暖,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所以在這裏催生出了農耕文化的中華文明。而在長城以北則是廣袤浩瀚的荒漠,這裏降水稀少,農作物難以生存,人民生存艱難,時常需要南下劫掠中原搶掠物資。所以在這廣袤的草原荒漠上,馬背上搖出了無數勇猛善戰的遊牧民族。
如今的長城,靜靜駐立在山脊之上,以它延綿萬里的豪氣訴説着這千年的史詩。這裏是文明交匯之處,再往北走,來自中原的軍隊難以在這貧瘠乾旱的土地上維持,而往南走,來自草原的勇士無法面對人口眾多的農耕民族武裝起來的堂堂之師。
於是自春秋戰國起,北方諸國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選擇了在北方的邊界上修築起長城,阻攔遊牧民族南下的劫掠。及至始皇,橫掃六合,蕩清八荒,卻匈奴七百餘里。可最終也只得是秦皇無策建長城(趙嘏《送從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後世歷代多有修補擴展,得以成為如今的萬里長城。
即便是知道長城為何而建,可長城高度不足10米,它能防住什麼?如果縱觀整個中國歷史,你會發現整個中原的歷史總與北方草原無法分割。我們可以説整個中國的歷史是一個雙生帝國的史詩——中原帝國與草原帝國。中原與草原,在過去千年的歷史中總是相伴相生難以分割。秦漢有匈奴,隋唐有突厥。最終千年歷史最後將中原與草原都統一在了同一面旗幟之下,實現了相互融合。
而在過去的千年之中,二者卻在終日不斷的搏殺。來自草原的勇士們面對惡劣的生存條件,眼饞着南方的富裕豐盛。於是他們時常策馬驅兵,南下擄掠。雖然他們都勇猛果敢,但草原稀缺的資源令他們兵器不利,戰甲不堅,在面對人口眾多且物產豐盛的中原武裝起來的堂堂之師總是難以取勝。那麼這些草原的勇士的優勢在哪裏?
“來去如風”這便是這些勇士的優勢,他們往往儘可能避開與中原堂堂之師的對決,襲擊一些防衞薄弱的郡縣,擄掠一些財貨人口之後便北歸而去,令中原的堂堂之師只能疲於奔命。後來,一道長城傲然立於面前。雖不算什麼城高池深,但對於缺少攻堅能力的草原勇士們來説也是一道棘手難題。而當他們進攻的時候,烽火狼煙四起。中原的堂堂之師們已經趕來,當他們越過這道長城之時,就將面對趕來的中原堂堂之師。過去的歲月都化為塵土,場景劍戟相交的激烈搏殺都只在歷史中記載,如今長城南北都在同一面旗幟之下,共同仰望這傲立千年的雄偉長城。
長城以北,是廣袤浩瀚的荒漠,一路延展到北冰洋,向東延伸到白令海峽,向西直通西方文明的歐洲。在這上面生活着大量勇猛彪悍的遊牧民族,當他們在南邊遇到長城這道阻礙時,便不斷尋找着別的目標,歐洲自然成了他們的目標。
“文明的毀滅者”“上帝之鞭”——匈人王阿提拉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稱號,雖然並不清楚匈人與曾經強盛的匈奴有何關聯,但這樣一支遊牧民族突然出現在裏海沿岸,最終給了西方古典文明毀滅性的一擊。最終西羅馬帝國在風燭殘年中滅亡,而羅馬的後繼者們顯然沒能繼承羅馬的文明,他們建立起的國家顯得更原始與蠻荒。此時,文明的消失,蠻族接管西歐,這便是歐洲中世紀早期的歷史,這段歷史在微軟的知名電子遊戲《帝國時代2》中稱為黑暗時代。
雖然沒有證明能表示匈人與匈奴有任何關聯,但也不乏有人津津樂道匈奴西遷毀滅西羅馬的故事。為何這樣一支與斯基泰人不同帶着明顯北亞特徵的遊牧民族會突然出現在歐洲,我想這跟這道屹立千年的萬里長城不無干系。遊牧民族總是在不斷地遷徙,當他們在中原的長城面前無計可施時,便開始不斷遷徙到其他地方繼續自己劫掠的行為,最終到達了歐洲,並給予了歐洲古典文明的致命一擊。
長城的高度不足10米,那它能防住什麼?西方學者:我們被坑慘了。希望在這篇文章中能讓您知道這個疑問的解答,長城傲然立於文明的交界之處,在千年的文明交鋒中,中原民族的智慧。長城雖不算城高池深,但總會阻礙鐵蹄的腳步,而烽火狼煙一起,中原的堂堂之師們將會將一切敢於侵犯的敵人粉碎在國門之前。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