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網紅”到“長紅”,京郊民宿如何“出圈”

由 司空梓瑤 發佈於 休閒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鄭藝佳)4月13日,新京報貝殼財經會客廳舉辦以“京郊微度假,民宿正當時”為主題的第一期沙龍活動。此前,“長城腳下看冬奧”引發廣泛關注,後冬奧時代,京郊民宿迎來巨大發展機遇。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周邊遊帶動“微度假”概念興起,民宿進一步站上風口。為此,新京報貝殼財經邀請民宿業主、行業專家、互聯網平台從業者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討京郊民宿發展新趨勢、新變化。

在圓桌環節,北京旅遊行業協會民宿分會秘書長白金星,朗詩控股集團副總裁、朗詩鄉居董事長周青,原鄉里品牌創始人曹一勇,北京美麗鄉村民宿產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孫開陽,途家網公關總監李樂就京郊民宿如何“出圈”、未來發展方向等問題展開了探討。

圓桌討論現場。 圖/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祁明遠 攝

新京報:京郊民宿發展有哪些優勢和挑戰?

李樂:相較於江浙或者一些民宿發達的區域,京郊民宿缺少旅遊IP的打造,此外,目前京郊整體的鄉村民宿沒有形成高端宿集化發展。但是,京郊民宿也有自己的優勢——帶有歷史文化的粗獷與厚重,更容易因地制宜地與文化相結合,做好“民宿+”的場景化發展。

目前,在民宿的場景裏,想讓消費者留下來就要延展更多的體驗,這也是現在消費者最看重並願意買單的關鍵點。所以京郊民宿需要解決合規化問題、如何做好在地文化的問題以及拓展特色服務的問題。

新京報:當下京郊民宿市場有哪些新風向?

周青:我對京郊民宿市場的看法還是蠻樂觀的。受疫情影響,出境遊可能短期內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狀態。我們的客羣主要是80後、90後,他們的消費能力很強。我們有個院子五一假期房價是4800元,但現在都已經訂滿了。另外,60後也是民宿消費主力。

在京郊民宿建設過程中,需要突出“共建”理念。城市的人對鄉村治理的方式和風格不太熟悉,到了鄉村以後面臨的問題比城裏要複雜得多,所以我們提出了與鄉村一起謀劃、共建。我們不僅僱傭當地村民參與建造,在設施建設、鄉村治理等方面,都與當地村民一起謀劃,這樣既能為村民帶來利益,也能適應當地民風民俗。我們甚至與村民一起制定了鄉規民約,希望來此的遊客也能遵守,實現雙方之間的理解、尊重。

京郊民宿。 圖/受訪者提供

新京報:京郊民宿如何“出圈”?

曹一勇:第一,把內容做好,品質做好。現在有一些宣傳套路已經掩蓋了民宿真實的樣子。區域性的品牌營銷也非常重要,去年延慶文旅局出台了政策,補貼直接給平台方,例如平台給延慶銷售超過多少比例就能獲得補貼,鼓勵帶動區域性的整體流量,這是非常可行的。

第二,很多東西不是靠民宿本身可以打通的,例如內容。四年前,我通過一個好的設計把民宿打造成網紅爆款,是很容易做到的,但現在幾乎不可能。民宿不是住宿產品,我認為是一種精神層面的需求。開車一兩個小時前來的原因,一定是被內容打動。今年延慶政府主導,構建了包括景區、農產品在內的全業態、全要素聯動,這不是民宿品牌本身能做到的。拋開民宿談民宿,未來才有發展。

李樂:得益於發達的社交網絡,現在民宿主可用最小的營銷支出完成線上的營銷傳播,觸及用户,但也面臨着如何從“網紅”走向“長紅”的難題,近期有一些民宿就陷入“濾鏡”的質疑中,引發信任危機。

從平台的角度來説,雖然一方面我們會通過社交化的傳播為民宿吸引外部引流,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會要求分享是真實的、去濾鏡的,能夠真實反映出民宿的情況。途家今年的一個重點便是利用實拍等方式“驗真”。

此外,我們會做各種平台內的引流,也在與各地協會、媒體、政府部門通力合作,在合規發展、民宿評級、民宿貸款評估、服務運營水平、營銷等多方面整合資源,助力復甦。

京郊民宿。 圖/受訪者提供

新京報:未來京郊民宿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

白金星:之前行業內部也討論過這個話題,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民宿標準化的相關規範,目的是為了促進和推動民宿業的發展,也是保護投資者、經營者。這幾年民宿發展太快了,有好多地區,包括村鎮,一個月不去就有一些變化,所以推出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是保護真正想做民宿的從業者,讓大家有標準可循。

但另一方面,民宿不能千篇一律。民宿有標準但又沒有標準,不可能主打音樂民宿、體育民宿,整個村裏就全都是音樂民宿、體育民宿,專門仿造其他民宿,就失去了意義。從硬件設施來看,北京民宿沒有什麼問題。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去第三、第四次的話,就不可能單純是被景色吸引了。你得有內容,如果沒有內容的話,今後就會面對發展困境。未來的民宿,通過幾年的行業標準化管理,有可能會把品質、服務達不到標準的,或者一些不是以做民宿為目的的經營者排除到門外,今後民宿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健康。

孫開陽:未來的民宿一定是鄉村振興的旗幟。隨着民宿的發展,包括新媒體碎片化的連接,民宿未來一定會更直接、更真實。民宿現在作為非標的產品,如何用大的框架,把各種不一樣的東西框進去,這本身就是未來整個產業的走向。

民宿作為一個產品分為兩塊,首先是民。以人為本,民宿不是賣高價的地方。現在很多民宿價格動不動過萬,我不知道為什麼,而且這是扭曲且不合理的。我認為,民宿設計不管是什麼風格,都不是它炒高價的理由,因為它並沒有提供很好的服務。例如遊客從郵輪上下來一定很愉悦,因為在船上的那段時間都是開心的,但是民宿沒有到那個份兒上。

第二是宿。宿一定不是指住宿,也可以是溯源的“溯”,它是尋找真實的場景,是空間展示的過程,把鄉村煙火氣帶給你,把鄉村的祠堂、作坊、文化等都帶給你,這是民宿很酷的一點,也是我説它是鄉村振興旗幟的原因。接着是訴説的“訴”,不同鄉村有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小橋流水,可以訴説背後的故事。最後是我最期待的民宿未來的走向,即塑造的“塑”。我們有一個客户在城裏有四合院,去我們那裏長租以後,因為在村裏的花長得比城裏好,他就變成了花匠,同時他也有商務的需求,所以把民宿和自己的IP資源整合,塑造成新的概念。未來的民宿一是消費,二是投資,第三是帶動。

編輯 李錚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