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爾不僅是對世界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還是憎恨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周恩來
泰戈爾,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同時還是印度愛國運動和反殖民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和參與者,為印度的獨立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魯迅,中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中國現代文學奠基人之一,以筆為槍的民主革命戰士,他的文字喚醒了無數中國人的心,為中國的民族獨立和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兩個人都分別是各自國家的“珍寶級”文學家,是反抗侵略、反抗壓迫、反抗殖民主義、尋求民族解放與獨立的戰士。他們有如此多的共性,但是在泰戈爾第一次訪華時,兩人卻不歡而散,魯迅甚至還在後來的文章批評當時的場面是“一塌糊塗”,這是為何呢?
文學泰斗
泰戈爾,出生於1861年時印度的一個地主家庭中,從小生活十分富庶,也很早就開始被送去學校中學習。但泰戈爾卻一點都不喜歡學校的刻板教育,一連換了四個學校,依然沒有一個讓泰戈爾如意的。
而不上學的時間裏,泰戈爾就用來讀詩寫詩。從13歲的時候他就開始陸續在印度國內的文刊中發表自己的詩歌了。他的父輩都是受過了先進教育的人,還是社會改革的堅定支持者,在他們的影響下,泰戈爾用少年的熱情道出了自己濃濃的愛國情操。
因為生活富庶,泰戈爾早期的詩篇充滿了夢幻美好或而熱烈的浪漫主義情緒,直到1884年,23歲的泰戈爾被安排去鄉村管理家族的田地的時候,這才瞭解到了平通百姓真實的貧苦生活,從此詩歌慢慢變得深沉內斂,並且極富思想性。
1913年的時候,泰戈爾的詩集《吉檀迦利》英譯版出版之後,他就成為了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此後,泰戈爾深耕於愛國反殖民的運動中,不僅有大量的詩歌創作,而且在小説、戲劇上也十分有造詣。
以筆為槍
魯迅,原名周樟壽,後改名為周樹人,他生於1881年,比泰戈爾小了20歲,泰戈爾在國際成名之時,魯迅還在日本學醫。直到1906年的時候,他意識到“學醫救不了中國人”,從此開始棄醫從文。
跟泰戈爾從小就開始詩歌寫作不同,魯迅是半路出家,靠着一腔熱血在文壇上“打打殺殺”中才慢慢成名的。他跟泰戈爾一樣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但是他的父輩卻是典型的封建派,因此接受到新式教育後的魯迅對封建舊制對人的毒害深有體會。
尤其是以自身經歷創作的《故鄉》,到現在那個月下叉猹的閏土形象還依然深入人心,更是非常直觀地道出了在當時受盡壓迫的人民的悲慘生活,從某一方面來説,也是魯迅的自我批評和反省。
也正是魯迅不僅罵天罵地,同時也會深刻地解構自己,他才能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被郭沫若稱之為“劃時代的文藝作家”。為中國人扳正了脊樑,重塑了靈魂。
拂袖而去
而就是經歷都十分相像的兩個人,在1924年的時候卻鬧了矛盾。那一年,泰戈爾受梁啓超等人邀請訪華,在上海的時候,著名的才子佳人組合徐志摩和林徽因出席接待泰戈爾。
泰戈爾的詩作無論是之前浪漫的還是之後深沉的,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價值,曾經深深地影響並啓發了徐志摩的詩歌創作,包括林徽因對泰戈爾也是十分憧憬的。泰戈爾訪華的消息也使整個中國都相當轟動,在上海迎接泰戈爾的人更是成千上萬熙攘如海。
而以徐志摩和林徽因為代表的對泰戈爾的極度崇拜,在魯迅看來是相當刺眼的。他這一生都躬耕於為天下人樹立一個獨立的、筆挺的、有骨氣的靈魂,但即便是徐志摩與林徽因這樣的國家棟梁之才都向泰戈爾彎下了腰,所有人都將泰戈爾神化,放棄了自己的思考,這是魯迅最為不悦的。
因此,就在泰戈爾演講興致正盛,無數雙被神光籠罩的眼睛痴痴看着台上時,魯迅是越看越氣,竟當場拂袖而去,在擁擠的人羣裏顯得如此突兀。再次之後,魯迅還撰文稱此為“一塌糊塗”。
事實上,魯迅並非是針對泰戈爾,對於泰戈爾的文學貢獻和思想,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讓魯迅真正生氣的,是底下的觀眾和泰戈爾兩旁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眼中那種盲目的崇拜,細究下來彷彿是在“跪拜皇帝”一般。
而如果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是如此,那更何況四萬萬普通老百姓呢?那可不就“一塌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