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際溪村:盤活傳統村落文旅資源 閩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日報福州2月20日電 近日,為期三天的中央駐閩媒體調研採訪活動在三明泰寧正式啓動。中央駐閩媒體調研採訪團首站抵達泰寧際溪村,深入瞭解際溪村生態文旅賦能鄉村振興的故事。
泰寧縣際溪村。(許文瑾 攝)
杉城鎮際溪村位於泰寧縣西北部,距縣城12公里。際溪村曾是省級重點貧困村,村民生活主要依靠種糧種煙和外出務工,村集體經濟來源單一,要依靠政府幫扶。近年來,際溪村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引領,實施“耕讀李家”項目,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開展傳統村落保護開發,建成以“一座丹霞山鄉、一脈岩穴文化、一處心靈靜地、一方農耕樂園”為特色的生態宜居鄉村。
閩台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際溪村努力探索海峽兩岸融合振興新路,2014年底聘請台灣上趣智業團隊開展陪護式規劃建設服務,團隊以丹霞水鄉的田園風光和尚書故里的人文底藴為依託,有機融入農耕、禪修、運動、養生等元素,在長7.5公里、房源4平方公里閉環圈內,儘可能保留村莊原有肌理,保護性地開發資源。
閩台文化交流中心裏的特色文創產品。(許文瑾 攝)
際溪村還啓動台灣自然教育工坊改造、台灣黃花菜種植基地(忘憂谷)等閩台產業融合項目,植入台灣手工皂製作、經絡理療等業態,並着手後期文創產品開發。台灣團隊參與地方村落規劃設計項目,探索實踐傳統村落保護與鄉村振興新路徑,為台灣大學生實習提供崗位,讓台灣青年更多地接觸大陸的發展機會,促進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耕讀李家”品牌效應,突出對台特色優勢,整合優質資源,高起點、高水平組建“耕讀學堂”。
植物微景觀設計課上學生實踐場景。(許文瑾 攝)
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際溪村深入挖掘李綱、李春燁、江日彩等歷史名人在此地隱居耕讀的文化底藴,以文化吸引遊客、以文化帶動旅遊,提升鄉村旅遊的品位和內涵。對多處遺址、古建築進行保護修繕,建設田園主題民宿、接待中心、公共休閒廣場、田園景觀等,打造集創作、休閒旅遊、森林康養於一體的旅遊綜合體項目,年接待遊客10 萬多人次、寫生創作8000人次。
靜心長廊。(許文瑾 攝)
通過“資源變資產、民房變民宿、村民變股民”的方式,鼓勵村組和農民積極參與“耕讀李家”項目的開發建設。據介紹,如今,全村從事旅遊業村民300餘人,開辦農家樂4家、民宿23家,牀位208個,村集體收入從不到5萬元發展到現在的30餘萬元,村民人均收入也由曾經的6000元增至1.8萬元,實現了富村與富民的統一。
際溪村先後榮獲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國家級3A景區、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首批鄉村旅遊“千千萬萬”品牌、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省級體育旅遊休閒基地、福建森林康養基地、福建森林康養小鎮、福建第四批省級傳統村落、福建省研學實踐基地、三明市“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十佳”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