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測量時間?瓷器上為何總會刻字?清宮服飾怎麼穿搭?
在故宮博物院官方抖音賬號“帶你看故宮”上,這些問題都有答案。這裏既有博物館的四季美景,也有宮殿與器物背後的文史脈絡。“足不出户,雲遊故宮”,入駐抖音兩年多,“帶你看故宮”已經積攢了近百萬粉絲。今年四月起,故宮博物院與抖音共同推出“抖來雲逛館”項目,製作故宮主題視頻,每期一個知識講述,同樣受到了網友的熱烈追捧。
“漲知識了” “想去現場看看”,幾乎每條視頻下都有這樣的留言。正如故宮博物院院辦公室主任、宣傳教育部主任果美俠所説:“故宮承載着中華五千年文明,到這裏來看一看,是中國人的共識。”在果美俠看來,短視頻是符合時代潮流的傳播方式,也是符合博物館這種“非正式學習”場景的學習工具。
果美俠在故宮工作了近二十年。她希望大家對故宮的熱愛,能從草木、知識上升為一種更深厚的情感。這是她個人的願望,也是她帶領團隊做抖音賬號的動力。
以下便是果美俠的自述。
做內容要言之有物
我是2020年3月開始接觸抖音的。當時我們和中信出版社合作了一套《我要去故宮》少兒科普讀本。中信應該是國內最早一批在抖音上做圖書宣推的出版社。所以當這套書的線下發佈會因為疫情無法召開時,中信就提議可以利用抖音平台來做線上宣推。
剛開始我不太懂抖音是什麼,也沒預設它是什麼。我認為不應該給它扣一個帽子,好像它就是做搞笑的、娛樂的。它的內容其實取決於創作者。後來快到清明節的時候,故宮仍然閉館,裏面花兒開了,景色很美、很安靜,院裏就説要不我們給大家看看故宮春日的美景吧,於是就開通了“帶你看故宮”抖音賬號,開始了用抖音做直播,用短視頻傳播故宮文化的經歷。
故宮春日美景,來源:抖音@帶你看故宮
現在我們有九十多萬粉絲,但對粉絲數我沒有預期,也沒有設定目標。作為有官方背景的賬號,最重要的還是做內容。我認為的做內容,不是把手機放到門縫裏拍地上的一枝花、一棵草,感嘆哪個妃子曾經在這裏住過。這只是滿足了觀眾的獵奇心理,而沒有做到言之有物。比如我們講一隻碗,上面是什麼圖案、刻了什麼字、是什麼材質,為什麼會有這件東西,它與歷史有什麼關聯、與當下有什麼關聯,這些才是我們着重想要推廣的。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像我個人,其實也經歷了這樣一個被薰陶、被教育的過程。
第一次到故宮,好像是1996年我剛到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讀書時,和同學一起到故宮集體參觀。當時完全是遊客的狀態,第一反應是過了天安門,怎麼還有這麼多門,到底哪個是故宮的門。後來參加學校社會實踐,來故宮做講解,才慢慢對這些文物和歷史有了概念。2003年研究生畢業後,我進入故宮博物院工作,逐漸明白文化傳承是什麼。以前覺得文化傳承很空,但現在會發現,故宮每一座宮殿,每一件文物,都能從源頭梳理下來,這就是文化傳承的例證。
我們現在想通過抖音、通過“抖來雲逛館”科普項目建立的,可能也是這樣一種傳承,讓過去和現在發生關聯的傳承。對於年輕人,尤其是青少年來説,以前可能只是來故宮逛一圈,慢慢地會想了解藏品和歷史,然後上升為對我們民族文化的認同,當他們開始感受故宮與自己的關聯,開始願意關注、走進故宮,感受故宮的文物,跨越時空與歷史和傳統對話,就有了傳承。
當然,我們也希望這個賬號能帶來“雲陪伴”。這些年,博物館之於大眾的意義已經發生了變化。原先很多人認為博物館與自己沒有關聯,也有一部分人喜歡到博物館學知識,而現在,參觀博物館已經成為一些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有些人喜歡看歌劇,有些人喜歡看電影,也會有些人覺得在博物館很舒適、很享受。既然我們開通了這個抖音號,當然也希望提供的內容能有精神陪伴的效果。
短視頻很適合博物館學習
雖然我對抖音粉絲數沒有概念,但確實從一開始就感受到了抖音的巨大流量。2020年夏天的一個下午,我正在會議室開會,開到一半,天就徹底黑了,烏雲密佈之下,大雨傾盆而至。我跑到門口拍下了屋檐下的“雨水瀑布”,這種能清晰反映屋頂排水功能的鏡頭實在是可遇不可求。就在同一時刻,也有同事衝進雨中,到太和殿拍攝到了“龍吐水”的壯觀場面。
我們迅速把這些素材整合到一起,搶了一條視頻出來發佈沒多久,這條視頻的播放量就從幾萬變成了十萬,就像傳説中的關注股市一樣,過一會兒數字就變得特別大,過一會兒還在漲,我當時就覺得太嚇人了。後來我就想,我們不特意設計爆款,但有這種難得的場景,還是要抓住。
故宮太和殿“龍吐水”,來源:抖音@帶你看故宮
抖音短視頻這種形式比較適應現在大家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或是學習的習慣。博物館學習本身是非正式學習,不像在學校有目標、有任務、有考核。它就是日常休閒,學多學少沒有衡量標準,也沒有硬性指標,和短視頻的傳播很合拍。像我在家,炒菜做飯時花兩分鐘就看完一個短視頻,讓我看十分鐘,菜都糊了。而且現在大家不太看電視了,短視頻從傳播效率上來講,確實有它的優勢。
有人問我們,做“抖來雲逛館”項目,每期只能講很少的內容,會不會感覺在打折扣。這個還真沒有。我們現在把短視頻做成系列,這十期講宮殿、那十期講服飾,再有十期就講鐘錶……目標很明確,就是用幾分鐘解決一個問題,再用幾分鐘解決下一個問題。策劃時,知識點就是明確的,時長也是明確的,如果我們還解決不了,講不清楚問題,那是我們自己能力不夠。
我認為任何知識都是可以拆解的,比如某個建築圖案,可以談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也可以談文化價值、時代價值。只要事先定好位,只講一個點,是可以講明白的。關於短視頻與長視頻,我不認為視頻變長會消耗大家學習的耐性,這不是觀眾的問題,而是內容的問題。一集15分鐘的內容,做得環環相扣,觀眾是不會覺得吃力的,最關鍵的是要有好的素材、好的講述者和好的技術呈現。只不過與短視頻相比,長視頻的製作要求更高。
賦予文物生命力
這次“抖來雲逛館”的合作,我們特地請了故宮博物院各個領域的專家來講解,拍攝的一些文物細節也是觀眾在現場也很難看到或注意到的。
比如王光堯老師對陶瓷的講解就很生動。我去過很多次陶瓷館,但從來沒關注過那兩隻小狗。王老師説:“你看這個小狗,正等着跟人説話,是一個很高興而不是張嘴要去咬人的樣子。這個小狗也是在叫,但是也沒有很怒的樣子。”我覺得他的描述真的改變了我看器物的感受,完全被他打動了。
故宮釉陶文物,來源:抖音@帶你看故宮
再比如講鐘錶的郭福祥老師。他問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人人擁有並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他的答案是時間!講到在宮中服務三位皇帝的瑞士鐘錶師林濟各時,給觀眾的啓發是樂觀的心態和規律的生活方式,是保有健康的秘訣之一。
故宮鐘錶文物,來源:抖音@帶你看故宮
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到這些視頻是什麼感受,但我相信一定會有觀眾和我一樣,能感受到故宮的學者們,賦予了文物新的生命力。他們都不是刻意為之,而是長期研究這些文物,自然而然生髮出的情感,繼而流露出來,帶到了視頻當中。
這些短視頻講解,很多能夠將歷史與現實關聯起來,通過講述歷史,引發對當下的思考。我們做這個項目的初衷是激發青少年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對其進行積極、正向、有益的價值觀引導。現在發現,還有意外收穫,就是這些視頻不僅吸引了青少年,還吸引了不少成年人。
我現在也會經常看網友的評論。很多人説還沒來過故宮,能通過視頻聽講解感覺太好了。每當這時,我就覺得我們有義務去做文化傳播。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來不了故宮,那能在抖音上看一看也是好的。
視頻中的很多細節,比如服飾的紋樣、鐘錶的構造等,在故宮展廳也是看不到或容易被忽略的,我們做短視頻反而能拍到給大家做重點呈現、重點講解。線上看展雖然會損失一點現場感受,但它是隨着科技發展而產生、符合時代需求的,與線下展覽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而是可以相輔相成、互相配合。
未來,我們還會繼續探索新的傳播方式。現在國家強調傳統文化領域的“雙創”,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這就需要我們博物館教育傳播人員,發揮“中介”作用,將學者的研究成果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轉化後呈現出來。我們深知博物館教育傳播的使命與責任,因此不論方式怎麼變,我們的初衷不變:讓公眾通過博物館學習,學到知識,增長見識,並最終從心底生出對中華文明的情感。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