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京華物語丨1420年的那個冬天,姍姍來遲的紫禁城揭開了面紗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休閒

《故宮傳》,張程著,華文出版社2020年10月版。

永樂四年(1406)閏七月,以工部尚書宋禮為首的多位大臣,離開首都南京城,分赴四川、湖廣、江西、浙江、山西等地。他們奉命到當地督民採木、燒造磚瓦,徵發人力和物資,為一項即將開始的國家工程做準備。這項工程就是在距離南京千里之遙的北京城,修建一座恢宏壯麗的宮城!

這座宮城凝聚着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的夢想,寄託着朱棣治國理政的宏偉規劃與深思遠慮。作為一位從侄子手中奪得皇位的原藩王、一位剛剛經歷了血雨腥風的內戰洗禮的新皇帝,“得位不正”的夢魘始終縈繞在朱棣的心頭。

這個噩夢不僅是精神道義上的,更表現為實實在在的局勢不穩。朱棣希望逃離侄子建文帝的故都,遷都到自己的龍興之地北平。早在奪位的第一年,朱棣便下令將北平城改名北京,透露出了明確的遷都信號。當然,他擺在枱面上的理由是元朝殘餘勢力盤踞在蒙古高原,“天子守國門”,遷都北京有利於對抗北元。他要效仿父皇朱元璋,建立不世功業,名垂青史。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朱棣強力壓制反對遷都的聲音,將各種資源持續輸送到北京城去。

一座配得上朱棣政治藍圖的偉大宮城,呼之欲出!

如在畫中的宮殿(郝磊 攝)。《故宮傳》內頁插圖。

原材料收集工作持續了10年之久

工部尚書宋禮奉命砍伐嘉木良材之時,不會預料到原材料收集工作會持續10年之久。他們深入原始森林,尋找陽光下最好的金絲楠木。這種楠木高大堅固,香味雋永,且不怕蟲蝕、不易糟朽,是宮殿樑柱的絕佳材料。楠木最大的問題是生長週期長達300年,到永樂年間只存在人跡罕及的怒濤懸崖之處。宋禮帶領的伐木隊伍,“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將近一半的建設者沒有看到宮城開工的那一刻。這些歷經危難、採自西南深山層巒的巨木,藉助長江水力,順流而下,“一夕自谷中出,抵江上,聲如雷”。它們將一路呼嘯,在兩岸官民的驚訝目光中,抵達遙遠北方的北京城下。

在如今的保和殿後方,御路正中的石陛是一整塊艾葉青石,石長17米,寬3米有餘,厚1.7米,重200多噸。這塊巨石採自北京西南良鄉的大石窩。且不論挖掘之難,單就運輸當年就徵調了數萬名勞工。即便是數萬人也搬不動如此巨石,只能選在寒冬臘月,先在道路兩旁每隔一里左右掘一口井,再從井中汲水潑地建成冰道,然後前拉後推,用了28天才將石頭運到工地,最後雕成石陛。宮殿的地磚來自魚米之鄉蘇州。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明初負責修建宮殿的蘇州工匠們紛紛推薦家鄉的產品。工部最終選定江蘇省蘇州市陸慕鎮餘窯村生產。餘窯村土質優良、燒製有方、產磚顆粒細密,“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朱棣賜封此地為“御窯村”。

御窯所產地磚得名“金磚”。黏土磚為什麼冠名金磚?一種説法是金磚成品質地堅硬,有金屬質感,敲擊時發出金屬聲響,因此得名金磚;另一種説法是金磚生產嚴格、製作考究、工序繁複,從取土練泥到出窯磨光需要一年半時間,光燒窯就需要上百天。出窯的成品必須體質細膩,稜角完好,有一絲瑕疵就棄之不用。每一塊運到工地的金磚都極為昂貴,價同黃金,故名金磚。此外,山東臨清生產建築用磚。

每一項建築原料,無不慢工細作,無不精益求精,十年光陰不知不覺中便流逝了。“傾天下之力”,莫過於此。

在此期間,朱棣的宏偉藍圖漸次鋪展開來,北伐草原、西下南洋,建章立制、破立有道。永樂十四年(1416),朱棣君臣統一了遷都思想,正式選定“北枕居庸,西峙太行,東連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的萬世之都——北京為大明王朝的新首都(《明會要》)。萬事俱備,只欠動工了。第二年二月,以泰寧侯陳珪為主,柳升、王通為副的新首都營建工程正式開始。

古老的中華帝國積澱數千年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明都將凝聚在北京城,朱棣畢生的宏圖偉志和所有參與者的所學所思都傾注在了即將拔地而起的宮城之上。如果説都城是帝國的精華,那麼宮城就是其中最炫目的結晶。

一座偉大的宮殿,是一個文明最重要的物質載體;一座偉大的宮殿,是一個文明發達程度最顯耀的明珠。

紫禁城的名號,

沒有法定文字,也沒有公開匾額

大明帝國在朱棣的指揮之下,在前期十年的準備之下,開足馬力改建北京城。中國都城形制在五帝時期是“單城制”,發展到夏商周時代實行“雙城制”(宮城與郭城),北魏首都洛陽城首開了“三城制”(宮城、皇城、郭城),一直延續到朱棣時期的首都設計。隨着社會不斷髮展、城市日趨繁榮,北京城發展為了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朝堂煊赫、四民聚集、百業興旺,是彼時文明的中心。明朝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明確了北京三城,最外側是由內城和外城構成的“郭城”,護城河環繞着高大的城牆。其範圍就是現在北京二環路以內地區。前三門大街劃分內外城,大街南側為外城,也稱北京“南城”;大街以北是內城。內城南牆開三門,東西北各開兩門,一共九座城門,皇城就在內城中南部。

皇城以內,匯聚着朝廷衙署和所有與皇室有關的機構。皇城南起長安街,北至地安門大街(時稱北皇城根),東到東皇城根,西抵西皇城根。四條大街原本圍成一個規整的南北豎長矩形,由於西南建有元代大慈恩寺,所以皇城在西南角凹進一個小矩形,也就是現在府右街和靈境衚衕西南的區域。民間以“皇城根”代稱北京城。

故宮(張澤華 攝)。《故宮傳》內頁插圖。

皇城開闢四個城門,正門是南端的承天門(天安門),北門名為地安門,東西分別為東安門、西安門。皇城有四個城門,內城有九個城門,民間也以“四九城”代稱北京城。陳珪等人將皇城之內建築騰空、居民外遷,開始鋪設各種街道、修造各處衙署,並在核心的中南部大興土木,興建宮城。皇帝為上天之子,奉天承運,替天牧民。從秦漢至盛唐,人間帝王所居的宮城都模仿上帝所居的紫微垣,將宮城稱為“紫宮”;皇帝居所為禁區,官民不得無故進入,也稱“禁城”。計劃中的宮城便得名“紫禁城”。

紫禁城的名號,沒有法定文字,也沒有公開匾額,但在皇權的加持和民俗的流傳之下,深植中國人的內心。紫禁城選定的區域,大部分與元朝皇宮重合。元朝覆滅後,就藩北平燕王的朱棣依託元皇宮的基礎,修建了燕王府。燕王府沿用了諸多元皇宮建築,略加改造。如今規劃中的紫禁城,肯定不能如藩王府一般因陋就簡。陳珪等人需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徹底壓制元朝的“王氣”。

人們徹底銷燬了燕王府,元朝舊建築也連帶着煙消雲散。即將崛起的紫禁城,將整體覆蓋在元朝的皇宮之上。王朝更迭,以一種略顯誇張的原始方式,呈現在了此處。毀掉地面建築以後,接着刨掉了元朝皇宮的基礎,重新做一遍夯土地基,然後人工回填。這種整體重做地基的方法,俗稱“滿堂紅”,新地基稱作“一塊玉”。元朝舊地基整體挖走,民工們一層三七灰土、一層碎磚進行回填,反覆交替。所謂“三七灰土”是將生石灰、黏土按照3:7的比例配製而成。為什麼不全部回填灰土呢?碎磚與灰土層層疊疊地夯實,可以降低日後建築物的沉降隱患。此外,新地基還不計成本,在搭配好的三七灰土上潑灑煮好的糯米汁加白礬。黏稠的糯米摻入灰土之中,增強了地基的整體性和柔韌性,使得新地基成為一塊堅硬的整體,完全避免了日後建築的不均勻沉降。

從神武門北望萬歲山(郭華娟 攝)。《故宮傳》內頁插圖。

紫禁城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完整的人工地基之上。經測量,新地基最淺處3-3.5米,最深處達8-8.5米。核心建築下部的地基較厚,其他地段相對較薄。這種層層疊疊夯實的地基,人們用鎬鍬都很難削平。成吉思汗子孫的“王氣”便封印在這層厚厚的硬土之下。在地基的四周,人們挖掘了方正的護城河,取名“筒子河”。搬離的元皇宮舊地基和新挖的護城河泥土,土方數量相當大,再加上建築廢料,人們在北護城河北部中段壘了一座山脊東西向的山丘,取名“萬歲山”(煤山、景山)。萬歲山南北狹窄,就像一面屏風,屏護着南邊的紫禁城。萬歲山巔峯,正對着皇宮的中線,既是北京內城的幾何中心,也是全城的制高點。該處建有萬春亭,站在萬春亭平台上可以俯視皇宮,極目九城。萬歲山不是一座單純的假山,而是實現多重目的的精巧設計,既處理了建設土方和廢料,又給前朝的王氣加了一道緊箍咒,而且優化了紫禁城的風水。

紫禁城就建設在萬歲山南部、筒子河圍繞的陽地之上,是背山臨水、負陰向陽的上佳宅地。此外,紫禁城從西北角開石砌券洞,引筒子河入內為明河。按舊時説法,這條河自西北八卦中的乾方流入,從東南巽方流出,迴歸筒子河。五行方位以西為金,北為水,又因居於宮城內,故名“內金水河”。內金水河好似紫禁城身上的白飄帶,蜿蜒曲折,飄逸靈動,進一步優化了紫禁城的風水。

如今如梭的遊人光臨萬春亭,幾乎沒有人注意,這座人工假山的底下就是元朝皇帝寢宮延春閣。明朝皇帝用一座廢料山丘,正正方方地壓在前朝皇帝的牀榻之上,鎮伏敵人。萬歲山又有“鎮山”之稱。那麼,除了延春閣,元朝宮殿的舊址大致在哪兒呢?在如今的慈寧宮花園地下,曾考古發現元朝皇宮的部分遺址;1964年中科院考古所在紫禁城文華殿和武英殿勘探取土,證明文華殿、武英殿的東西平行線應該是元皇宮的金水河。紫禁城較元皇宮北縮近400米,南擴近500米,東西宮牆位置基本相同,總體面積略有增加。元皇宮南大門崇天門大致在紫禁城太和殿位置,北門厚載門在今景山公園少年宮南側。

文字難以描繪建造者的辛勞,後人也難以想象工程量之大。直接建造紫禁城的是二三十萬徵發的民工和衞所官兵,如果算上週邊參與者,紫禁城建設隊伍總人數當超過百萬。史載“以百萬之眾,終歲在官供役”。原始建材運抵京城後,皇城內外還建造了五座二次加工的工廠,採用場外加工的辦法減輕紫禁城的壓力。這五大廠分別是神木廠、大木廠、台基廠、墨窯廠和琉璃廠,持續向紫禁城輸送半成品。它們的身影至今還留在北京城。

“香山幫”蘇州匠人,

是修繕明清兩朝紫禁城的主力

紫禁城的設計師是誰呢?這是圍繞在紫禁城身上的諸多問題中的一個。宋禮、陳珪等人是奉命指揮修造紫禁城的朝廷命官,不是設計師,更不是一線建造者。有人提及紫禁城是太監阮安設計的。阮安來自交趾(今屬越南),永樂初年選為閹童。他聰明能幹,對中國傳統營造法式有研究,有巧思,營建北京城時奉命設計城池、宮殿及百司府廨。史載,阮安“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工部奉行而已”,他受蛐蛐籠啓發設計紫禁城角樓的故事是許多紫禁城建造故事中的常見版本。阮安對紫禁城設計貢獻良多,但紫禁城的宏觀佈局並非他一人之力所能夠設計的,還要受到朱棣個人意志和中國皇權禮制的深刻影響。阮安對具體宮殿的設計,也是汲取了傳統營造法式的養分。阮安的貢獻,集中在微觀層面。

護城河(筒子河)(張碧君 攝)。《故宮傳》內頁插圖。

還有人説蘇州蒯氏家族是紫禁城的設計師。北京城營建之初,蘇州建築師蒯思明帶着兒子蒯福、孫子蒯祥離開了家鄉吳縣來到北京,成為紫禁城最初的建造者。當時,蒯思明已經是小有名氣的皇家建築師,參加過洪武年間南京皇宮的修建,成為朱棣欣賞的御用建築師。其子蒯福擔任紫禁城的“木工首”,類似於建築工匠的首領。蒯福的家鄉——太湖之濱的吳縣香山盛產能工巧匠,技術精湛細緻,自古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於香山”的俗語。蒯福組織了以老鄉為主的建築大軍,建造了北京西宮、午門、奉天門、仁壽宮、萬春宮、長春宮、景福宮、奉天殿,等等。這批“香山幫”蘇州匠人,是修繕明清兩朝紫禁城的主力。

蒯福年邁還鄉後,蒯祥子承父業,出任了木工首。蒯祥生於洪武末年,卒於成化十二年,在京40多年。紫禁城建成後,很快遭遇了多次嚴重火災,三座大殿和後宮毀於一旦。蒯祥奉命復建這些重要建築,成為正統、成化年間復建工程的主持者,還修建了長陵、獻陵、裕陵等明前期帝王陵寢。他精通尺度計算,工程竣工後的實景與施工前的設計分毫不差,榫卯骨架細微相扣,獲譽“蒯魯班”。蒯祥還將江南建築藝術渲染到了北京皇家府第,富麗堂皇的殿堂樓閣增添了許多温婉精緻。

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源遠流長,技藝豐富,積澱深厚。紫禁城工程為匠人、民工、兵丁們提供了實踐的舞台。比如,工匠們根據北京冬夏季日影的角度,科學測算出“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即宮殿出檐為柱高的1/3,最能達到夏至前後屋檐遮陰、冬至前後室內充滿陽光的理想效果。此外,厚重寬大的人字形頂,嚴絲合縫的磚石牆壁,再加上匠人們在屋頂木板基層之上分層鋪墁的厚達30釐米的泥背層,使得紫禁城房屋冬暖夏涼。這些都是中國建築智慧在紫禁城的體現。

蒯祥祖孫三代,幾乎將畢生都奉獻給了紫禁城,締造了“香山幫”的傳説。蒯氏家族是難以計數的能工巧匠的代表,他們是基層、一線的建設者,傾注心血將紫禁城建築譜寫入中國建築史中。但是,他們也不是紫禁城的設計者。中國數千年積澱的思想觀念、旺盛的皇權禮制,才是紫禁城的規劃師。那些傳承中華技藝、默默付出的無名工匠,才是紫禁城真正的創造者。永樂十八年(1420)十一月,紫禁城城牆、左祖右社、主體建築建成,標誌着紫禁城正式登上歷史舞台。

《大明會典》記載,紫禁城平面呈南北豎長方形,東西二百三十六點二丈(753米),南北三百零二點九五丈(961米),佔地72萬平方米,面積約等於內城面積的1/50;現存院落上百座,建築980餘座(其中90餘座如今還保持明初的格局),房屋8707間,建築面積163000平方米。

廣義的紫禁城,除了筒子河包圍的城池之外,還包括北部的萬歲山、東南部的太廟、西南部的社稷壇,也包括與紫禁城功能、歷史密切相關的西苑、東苑。西苑在紫禁城之西,包括北海、中海、南海及其周邊園林,為明朝初年在元朝大內太液池、瓊華島的基礎上擴建而成。三海沿用皇家御池的古稱,統稱太液池。中海西側有萬壽宮建築羣,明朝嘉靖皇帝遇刺逃生後,晚年常居於萬壽宮。晚清光緒皇帝曾長期幽居於中南海上的瀛台。萬壽宮亦稱“西內”。

東苑在皇城東南部、太廟之東,永樂年間為皇家“觀擊球射柳”的場地,明宣宗在此修建了齋居別館。東苑也稱“小南城”“南內”。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先為蒙古人俘虜,釋放回國後軟禁於東苑。明英宗復辟成功後,在此大興土木,形成中、東、西三路宮殿和眾多亭館。南內遍植四方所貢奇花異木,空地種上瓜蔬,注水於甕,宛若村舍。春暖花開時,在此宴請內閣儒臣,太監作陪。明清鼎革之際,南內成了攝政王多爾袞的府邸。多爾袞死後遭清算,王府改為普度寺,招待番僧喇嘛之用。南內偏西南部建有皇史宬,巨石大室,專門儲存皇家檔案,為現存無樑殿室建築的珍貴標本。

1420年的那個冬天,姍姍來遲的紫禁城終於揭開了面紗。她將成為明清兩代中華帝國皇冠上的明珠,光耀世界六百年的珍寶。

本文選自《故宮傳》,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圖均來自本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原文作者丨張程

摘編丨安也

編輯丨青青子

導語校對丨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