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夏天,21歲的湘西小夥子沈從文千里迢迢地從湖南農村來到了大城市北平,加入到浩浩蕩蕩的北漂大軍中。
上世紀二十年代前後的北平,是全國的文化、教育中心。那裏聚集了全國最有名的高等院校和文化人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輔仁大學等知名院校扎堆,章太炎、黃侃、劉師培、趙元任、辜鴻銘、王國維、劉文典、梁啓超、蔡元培、魯迅、胡適等一大批文化名人云集於此,讓北京給人一種“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然而,剛到北京的沈從文,還真是一名窮得叮噹響的“白丁”。
沈從文家裏貧窮,只讀過小學就去當兵了。他來到北京,最大的願望就是進入著名的燕京大學讀書。顯而易見,這個願望對於只有小學文化的沈從文來説,有些過於奢侈。好在提倡“兼容幷包”的北京大學為了滿足廣大學子們的求學夢,允許旁聽生在北京大學聽課。曹靖華、周建人、李苦禪、許欽文、成舍我、孫伏園、馮雪峯、丁玲、柔石等人都有在北京大學“蹭課”的經歷。於是,沈從文便成了北京大學的旁聽生。
唐朝詩人顧況給白居易開玩笑,説“長安居,大不易”。其實,北漂一族更是不易。沈從文沒有任何經濟來源,連租房子的錢都拿不出來,只好窩在東堂子衚衕一間由儲煤間改造的小屋裏。小屋的空間極為狹窄,僅能擱一張寫字桌、一張小牀。又很潮濕,到處是黴斑。沈從文自嘲為“窄而黴小齋”。
住宿問題總算解決了,吃喝問題怎麼辦呢?好在沈從文的姐姐沈嶽鑫和姐夫田真逸都居住在北京,給他提供不少幫助。但這種幫助不是長遠之計,許多時候,沈從文需要在附近的飯館裏賒賬吃飯。等找到了錢後,一併奉還。
沈從文雖然是鄉下人,但北京有一個從清朝傳承下來的非常好的傳統,是舉人進京參加會試時,沒有錢吃飯,可以在飯館賒賬。到民國初年,雖然科舉制度早已被廢除,但這種體諒學子的遺風還保存着。因此,沈從文就算落魄潦倒,還是能夠找到一家願意賒賬的地方,不至於餓死。
沈從文去外面找過工作。可是,跑了一段時期後,除了閉門羹外,他一無所獲。所有的大門都對他關閉着。
幸運的是,那時候報刊已經開始實行稿費制度。沈從文便嘗試着靠寫作來獲取稿費,走上了職業作家的道路。這條路同樣充滿艱辛。沈從文沒有讀過什麼書,也沒有經過系統的寫作訓練,寫出的文章屢被退稿。
沈從文最喜歡投稿的報刊有兩家,一是《晨報副刊》,二是《現代評論》。由於沈從文投稿的次數太多,讓《晨報副刊》主編孫伏園有點不耐煩了。在一次編輯會上,孫伏園拿出一大摞沈從文投來的稿件説:“這是大作家沈某某的作品。”説完就把稿件揉成一團,扔進了廢紙簍。
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沈從文除了《晨報週刊》發了一篇小文,獲得了7毛錢稿費外,一無所獲,弄到了彈盡糧絕的地步。他實在無法可想,便給京城一些文化名人寫信,請求他們的援助。這些信件絕大多數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只有剛到北京大學出任講師的郁達夫先生來到了“窄而黴小齋”,探望沈從文。
當時正是寒冬時節,“窄而黴小齋”連火爐都沒有。沈從文穿着單薄的衣服,只能用被單裹着身體,捲縮在寫字桌邊寫作。郁達夫心裏非常難過,將自己的圍巾解下,披在沈從文山上。隨後,郁達夫將沈從文帶出去,拿出5元錢請他吃了一頓飯。這頓飯花了一元七角,郁達夫將剩餘的三元三角全部送給了沈從文。
沈從文回到住處後,大哭一場。“那時候的五塊錢啊!”多年以後,沈從文依然念念不忘地經常對人説起這件事。
郁達夫的薪俸也不高,每月只有30元,還需要養家餬口。他一下子就拿出5元錢來幫助一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足見他的古道熱腸。不僅如此,郁達夫還在《晨報副刊》上發表《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文章,呼籲社會關注文學青年的惡劣生存狀況。
在郁達夫的鼓勵下,沈從文認識了接手孫伏園擔任《晨報副刊》主編的徐志摩。徐志摩很欣賞沈從文的文筆,發表了一批文章。沈從文這才真正通過撰寫文章獲得了稿費收入,成為了中國最早的職業作家(出處《沈從文早期經濟狀況與他的創作》一文)。
為了生存,沈從文不顧一切地寫作。據統計,1924年,沈從文一共發表到了4篇文章;19245年,他一共發表了67篇文章;1926年,他一共發表了57篇文章……加上大量沒有發表的文章,他實際創作的文章數量非常可觀。
顯而易見,這些為了餬口而沖沖寫成的文章,談不上有多大的文學價值。後來,沈從文在與自己的傳記作家金介甫交談時,也“嫌棄地”稱之為“原資料,不是作品”。我們也可以視作這是沈從文在發表成名作品之前的練筆。它們是沈從文的文學大廈裏不可或缺的墊腳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