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朝鮮,一眼看到頭的日子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這是曾經火的一句話,寫在一封辭職信裏面,這句話的背後,透露出的是主人公不甘平淡,不想過一眼看到頭的日子。在目前工作競爭日漸增大的情況下,敢於辭職是一種勇氣。這種人不是特廢頭,就是特有能力,就像當年山東一個市的市長在辭職信裏説的“永遠保持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
但是,旅遊來到朝鮮,在不長的六天時間裏,我們卻清晰感覺到,這裏的人,無論是否有能力,都喜歡過一眼看到頭的日子,為什麼會這樣呢?大體原因有三:
(配圖源於網絡)
第一,制度設計使然。在朝鮮,一切都是有計劃的,工廠裏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家庭中幾口人,每月發多少米票、油票、肉票;一個月上幾天班,發多少張公交車乘車票等等都是固定的,就像鐘擺一樣,週而復始。這些規定是公開透明的,你不用攀比,也不用託關係走後門,該你的不會少,不該你的拿不到。
(配圖源於網絡)
旅遊途中,我們發現平壤幾乎每個社區門口都有樣式差不多的售貨亭,導遊解釋説:這裏面的售貨員也是國營單位的職工,她們除了賣商品,還會與社區裏的”人民班長“(相當於我們的社區大媽)隨時溝通,發放臨時的口罩、麪粉等補助用品。而每個月居民買什麼,買了多少,也會統計下來,定期報上去,以便下個月及時調整。
這種情況下,也使得朝鮮年輕人對職業選擇有了傾向,大學生最大的理想就是畢業後留平壤,進機關工作,然後當官,因為油水多,實惠大,更重要的是家裏人有面子。
(配圖源於網絡)
第二,心裏踏實。我們在朝鮮旅遊期間,行程主要集中在平壤、開城兩個大城市裏,景點也是導遊集體帶隊,雖然沒有自由活動時間,但也能感覺到朝鮮人的生活並很富裕,用導遊的話説,普通人一年到頭吃不到幾次肉,很多平壤市民連小轎車也沒坐過。但是,我們也能感覺到,他們雖然清苦了一點,但日子過得挺踏實的。買房子、上學、看病都不用花錢,未來的日子可以看得到,也就不擔心什麼,也不着急什麼。
我們簡單以旅遊為例:我們身邊的年輕人,行萬里路,賞天下景比比皆是。但走得越遠,也越想飛得更高。在朝鮮,你想開始一次説走就走的旅行很難,因為需要提前辦理各種手續,需要打申請,説明理由,寫清行程。即便平壤的市民見多識廣,也只是在節假日的時候到城市周邊野炊一下。我們在丹東鴨綠江邊,偶爾可見的乘船的朝鮮遊客,基本都是就近的新義州人,他們不是個人旅遊,是集體組織的福利遊。很多山區村民,一輩子就沒走出過自己的小山村。因此,能放假出門走一走,就是很多朝鮮人幸福的事情了。
(配圖源於網絡)
第三,習慣成自然。
習慣了慢生活,單調也是享受,朝鮮人似乎也不想改變這種一眼看到頭的日子。2012年以來,朝鮮積極實行開放制度,鼓勵個人做生意,但人們似乎並沒有立馬行動。
這一點,從傍晚的平壤街頭就能感覺到。這時候,是朝鮮馬路上人最多的時候,因為下班時間到了。但你看不到匆忙的腳步,更不見相約聚會的身影,有的是路邊支起自行車,三三兩兩聊天的年輕人;路邊花園裏、石凳上侃大山的人;而傍晚的大同江邊,一長溜都是釣魚的大老爺們。導遊介紹多,這時候家庭主婦們會趕回家做飯,而男人們就是逛街、溜達,等家裏飯差不多的時候才回家。
”每個人家都差不多,也不用攀比,這種日子挺好的“。導遊這樣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