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環境整治不能堆盆景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題:環境整治不能堆盆景
新華社記者方益波
杭州最近在西湖西溪一體化保護提升工作中提出“去景區化”理念。從“景區化”到“去景區化”,理念的轉換提醒廣大城市建設和治理者,環境整治不能只圖旅遊開發等眼前利益,人和自然不是簡單利用、開發關係,而是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關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才是更高境界。
保護環境是社會共識。“去景區化”意味着打破景區和非景區劃分,人們生活的環境處處都應是景區,景和城無邊界相融。到這個階段,也就只有“景”,沒有“區”了。
按照這種理念,美好風景全城共享,不應區隔生態和生活、生產區域,更不應有“景區內講究,景區外彆扭”現象。過去,有的幹部把生態環境視為“盆景”,以新為美、以洋為美,以高大巍峨、整齊靚麗為美,以舊為落後,以土為腐朽,以低矮錯落、斑駁陸離為醜陋,只能欣賞人為之精緻,不能理解自然之造化,總想“破舊迎新”,把自然痕跡、人文肌理鏟去,刻意構建全新“景區”。
粗淺片面的環境觀背後,潛藏着很多功利因素。一些地方習慣從經濟邏輯、政績邏輯考慮,對環境只圖“有用”,只重創利。如果不能打造一個旅遊消費增長點,或者拿個什麼獎,就缺乏動力,對生活邏輯、生態邏輯沒有體悟,對保護環境之於永續發展的戰略意義認識不到位,對人與環境關係的認知始終走不出本位主義、“及時變現”的圈圈。
“去景區化”要求從本質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比如整齊劃一的草皮、橫平豎直的空間線條,在旅遊開發某些標準中似乎是美,對濕地來説卻是破壞。人在濕地,就要以平等的態度,珍惜、愛護周邊環境和生物。濕地之於城市,更多是自然的“作品”,而不只是觀光消費的“產品”“商品”。
“去景區化”還意味着走出有形和無形邊界,為自然守住安全邊界和底線,秉承最小干預、適度干預原則,保持謙抑,尊重每一處自然和人文積澱,逐步實現處處是景、移步換景,實現城市公園和公園城市互相融合、不分彼此,實現景城一體。
真山真水,會促成美麗環境和美好生活的圓滿融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