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旅融合書寫“詩和遠方”新篇章
“這次能被評為全省第二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對於郟縣來説既是榮譽更是壓力和責任,下一步,我們將樹立大抓旅遊的工作導向,切實把發展理念、工作重心轉到旅遊產業上來,為全縣經濟社會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而繼續努力。”12月13日,談及郟縣於12月9日摘得全省第二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之事,郟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楊洪峯説。
郟縣是一代謀聖張良故里,享有千年古縣和中國鑄鐵鍋之都美稱。同時擁有郟縣大銅器、姚莊回族鄉金鑲玉兩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及三蘇園、郟縣文廟、郟縣山陝會館、臨灃寨四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建成兩家4A級景區,7家3A級景區。
近年來,郟縣堅持“全域景觀化、旅遊產業化”導向,尤其是在被確定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後,郟縣更是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掛帥的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指揮部,研究解決全域旅遊力量整合、品質提升等問題。突出規劃引領,堅持與城鄉規劃、生態保護規劃等充分銜接,與文化、農業、水利、林業等深度融合,編制了《郟縣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郟縣全域旅遊規劃提升方案》《郟縣文旅產業創新發展規劃》等30餘項專項規劃,形成了層次分明、相互銜接、規範有效的規劃體系。近三年來,累計實施文化旅遊項目87個,總投資超過66億元。
在優化全域旅遊發展環境方面,郟縣“軟硬兼修”。通過加強路網體系建設、旅遊標識體系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使得“硬”環境更“硬”。2019年以來,共建成縣鄉道路443.8公里,打造精品旅遊線路6條,開通旅遊班線3條,通景公路全面打通。通景公路入口、旅遊景區入口全景圖、導覽圖、安全警示牌實現標識全覆蓋。建成標準化廁所115座,改造提升城區重要路口7個,新改建停車場15個,沿城區道路兩側劃設停車位11400餘個,投放共享電單車1300輛,旅遊服務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同時,郟縣旅遊“軟”實力也不軟。該縣鄉村旅遊資源豐富,共有中國傳統村落19個、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15個、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3個、休閒觀光區3個、三星級以上鄉村旅遊經營單位13家、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1個。建成省市研學旅行基地7家,設置了三蘇文化、唐鈞瓷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等研學課程。另外,郟縣打造特色街區4條,郟縣餄餎面、豆腐菜等特色美食小吃遍佈城區。形成了鐵鍋、陶瓷工業遊;長橋綠禾富硒農業觀光園、馬頭嶺田園綜合體、茨芭萬畝桃園、李口“山兒西”煙草產業園農業遊;三蘇園、文廟、山陝會館文化遊;眼明泉景區、紅石崖景區生態遊;堂街臨灃寨、姚莊旅遊區、冢頭鎮李渡口、茨芭鎮山頭趙民俗遊;曹溝八路軍豫西抗日紀念館、知青園紅色遊等特色品牌。
同時,郟縣構建了旅遊綜合治理機制,成立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組建了旅遊市場監管、旅遊警察、旅遊巡迴合議庭等,嚴肅查處“不合理低價遊”“二次收費”“強迫購物”等行為,淨化旅遊市場環境。2018一2020年,全縣遊客接待量年均增速33.73%,旅遊業對GDP貢獻率提高到10%、對就業貢獻率提高到14%,羣眾人均增加收入353.4元。今年以來,共接待遊客23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以全域旅遊為引領,持續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全面夯實全域旅遊基礎、精心謀劃文旅項目、加快精品民宿發展等,叫響‘豫味老家·鄉愁郟縣’品牌,不斷提升郟縣對外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用文旅融合大力書寫‘詩和遠方’新篇章。”郟縣縣委書記王景育説。(郟縣縣委宣傳部張鴻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