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有話 | 不染紅塵泥淖 出世胸懷天下
敦煌莫高窟作為當今世界延續時間最長、保存規模最大、保護最為完好的佛教石窟羣而被世人稱讚為“沙漠中的美術館”、“牆壁上的博物館”。如此精彩絕倫的藝術長廊和千年不斷的歷史文明,每年吸引着數以百萬計的人們前來欣賞讚嘆、考察學習、甚至是虔誠禮拜為之朝聖!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莫高窟,我們精心編寫了敦煌莫高窟“畫中有話”系列賞析。這裏的“畫”不僅僅是莫高窟的壁畫還有莫高窟的塑像、建築、歷史圖片、歷史遺蹟等等。在我們眼中他們都是一幅幅鮮活的歷史畫卷,我們將用充滿温度感的文字來傳遞出歷史信息的點點滴滴,“讓文物説話,讓歷史説話”,讓大家聆聽到繪畫的聲音,讓聲音傳遞美麗的繪畫!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些佳句皆出自一人之手,即為唐代“詩佛”王維、王摩詰。王維一生跌宕起伏,在經歷了喪妻、喪子之痛後,便被其母引導學佛,在他後期作品中也處處映射出許多禪機義理。
王維的字“摩詰”是源於佛教典籍《維摩詰經》。經文記載維摩詰為毗耶離城的一位居士,辯才無礙、善於制度、通達方便。此人示有妻子、常修梵行;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正因如此,文人士大夫便在他這裏找到了理想的人生哲學和生活方式。
《維摩詰經》創制於公元一世紀,是印度大乘佛教重要典籍之一。在我國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譯本,其後有吳支謙、姚秦鳩摩羅什、唐玄奘等七個譯本,其中尤以鳩摩羅什所譯廣為流傳。
這部佛經主張不離世間生活,從日常生活中發現佛法所在,提倡“入不二法門”,主張世間與出世間、生死與涅槃、有相與無相、有知與無知等一切分別平等不二,由此不二法門,可得無生法忍,遠離一切煩惱妄想,進入涅槃境界。
公元364年南京瓦棺寺,那位充滿智慧的大畫家顧愷之,他揮毫而就的白衣維摩詰,從此就走進了中國歷史畫卷之中。《歷代名畫記》、《益州名畫錄》、《圖畫見聞志》、《宣和畫譜》中,記錄下來的展子虔、楊契丹、閻立本、吳道子、盧楞伽、王維、楊惠之、趙公佑、李公麟等所繪維摩詰的形象多達十餘幅。
目前石窟中最早的《維摩詰經變》是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第169窟,莫高窟從隋代到五代宋時期共保存了68鋪之多。石窟中壁畫的構圖多表現為在佛龕或窟門兩側對應繪製,抑或是整幅牆壁描繪而出。但基本都以文殊菩薩和維摩詰分坐兩邊,比丘和聖眾紛紛來聽法,其間穿插其餘各品內容來構成。
在莫高窟的壁畫中的維摩詰,總是伴有白綸巾、鶴氅裘和麈尾,這也似乎成為了辨別這位居士最明顯的標誌。在這些眾多維摩詰畫作中,第220窟東壁門南側的這幅繪畫,可謂是維摩詰此人物的上乘佳品。
莫高窟第220窟建於初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此窟中的維摩詰一改南朝顧愷之筆下的“清瀛示病之容,隱几忘言之狀”,而是一位雙目炯炯、躊躇滿志的老年智者形象。畫工用醇熟且飽滿的線條,精緻而靈動的筆鋒,勾描出維摩詰那緊蹙的雙眉、微張的鼻翼,就連唇畔的鬍鬚都“毛根出肉”清晰可見。這些線條有粗有細、有重有輕、方圓結合、動感十足,讓整幅作品一氣呵成、氣勢貫通,讓維摩詰勢若脱壁,惟妙惟肖。
維摩詰遊戲人生,享盡人間富貴,而又精通佛理,即世間而出世間,以世間為出世間,讓人們看到了他於紅塵中走遍,卻甘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主創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