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西部的“中國核三代”: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生活

逐夢西部的“中國核三代”: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生活

被稱之為“核三代”的張鈴,將愛情和事業駐紮在西北戈壁灘。(資料圖)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供圖

中新網蘭州7月27日電 (記者 丁思 劉玉桃)今年7月,是26歲中國傳媒大學畢業生張鈴和畢業於清華大學的丈夫來到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0四”)整一週年。被稱之為“核三代”的他們將愛情和事業駐紮在西北戈壁灘。“年輕一代的我們,仰望星空的同時,也在腳踏實地生活。”張鈴説。

1958年創建的四0四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隸屬於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重要的科研生產骨幹單位。

逐夢西部的“中國核三代”: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生活
舞蹈專業出身的“90後”郭吳霞如今在四0四文化建設中承擔着重要職責,更在這裏收穫了甜蜜愛情。她説,“我也安下心、紮下根,希望用藝術的方式來向外界講述這片戈壁灘的故事。” (資料圖)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供圖

近日,記者走訪了這座“中國核城”。進入生產調度區,映入眼簾的是巍然屹立在核城中心路盡頭的英雄塔,與兩旁成蔭的綠樹遙相呼應,記錄着代代核城人的奮鬥歷程,也激勵着新時代核工業人續寫新篇章。

2019年,“90後”張鈴夫妻從前兩代核城人手中捧過“接力棒”,懷着對夢想的憧憬,來到了位於戈壁灘的四0四,丈夫從事科研生產一線工作,她成為了公司企業文化處的一名職員。

“人活在世上,總要為世界做點什麼。”張鈴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回憶起丈夫在選擇四0四時説,“能夠跟喜歡的人在一起生活,這就夠了,何況我們的價值觀還如此契合。”

夢想與現實終究是有差距的,“聚少離多、一週見丈夫一兩次”為初來工作時單調的“戈壁生活”更平添了一份寂寞。

“既來之,則安之,我們要讓自己走過的路留有痕跡。”性格開朗的張鈴説,和前輩聊天,説起核城的歲月,能感受到他們自豪的神情,也日漸讀懂他們在戈壁灘上青春的誓言,“我們為了同一個夢想努力,也就沒有那麼多雜念,反倒是一份難得的清淨。”

擅長播音主持的張鈴説,未來,她還將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聚焦工業遺產保護、紅色文化基因挖掘、職工文化活動等方面,利用編纂書籍、拍攝電視劇等新媒體傳播方式,向外界講述核城故事,更為重要的是將核城人的精神不斷傳承下去。

企業文化建設是核城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21世紀初,四0四開始加強企業文化宣傳,更加聚焦職工文化精神活動,舞蹈專業出身的“90後”郭吳霞笑稱“被金飯碗忽悠進了戈壁灘”。

從未想過會與“核”打交道的郭吳霞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説,近年來,公司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成立了作家、攝影家、音樂舞蹈家、電影電視家等多個藝術家協會,為單調的“大漠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推動核城文化創新發展。

“核城裏的人們,不只是為了生活,更要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曾一度想要放棄的郭吳霞,如今在四0四文化建設中承擔着重要職責,更在這裏收穫了甜蜜愛情,“我也安下心、紮下根,希望用藝術的方式來向外界講述這片戈壁灘的故事。”

作為中國核工業人才成長的“搖籃”,60多年來,學成歸國的科學家、技藝精湛的工程師、天之驕子的大學生、默默無聞的老師傅等在核城挺起民族脊樑;如今,“80後”“90後”成為了核城裏的新一代“四0四人”。

“第一代核城人在戈壁荒原上搭起帳篷,開始了艱苦創業的階段;第二代核城人開啓了改革發展的新時代;第三代核城人更為聰穎,接受的信息量更大、更有創意,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鮮血液。”四0四一位“核二代”工作人員如是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90 字。

轉載請註明: 逐夢西部的“中國核三代”:仰望星空,也腳踏實地生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