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記、方太等家族企業的傳承“秘寶”是什麼?陳凌這樣説...
全球只有13%的家族企業
能夠傳至第三代,
而當前中國有近300萬家族企業
正在進入傳承階段,
傳承與治理
是不少家族企業面臨的永恆難題。
也正因如此,
常有人説家族企業“富不過三代”。
那麼“富,真的不過三代”嗎?
如果是這樣,
為何全球擁有200年以上歷史的
家族企業仍有8000餘家?
在中國,李錦記、方太、
遠東控股、立白等家族企業
為何能實現成功傳承?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
企業家學院院長陳凌教授
逐一揭密了這些財富家族能夠實現
持續傳承與發展的“秘寶”,
並講述了此次頒發家風獎的
原因和評選標準。
演講精要
(以下內容整理自現場演講,有刪節)
1
百年企業在今天並不鮮見,但成為百年企業並非易事
在世界範圍裏,家族企業是數量最多的企業,其中有大型的家族企業,也有小型的家族企業,也有很多夫妻檔老婆店這樣的創業企業。在美國,家族企業佔全部企業數量的90%以上,其中500強中有40%是家族企業;在中國,家族企業佔私營企業的85%,在上市公司中佔35%。
這些家族企業中,有些可以發展成為大型集團,比如美國沃爾瑪集團沃頓家族、韓國三星集團的李氏家族和台灣台塑集團的王氏家族;有些家族企業則可能歷史非常久遠,比如始於公元578年的日本金剛組公司Kongo Gumi;始於公元718年的日本慄津法師温泉酒店,目前由第46代成員經營;法國Chateau de Goulaine葡萄園,從事釀造葡萄酒與蝴蝶博物館,從公元1000年延續至今。
這些家族企業中有很多長壽企業,如果我們把長壽企業定義為超過百年的話,在世界範圍內有6萬多家,如果我們把它定義為200年以上,世界範圍內也有超過8000家企業。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超過百年的長壽企業,事實上有點像人類中的“百歲老人”,越來越不鮮見。
今天我非常高興地看到杭州市的“百歲老人”現在還活着的已經上千人,達到了四位數,且不斷有人年齡上百。為什麼能活到“百歲”?首先是人類預期自身能夠生活的時間要遠遠超過100歲;另外一方面是,醫學的發達和對我們人類長壽以及人身體與生命的瞭解,延長了我們的實際壽命。
家族企業實際上也一樣,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族企業能夠活到100年以上。
當然,我們也知道想要做好家族企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和人的長壽一樣,為什麼100年以上的家族企業在世界範圍裏只有幾萬家,200年以上只有8000多家?因為家族企業是由家族創辦的企業,而現在許多家族企業還存在家族成員以外的股東、企業經營人員,所以這就會形成家族企業的三個環,相互之間又會產生交叉,形成七種類型的角色。
這七種人因為“屁股決定腦袋”,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利益訴求、不同的責任會導致想法的截然不同,非常容易產生角色衝突與矛盾。
2
企業傳承如果突破了第三、四代,死亡概率會降低
據數據顯示,全球只有13%的家族企業能夠傳至第三代,而當前中國有近300萬家族企業正在進入傳承階段,傳承與治理是家族企業永恆的話題。
從“夫妻檔”到兄弟姐妹合作制,從堂表兄弟姐妹聯盟,再到遠房表親以及宗族,家族系統會越來越複雜,從而導致家族成員的目標以及價值觀更容易出現離散,三環模型中的角色衝突更加嚴峻,這是許多家族企業在不斷髮展壯大的過程中都會面臨的重要挑戰。同時,家族成員、企業經營者和所有權擁有者會形成如上所説的三環模型,導致角色衝突。
因此,家族企業核心成員需要兼顧企業的短期和長期利益,企業利益和家庭和諧等。
“富不過三代”成為大多數是華人家族企業所面臨的魔咒。但好消息是,我們的研究發現,如果企業傳承突破了第三代、第四代,家族企業死亡的概率就會非常低。為什麼?因為這些家族在傳承的過程中建立起了優良的家風和健全的組織運營模式,讓企業更可持續地繼續存活和發展下去,實現基業長青。
3
中國家族企業傳承有三大“法寶”
很多中國人相信“富不過三代”的宿命,但其實我們常説的“富不過三代”,完整表述應該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其實,一個秉承強大家族信念、擁有一脈傳承的家族事業並重視子女教育的家族,未必富不過三代。
那麼家族企業的傳承“法寶”是什麼?
第一,家族信念。中國傳統文化中藴含着有非常強有力的家族信念。神話《愚公移山》裏愚公為什麼最終能夠感動上天?《列子·湯問》言:“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最後,他的決心感動了上天。
為什麼中國神話中會有愚公移山這樣的故事?説明中國人始終堅信家族帶來的強大力量。
第二,家族事業心。浙江寧波的私人藏書館“天一閣”歷經了清末的混亂和滅亡,遭受了日本的侵略後仍得以保存,為何它能夠保存至今?因為這個家族把藏書變成了整個家族的事業,這使得他們每一代都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人才前赴後繼地去承擔起這份沉甸甸的家族責任。
日本在進攻寧波的時候很想掠奪“天一閣”的藏書,但“天一閣”在當地的鄉紳們、士紳們的保護下妥善轉移,最終躲過一劫。解放之後,他們把這個藏書樓交到了國家手中。由此可見,培養下一代的家族事業心,是傳承家族事業的重要保障。
除了家族信念和家族事業之外,中國家族企業傳承的第三個法寶是子女教育。提到子女教育就不得不強調中國女性在家風創造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大賢母的故事,孟母三遷、陶母退鮓、歐母志堅和岳母刺字都是大家耳熟能詳、教子有方的經典母親的故事。
4
華人家族企業家風建設案例
李錦記集團李氏家族:
三個中國傳統法寶+第四個法寶
李錦記在創辦過程中遇到過諸多挑戰,曾經出現過兄弟爭產、股價之爭,所以李錦記在第三代李文達先生掌門之後,他明確表示,“我希望能夠向國外長壽的家族企業學習,不僅要有傳承的夢想、家族的事業心、子女的教育,還需要有家族的治理。”所以李錦記隨後就成立了家族委員會,建立了家族基金、家族培訓中心和家族憲章。
李錦記的嘗試是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法治文化的一種結合。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家族企業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第四個法寶,這個法寶叫“雙重治理”,即不僅有公司治理,還有家族也需要明確的治理規則。
它的核心理念是把家族和企業適當分開,設立了針對家族全體成員的家族憲法、家族議會、家族委員會,由家族委員會推選最優秀的家族成員到公司裏擔任大股東以及董事會成員,並由家族委員會系統性負責對下一代領導人的培養。李錦記在華人家族企業裏走出了一條東西結合之路。
方太集團茅氏家族:
“口袋理論”和創業式傳承
寧波方太茅氏家族和希望集團的劉氏兄弟都採取了“分口袋”的傳承模式,通俗而言就是把兒女的事業分開,巧妙避免了家族二代成員利益和目標的衝突。而寧波方太集團的茅理翔和茅忠羣父子共同創業,創立了方太,則採取了典型的創業式傳承。
很多人把創業和傳承分開對立起來,但實際上很多中國民營企業的傳承裏充滿着創業精神和創業行為。為什麼茅氏父子能夠創辦新的企業?很重要的是他們確立了遠大的家族使命和願景,並且認為自己是使命驅動的家族。
他們的家族使命是行善積德、家業常青,以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千年望族為家族發展願景,以行善積德、家業常青的家族使命為驅動力,鞭策家族不斷走向基業長青。在他們眼中,家族和企業的治理是相得益彰的,互相支持的。
茅家老宅裏的一幅對聯隱藏着父子傳承的幸福密碼,父親茅理翔寫到“敬祖宗家業常青,愛子孫精神永續”。而後來他的兒子茅忠羣在這兩句話中各加了四個字,“敬祖宗立身行道家業常青,愛子孫以身作則精神永續”。父子倆能夠一起譜寫自己家族的傳承對聯是兩人精神默契的體現,如果兒子能夠和自己心心相印,任何一個父親應該都是非常幸福的。
遠東控股蔣氏家族:
父子同心,共謀發展
蔣錫培先生與其夫人共同創業,目前蔣氏家族父子三人同心合力共同完成了傳承。父親蔣錫培任遠東控股集團董事長,大兒子蔣承志任遠東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小兒子蔣承宏則自主創業,現任北京琳雲信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CEO。
蔣家的家風是正心、正念、正能量,向善、向上、向未來,修身、齊家、報國、立天下。在這種家風的影響下,遠東控股擁有極大的愛國情懷,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遠東慈善基金會,2020年疫情期間更是成為第一批疫情逆行者。
小兒子蔣承宏對傳承和創業的理解很到位,他説傳承不是財富、公司和血脈,最核心的傳承應該是家族核心精神的傳承,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體現,形式上的傳承是不能長久的。
家族傳承有三種,財富的傳承、事業的傳承和精神的傳承,他深刻地看到了精神傳承的價值和重要性。
立白集團陳氏家族:
勤業敬業,代代相傳
陳氏家族以盡孝、團結、感恩、奮鬥、誠信、責任、留餘為家族核心價值觀。因為“盡孝、團結”,他們家族第二代共有八位成員,都已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當中,各擔一面,並且他們已成立了家族憲法、家族委員會、理事會等家族治理規章。
因為“感恩”,所以他們履行責任,熱心公益,疫情期間立白集團為我國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捐贈2億元除菌產品。
5
家風獎的頒佈原因和評選標準
“家風獎”獎盃上的“家風”字體來自曾國藩的對聯——“有子孫,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鉅付爾曹”。
“家風獎”的評選不是僅僅關注某些個別方面,而是綜合考量考慮家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家風獎”評選委員會綜合了家風內涵的以下五個方面作為評價維度評選出家風獎:家族企業,和諧經營;愛國守法,誠信經營;履行責任,熱心公益;敬業勤業,代代相傳;相濡以沫,孝老愛親。
通過家庭內部這五個維度的努力,終將形成一種強大的家風,這種家風能夠影響企業,影響社區,甚至影響社會。
我非常期待“家風獎”能夠激勵更多優秀家族好的做法、好的理念、好的總結,能夠幫助更多“在路上”的家族企業實現基業長青。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企業家學院也非常希望能夠努力成長為家族企業的智慧百花園,能夠在改善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中貢獻我們的微薄力量。
信息來源:“浙江大學企業家學院”公眾號
今日編輯/排版:段婷
歡迎關注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