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走馬觀花式“一日遊”,“都市旅遊”增添建築閲讀更多打開方式
▲《上海:精神的行走》內文照片,上海作協愛神花園。
▲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叢書還將陸續推出新著。
在愜意行走中“閲讀”上海特色建築和馬路,已成為當下不少市民的日常休閒選項。打開上海這本大書,眾多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優秀建築,積澱着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與時代風貌。一處處獨具美感的建築空間,一棟棟嵌入人民生活的文化地標,背後所展現的是上海乃至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史、進步史與創新史。
當愛上一座城有了更多“打開”方式,如何進一步激活建築遺產在當下的歷史價值?一批聚焦城市空間地情、解讀海派文化的圖書陸續出版,如《上海:精神的行走》、“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城市的秉性》《上海武康路建築地圖》《閲讀南京路》等,從多個維度梳理出滬上多條特色文化路線,跳出走馬觀花“一日遊”打卡模式,幫助讀者在作家學者的個性化專業導賞下,領略城市的多面魅力。 設計特色行走路線,激活建築遺產與當下的聯結 人在城市生活時間愈久,對城市的記憶與認知就愈深。正如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中寫道:“城市不會泄露自己的過去,只會把它像手紋一樣藏起來。它被寫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護欄、樓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線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記都是獨特的痕跡。”
如何進一步挖掘激活建築遺產與當下的聯結? 比如,“上海地情普及系列”叢書選取了人民廣場、徐家彙、陸家嘴、新天地、靜安寺等富有悠久歷史與時尚元素的地標,囊括了《中西邂逅徐家彙》《古韻新聲靜安寺》《璀璨明珠陸家嘴》《人傑地靈新天地》等多部普及讀物,圖文並茂講述上海歷史故事,展現了國際大都市的無限魅力。叢書作者陸續走進地標所在區域的校園,引導青少年學子更加熱愛珍惜這座城市,在知行合一中尋根、育情、問道、鑄魂。 前不久,滬上陸家嘴讀書會聯合織城網絡,策劃了城市行走系列,推出“閲讀外灘和第一代中國建築師”“閲讀上海近現代商業與娛樂建築”“閲讀老上海的大宅小院”等主題路線,從武康路到外灘,帶領市民探訪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深入南京路四大百貨公司,閲讀江陰路上的老宅……業內評價,通過專業建築師和學者的帶領,能讓參與者深度理解歷史建築對於城市文化的意義,把城市當作建築的博物館,使街區成為露天的小課堂,市民讀者在行走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深度感受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為了設計出吸引不同年齡、職業背景的市民行走路線,主辦方提前勘探現場,用一兩個月收集資料、考證文獻,力求徒步線路主題鮮明、故事有趣。比如,“建築可閲讀”系列城市考古活動以“閲讀”為題,同步導讀《這裏是上海:建築可閲讀》《長夜的獨行者》等圖書,並結合實地探訪,獲得全新體驗。正如同濟大學副校長伍江教授所説:“你可以欣賞一棟好看的建築,但它不一定能和你產生互動。能和你產生互動的,一定是容納你感情與記憶的地方。”
當越來越多建築以歷史積澱、人文美學激發起人們的好奇心與親近感,更多讀者會愛上上海、讀懂上海。 探尋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書寫老建築裏的鮮活故事 櫻花盛開時,邂逅美豐銀行別墅所在的虹橋路歷史文化風貌區;梧桐落葉時,漫步金色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午後暖陽下,穿行多種建築風格混搭的南京西路歷史文化風貌區……在上海中心城區,12個歷史文化風貌區見證了這座城市歷史風雲的洗禮,區內的130餘棟優秀歷史建築、建築羣以及特色城市空間,無不留下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印記,從不同側面構建起大上海豐富多姿的畫面。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上海,寫城市建設和空間的文章也鋪天蓋地。但上海是寫不盡的,每個人的視角也不一樣。我抱着尋訪者和探寶者的心理去和上海幽會,在行走和閲讀的過程中,上海越來越令我心醉神迷。”
多年來孜孜不倦探尋研究上海歷史,作家惜珍繼《永不拓寬的上海馬路》(全三冊)後,推出姊妹篇《上海:精神的行走》(上下冊),以獨特眼光書寫城市的前世今生。 比如,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網紅地標”武康大樓,近百年來見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建築共同構成了上海獨一無二的城市性格。走進建築,也走近建築裏的人,“我曾多次走進武康大樓,和王文娟老師長談,在樓下拱廊裏的老麥咖啡館閒坐,在文化留存的美麗地標巴金故居四周徜徉……我喜歡它,因為這條武康路至今依舊保留着時代的痕跡,見證這座城市的演變和新生。”惜珍説。而這些關於上海的書,並非建築領域的專業著作,更多是以作家的眼光去寫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和風貌區內的優秀建築,“它們是上海版圖中的重要肌理”,字裏行間能觸摸到上海作家對母親城市的真摯的愛。“她從容地檢閲、探索每一條經歷曲折的馬路,每一棟歷史悠久的建築,用文字描繪出一幅幅氣韻生動的城市畫卷。”恰如作家趙麗宏在序言所評價的,這樣的文章不是蜻蜓點水式介紹,不是浮光掠影的描述,而是彷彿跟着作者腳步進入上海幽深的街巷,推門踏進歷盡滄桑的高樓深院,去欣賞建築的奇境,去探尋歷史的隱秘,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在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師、攝影者傅鼎看來,城市之所以迷人,並不在於有多少高樓大廈,而在於街道上所體現的城市風貌與個性,在於它的特色與底藴。他援引法國哲學家保羅·利科的話談道,“一座城市在同一個空間中會遭遇不同的時代,我們可以在這座城市中看到一段沉澱在趣味和文化形態中的歷史,這既是一座可以被觀看的城市,也是一座可以被閲讀的城市。”
作者:許暘
編輯:陳熙涵
責任編輯:李婷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