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丹山赤水行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休閒

原本計劃是去四明山森林公園的,由於颱風“杜蘇芮”的影響,公園暫停開放,於是我們在四明湖畔的梁弄鎮吃過午飯後,就驅車沿着有“寧波最美天路”之稱的九曲十八彎盤山路直奔羊額嶺觀景台。

站在觀景台上,眼前展開一幅青綠山水畫軸。煙雨朦朧中,四明湖猶如縹緲的仙境。

離開觀景台,沿盤旋的山路蜿蜒而下,路遇令人過目難忘的羅漢谷,忍不住停車,欣賞激流飛湍的景象,傾聽瀑聲轟鳴的奏響。

隨後,在山坳中轉來轉去,最後來至大溪坑旁的李家坑。

在村頭稍稍盤桓後,走入一條綠樹掩映中的古道,攀爬至山頂,然後下行,走進丹山赤水。

丹山赤水是位於寧波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的風景名勝區,距餘姚市區45公里。是以峽谷景觀為依託,以道教文化、浙東古山村風情為文化內涵,以絕壁、奇巖、古橋、流溪、飛瀑為特色的風景名勝區。

柿林村有一處寬數里、高百餘米的懸崖峭壁,巖壁亦呈紅色,稱丹崖。村下有一條大溪,因溪水流經紅土層,又在紅色山岩映照下,略呈紅色,所以叫赤水溪。“丹山赤水”由此得名,而且崖壁上還刻有宋徽宗御筆“丹山赤水”四個大字。

步入柿林村,頓覺時空錯亂,恍如穿越了幾百年。

這個古村是單一的沈姓血緣村落,據記載周文王第十子冉季封於沈,是沈氏始祖,其45世祖於元末明初遷居於此,為沈氏始祖,距今已有650餘年。

柿林村,曾因人才輩出亦稱士林,又因兩嶺對峙故又稱峙嶺,現因盛產柿子而得名柿林。

我們隨意地在這個依山就勢修建的古村古宅古巷裏轉了轉,狹窄的街巷,長滿青苔的石板路,青磚白牆,飛檐翹角的馬頭牆,典型的江南建築風格和古村樣貌。

在古村的建築中,最有代表性的應該是“沈氏宗祠”了。

“沈氏宗祠”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築,這座四合院現在已經是餘姚市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宗祠是柿林村沈氏供奉祖宗牌位、聚會議事以及舉行各種禮教活動的場所。它是道光四年,也就是1824年由全村百姓集體出錢出力建成的。

走近沈氏宗祠,首先您會看到一堵白色的圍牆。根據中國古代的陰陽風水學説,宗祠是要選在風水最好的地方。所以為了防止風水外泄,一般都會在宗祠外面建一道圍牆。

沈氏宗祠的這道圍牆,它呈現出一個“八”字的形狀。這個形狀也是有講究的,根據封建社會的建築體制,只有出過“貢元”或是出了大官的人家,建造宗祠的時候才能把圍牆建成這樣的八字形。

沈氏宗祠進門就是一個古戲台,名為“丹山台”,這是從前沈氏家族過年祭祖或唱戲的地方。古代的規矩很大,看戲的時候男女要分開的。所以戲台兩邊的廂房,是給家族裏的姑娘媳婦準備的看戲地方,而成年的男子看戲要坐在戲台相對的正廳裏。

在柿林村漫步,還發現村內建於清末民初年代的房子,有許多是石頭建築,石屋石牆石彈路層出不窮。

村裏還有一口古井,據説是當年太隆公挖的,名叫同心井,井水純淨甘甜。那是全村人口的飲用水源,所以這個村莊有“一村一姓一家人,一口古井飲千人”的説法。

遊走在寂靜的古村,似乎時間都停滯了,心跳都變慢了。

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樵蘇園,路遇一棵上百年的古銀杏樹,然後走上了通往丹湫谷的九曲鴻運道。

説起這九曲鴻運道,和東漢年間劉綱在這裏成仙有關。

據説,當年劉綱和樊雲翹夫妻兩人就是在這個山道的附近生活,他們一邊種地,一邊修煉。幾十年之後的一天,他們順着一棵大皂莢樹冉冉升上了天空,然後向東北方飄去。劉綱家養的一頭大水牛見到主人已經得道昇天了,它不想離開主人,就急忙大步跑着去追趕主人。於是就在這裏留下了九個碩大的牛蹄印。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大水牛對主人的忠誠,就在牛頭嶺沿着九個牛蹄印建了一條九曲山道。

九曲山道建成以後,後人每次遇見急事難事,就來到這裏拜拜。據説不僅會立刻化險為夷,還能得到好運。到了漢朝末年的永壽年間,道教天師道的創始人張道陵羽化以後,他的兒子張衡成了天師道的傳人。第二年張衡雲遊到第九洞天的丹山赤水,聽説劉綱和妻子沿着大樹昇天的故事以後,就來到牛頭嶺的九曲道上,説:“牛頭嶺九曲鴻運道也。”

這就是這條九曲鴻運道山道的來歷了。

九曲鴻運道的每一曲的轉折處都有個一個銘牌,銘牌上都有一個寓意美好的成語以及相應故事和文化闡釋,什麼“並蒂同心” ,什麼“官上加官”,什麼“歲歲平安”,什麼“和合如意”……

九曲鴻運道的盡處就是丹湫谷了。

這丹湫谷裏有一條溪流,叫赤水溪,赤水溪沿着山谷蜿蜒而下,勢如游龍。溪水平日比較清淺,潺潺流淌,一路歡歌。因前日降雨較大,水色泛黃,水流較往日也更多了些氣勢。

溪水兩岸峯嶺對峙,把溪谷夾在中間,使這裏環境極為清幽,真的如世外桃源。

在溪邊狹窄的空地上建有一系列民宿,被人稱為丹湫谷民宿,成為遊客趨之若鶩的宿營地。

這些民宿大多為木板房,造型清新,錯落分佈,掩映在綠意盎然的柿子樹和青青翠竹之間,有幾分悠然,又有幾分超脱,給人一種如詩的意境。

民宿的出口處有一座吊橋,橋下是歡湧奔流赤水溪,橋的另一頭居然是一家咖啡店。我們就在咖啡店小憩,坐在高凳上,一邊享用着咖啡和冷飲,一邊欣賞着窗外的風景。

咖啡店門前有一條棧道,往前走不遠處是一處水潭,潭的下游是矴步橋風格的堤壩,正逢豐水期,溪水從矴步橋石墩的縫隙中湧出,形成一掛奇妙的瀑布,潭中有巨石,潭邊色彩斑斕,彷彿是一幅畫。

站在棧橋上,欣賞着這如畫的美景,聽溪水彈奏出動聽的樂章,就感覺進入了一個奇妙的世界,如夢如幻。

原本想着從矴步橋上走到對岸,看水勢有點大,又適逢颱風天,就沒敢造次。於是原路返回,路過咖啡店和民宿,再次走上九曲鴻運道,走進柿林村。

穿過柿林村曲折逼仄的街巷,走出柿林村,走上通往李家坑的古道,通過風雨廊橋,進入李家坑,繼續去探訪下一個古村……

壹點號 微風又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