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評論界盛讚總枱出品電影《跨過鴨綠江》:國家史詩,凝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由 亓官天亦 發佈於 休閒

連日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跨過鴨綠江》口碑不斷髮酵。在專家們看來,該片的信史筆法、歷史縱深、國際視野、美學風格、史詩風範等特質,讓影片堪稱“國家史詩”,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創作的一部高峯之作。 圖為該片海報。


從40集電視劇到154分鐘電影,從此前上映的不同側重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電影作品,到如今全景式把握抗美援朝戰爭所藴含的重大歷史、重大決策、巨大犧牲、偉大勝利,電影《跨過鴨綠江》引發了學者、評論家的熱切關注、一致盛讚。

連日來,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出品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跨過鴨綠江》口碑不斷髮酵。在專家們看來,該片的信史筆法、歷史縱深、國際視野、美學風格、史詩風範等特質,讓影片堪稱“國家史詩”,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創作的一部高峯之作。電影《跨過鴨綠江》的公映乃至今後進校園、進軍營、進社區等,必將引領廣大觀眾深刻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艱辛歷程,對進一步凝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殊意義。

以信史之筆,寫“國之大者,上下一心”

作為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同時又是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作品,真實的歷史、真實的人,是電影《跨過鴨綠江》創作的根本之源。主創團隊基於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藉助想象和藝術審美的思維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裏跳脱出來,用電影語言這種特殊的“史筆”,藝術地再現了這段驚天地、泣鬼神的歷史,做到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如此定義影片《跨過鴨綠江》在中國影史的位置——第一部將紀實性、全景式、傳記性和心靈性匯為一體去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故事片。它有突出的紀實風格,嘗試以全景再現戰爭奇觀;它還是傳記性的,以彭德懷司令員為主視角去透視戰爭中人的境況,尤以“心靈辯證法”的筆觸去摹寫人物內心世界的波瀾起伏,產生出直指靈魂深層的強勁力道,表明國產戰爭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邁出了新的有力步伐。

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趙彤用“實名制”形象地突出影片對於歷史真實的尊重,稱其“篇簡而體大,筆略而慮周,實錄筆法尤為值得肯定”。爬梳以往抗美援朝題材電影,創作者們通常以虛擬的角色以小見大,《上甘嶺》中的張忠發,《英雄兒女》裏的王成、王芳,《打擊侵略者》中的丁大勇,乃至《金剛川》裏的張飛,《長津湖》中的伍千里、伍萬里等角色,在人物塑造上,都是由原型人物加以改編以虛構姓名入戲的。同時,敵方角色姓名、性格也盡多虛構。但在《跨過鴨綠江》裏,雖我方詳而敵方略,但雙方出場角色的身份字幕不絕如縷、歷歷在目。趙彤認為,正是在如此信史筆法中,《跨過鴨綠江》為觀眾展現了中國人民為這場“立國之戰”眾志成城的恢弘畫卷。片中不僅展現中央領導的戰略思維,還深情致敬了浴血奮戰的志願軍將士,讓人信服地寫出了“國之大者,上下一心”。

影片忠於歷史的創作原則不僅是文藝評論家們的一致感受,同樣得到軍事專家的高度認可。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副教授、軍史專家劉波説:“電影《跨過鴨綠江》是一部頗為硬核的戰爭片,故事走向、歷史事件、領袖人物和相關的重要形象都本着尊重歷史、忠於歷史的創作原則,大到風雲詭譎的國際格局和戰役佈局,細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羣像和戰鬥故事,都有極強的歷史揭秘感和現場還原感。無論是從軍事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都堪稱精品力作。”

塑造了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以人寫史、史中覓詩

154分鐘濃縮兩年零九個月的戰事,如此強度、密度和濃度在國產電影領域堪稱罕見。影片卻並非平鋪直敍地拍紀實片,整個故事既有宏闊的視野,也不乏人物細膩的情感,開合有度、頗具戲劇張力。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對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等藝術形象的感人塑造,得到了專家們的交口稱讚。

在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看來,電影選擇彭德懷的視角,無疑是明智之選。因為彭德懷是貫穿抗美援朝的核心人物:通過彭德懷與毛澤東和黨中央的關係,精準展示了作出抗美援朝偉大決策的艱難過程;通過彭老總與鄧華、洪學智、韓先楚、梁興初、曾澤生和黃繼光、邱少雲等將士的關係,刻畫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羣像;通過彭德懷與毛岸英的關係,催人淚下地刻畫出他和毛澤東的深厚情誼、寬廣胸懷和人文情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也持相同觀點。他説:“影片對彭德懷司令員的塑造非常成功,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鐵原阻擊戰,63軍以9000人的兵力掩護大部隊撤退,彭德懷以軍禮致敬“軍容不整”的戰士們;50軍拼到最後也不喊苦,彭德懷為他們心痛落淚;彭德懷對梁興初,從最初的矛盾和衝突,到最後他發出“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38軍萬歲”的電文……凡此種種,都為觀眾呈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在雄韜武略之外的人文温度、人性之光。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副主任周星表示:影片宏觀展示抗美援朝的大全景和戰略主帥們的運籌帷幄,中觀把握各個戰役之間大部隊的調動佈局與敵我雙方對峙的驚心動魄,微觀體現具體的基層部隊將士們的品性血性和精神氣質,栩栩如生,令人難忘。《跨過鴨綠江》就是在各個層面的人物共同推進下,以人寫史,史中覓詩。

以大歷史觀,為今天的青年一代提供精神推動力

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文藝評論家賈磊磊認為,電影《跨過鴨綠江》具有大歷史觀。“一系列血火交織的鏡頭中,影片表達了創作者關於國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安危榮辱、社會的強弱興衰、軍隊的勝負成敗這類重大歷史主題的深刻闡述,讓人真切感受到抗美援朝戰爭是如此艱苦卓絕、撼天動地。與此同時,影片在銘記歷史中,也做到了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比如影片中有句台詞擲地有聲,“中國人民有這麼一條:和平是贊成的,戰爭也不怕,兩樣都可以幹”。主創團隊表示,希望向觀眾傳遞中國人民志願軍和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不畏強權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們的鋼鐵意志和堅定信念。

又比如讓無數人淚奔的片尾:中國人民志願軍番號一一在大銀幕上呈現,彷彿一列列出徵的士兵向前挺進。每一個番號後面都是千萬個兒子、父親、女兒、母親、丈夫、妻子、戀人、兄弟姊妹、親朋好友……無數志願軍將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義無反顧、捨生忘死、血戰他鄉,他們用熱血和生命換來了共和國70多年的和平與尊嚴。

硝煙已散,山河無恙。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同時也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鉅、更為艱苦的努力。

當年義無反顧保家衞國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多數是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張德祥認為,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1週年之時,總枱以《跨過鴨綠江》帶領觀眾回顧立國之戰,就是以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激勵今天的大眾,尤其是為青年一代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時代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推動力。


  作者:王彥

  編輯:施薇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