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麓川書院:一座藏身於移民村的桃源居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休閒

一座藏身於移民村的桃源居

移民村

這裏曾經是育人的地方,以後也要育人。

詩和遠方,是五柳先生田園生活的樣子——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作為田園詩派創始人,他給凡塵中不堪其擾、不堪重負的人羣預設了一個美好而恬靜的完美畫面:舉目有山,低頭有水,有怒放的菊,有圍田的籬。心靜如水的人,犁田種菜,吃茶寫詩。

這很美,但我們很難想象在現時代的傳統農村裏,一邊在郎朗讀書,一邊是嗷嗷叫的豬;畜聲與讀書聲齊鳴,糞水與墨香共揚。可是今天,如果你來到雲南省瑞麗市和幫養、芒弄兩個景頗村寨團居在一起的芒崗、紅光移民村,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原來古人誠不我欺!桃源居,原來世間真有。

這個故事,我們從頭來説吧。

1964年,雲南省保山市政府經勘測以後,選址董達村,擬建一座水庫,解決當地的用水問題。這樣一來,董達村村民便面臨搬遷的問題,要離開世代居住的土地,誰也不樂意啊——這不等於永遠的離鄉背井嗎?自此他鄉成家鄉,家鄉成故鄉。可是沒有辦法,凡事皆舍小利全大局。董達村便選了18位年輕人往西南去——60年代的西南邊陲啊,我無法想象那是個什麼樣的面貌。

“當時我們來到這裏的時候,滿山遍坡的都是竹子,還有蛇啊,那種綠綠的,小小的,一窩一窩地出來到處爬,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蛇,大家都嚇壞了!”80歲高齡的郭煥珍老人眉頭緊蹙,眼神靈活,表達完整。她是當時過來考察搬遷地的兩位女性之一。“原來我們那裏土地很好,種什麼都好種,一落地就長很好。唉……當時我們一路走過來,去過好多村子,都待不住,後來走着走着才在這裏落腳的。”李自春老人説。

既然這麼恐怖,那為什麼不選其他地方呢?

“我們也到處看過了,景頗族他們拿着長刀和銅炮槍,我們害怕啊!當時也不瞭解,後來才知道他們其實很善良的。但是當時不知道嘛,看來看去,還是覺得這裏比較好一點,至少有山有樹嘛,生活上容易保障一些。”

既來之則安之,這後來分別定名為芒崗、紅光的村子,就挨着幫養、芒弄兩個景頗村寨落了腳。經過幾十年來兩代人的勤奮開墾,現在已經是一片山明水秀之地,偏僻但不落後,一股涓涓清流也自勐秀山蜿蜒而下,給村子帶來了靈氣。

一座藏身於移民村的桃源居

為了提升生活質量,村裏發展了西番蓮種植,打造荷塘村色,每年盛夏不單有鳳凰花,還有稻花魚捕魚大賽,配着雲南地區罕見的腰鼓。全民發動,打造旅遊經濟。

可是這還不夠——村裏對文化的重視源來已久。當年條件還很簡陋的時候,曾經在臨縣隴川當過馬鍋頭見多識廣的李富春帶頭開辦了“學校”。面積不過幾十平方的公房就是現成的“教室”,由村裏有文化的段安柱、張國樑和李義勇、李光才(後李光才被瑞麗教育局聘用為民辦教師)幾位擔任老師,村裏照樣給公分。

現在的芒崗小學位置,以前是塊荒地,芒崗人養牛和紅光人種甘蔗、杉松。80年代中期,由於國家取消民辦教師和重視教育,及因芒崗村屬於勐秀鄉,到南京裏讀太遠,讀書不方便,獨立辦學又達不到條件(生源太少),同時,紅光村的孩子到姐勒小學讀書也面臨同樣的局面,且芒崗、紅光在保山董達是鄰居村(東邊、西邊村),所以四個村子的帶頭人李富春、姚兆昌、嶽麻長、嶽早堵就商議如何聯合一起辦學,這樣就可以解決生源少和方便村民孩子就近讀書的問題。後來經過考量後選址這塊荒地建了學校,沿用芒崗小學名稱(山區學校有優惠政策,且芒崗、幫養、芒弄都屬於南京裏村委會,當時紅光村民辦小學已經解散,學生併入姐勒小學,大概是1981年),採取芒崗、紅光出地、出力燒磚、燒瓦建小學,幫養、芒弄出木料,教育局出老師的方式建起了當年這所芒崗小學。

孩子們終於有了像樣的教室可以上課了(當時為了建這所芒崗小學,村裏人仍然記得,李富春甚至打算把自己的棺材板賣掉籌資)。

2012年,芒崗小學和姐勒小學合併。

2017年,經長年廢棄後的芒崗小學,年久失修,已經殘破不堪,亂草橫生。那這十幾畝地也不能這樣一直白白放着,資源浪費啊。有人説養豬,芒崗老村長李義勇説:“這裏以前是育人的地方,也只能住人!”村幹們也都表示支持,因為他們都堅信文化能夠改變命運。

文化,將成為這四個移民村的氣質底色。

一座藏身於移民村的桃源居

麓川書院

一羣願意終生走在求知路上的人。

一條江,它的源頭在哪裏?

一座城,它沿用千年的名字為何突然被改變?

一個古老的村寨,為何被稱為古城?

一個有800年曆史的奘寺,有什麼樣的故事?

在這裏,麓川不是一條路的名稱,不是一個社區的名字,也不再是昔日那個榮光的政權。

今天,它是麓川書院。

十年前,在瑞麗一個偏僻的處所,舉辦了一場詩歌朗誦會,這場朗誦會源自於“瑞麗讀書會”的發起,從開始到結束,有人落淚,有人歡喜,三個小時後散場遲遲不肯離去的場面至今讓人記憶猶新。自此,一股文學的浪潮開始在瑞麗的民間湧起。讀書會的創始人是一位名叫喬麗的傣族作家。

隨着各種活動的舉辦,詩歌朗誦會、文化沙龍、講座等等,同行者也越來越多。讀書會在2015年正式定名為“麓川書院”,名字來源於瑞麗的曾用名“麓川”,這個名字後面是一段真實的歷史,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查一下百度,這裏不做贅述。

一座藏身於移民村的桃源居

十年時間,前後邀請了魯迅文學院原常務副院長成曾樾、作家石鐘山、國家級玉雕大師王朝陽、於豐也、德宏書畫界李春和、陳涵、茶界吳鄭、陳文強、王嘉陵等多位業內德藝雙馨的老師做專題講座。共舉辦上百次線下讀書交流活動,及數次外出採風,着重培養讀書氛圍以及文學創作。

麓川書院目前擁有100餘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書友,包括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位、中國散文學會會員1位、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2位、中國詩歌學會會員1位、中國微型小説學會會員1名、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5位(其中省作協理事1位)、雲南省報告文學學會會員3位、德宏州作家協會會員10位(其中有3位為州作協理事、州作協副主席)。

十年的時間,麓川書院一直恪守初心,不以盈利為目的,認為對文化的普及也可用“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理念——立足於平常人圈子,“少年強,則中國強”從成年人開始,到祖國的下一代,努力營造一個閲讀、學習的氛圍。

當書院遇上移民村

村子需要文化的延綿,而十年來都在“雲上”的書院需要一塊土地的棲息,不得不説,這是一種機緣。

村裏拍板:就是他們了!

瑞麗市移民局對此事給予了極大地關注和支持,在多次實地考察和研究後,撥專款對芒崗小學進行了修葺維護。

當地居民

完工後的芒崗小學青瓦白牆,清幽別緻,院子裏那棵百年老香樟樹愈發青翠蒼勁,牆外的鳳尾竹依依,柚木樹粗壯,棕櫚樹挺拔,還有碩果累累的龍眼樹……之後,這便是一座有書院的村莊,這裏的天空將飄滿書香味。

當移民村遇上麓川書院,完美地對“書香中國”進行了獨特的描繪;

當麓川書院遇上移民村,對實現自己的“中國夢”有了完美地詮釋。

這是一座有書院的移民村,這是中國邊疆人對文化的傳承和呵護,對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積極參與。

【新聞多一點】

麓川書院位於瑞麗市芒崗村內,芒崗小學原址。可在瑞麗區域內導航搜索“芒崗”,進入村子後有指路牌引領。書院可住宿,但請提前預約。村裏有民宿和好吃的原生態餐食,每年秋季還有稻花魚哦。

雲南網通訊員 喬麗 柒悦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