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茶馬古道,一部雄厚蒼涼的人類跋涉史詩
茶馬古道是我國曆史上內地與西南民族地區貿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主要有川藏、滇藏和青藏三條。
滇藏茶馬古道最近談得較多,而川藏茶馬古道幾乎被人們遺忘。事實上不管從歷史的悠久程度、茶葉的銷售量,還是路途的艱險程度,滇藏和青藏都不如川藏茶馬古道。
川藏和滇藏茶馬古道的區別是:川藏茶馬古道主要是人背茶、馬換茶,主要講背夫生活和馬腳子(馱腳娃)生活;滇藏茶馬古道主要是馬馱茶,主要講馬幫生活。
談到茶馬古道就離不開茶,如果不是因為茶也許它就不會叫茶馬古道。茶葉輸入藏區,歷史資料有多種説法,其中最廣泛的説法是文成公主進藏時帶茶葉入藏區。
據《西藏政教鑑附錄》記載,唐貞觀十五年(641年),"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土也"。
【歷史】雅安到康定: 一段全程靠人力背夫的險途
“川藏茶馬古道”的線路,一般學者認為主要分為三段:其源頭在四川雅安,先從雅安出發到打箭爐(今康定),再從康定到西藏拉薩,又從拉薩經江孜、日喀則、亞東,最後到不丹、錫金和尼泊爾。
川藏茶馬古道沿途高山峻嶺,大河交叉。據陳保亞等人統計,從雅安出發到拉薩,全長約四千七百華里,所過驛站五十有六,渡口五十一次,渡繩橋十五,渡鐵橋十,越山七十八處,越海拔九千尺以上之高山十一,越五千尺以上之高山二十有七,全程非三四個月的時間不能到達。
沿途,由於深谷高嶺,路況驚險,騾馬難以通行,只有人的雙腳可以攀援其間,自古便造就了這一帶最多的人力背茶。這些背夫,在當地被稱為“背夫”或“茶背子”,一般由十人左右組成一組,通過“攬頭”開具保單、繳納手續費後,就可以到茶號背茶。
背夫用的工具是簡單的背架和背墊,手上的“枴子”,既可作杖,又可支撐背架。他們用背架揹着沉甸甸的茶包,穿梭在古道間。日久天長,古道上的青石板也就佈滿了深深的錐印。
每年冬季,是雅安各茶號發茶最繁忙的日子,每天出發的背夫都在四五百人以上。通常男背夫可背150斤左右的茶葉,女背夫也能背120斤以上。
彎彎山道上,背夫們的山歌聲、口哨聲和“枴子”的杵地聲完美結合,奏出一曲曲優美動聽的千古絕唱。路上歇氣就到“哨凳”上,沒有的地方就把“背架”歇在“枴子”上。由於勞動強度極大,五步一噓,十步一拐,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和險峻的山道,不少背夫甚至遺屍荒野,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康藏高原,崇山密林,道路艱險,半年以上都是積雪期。背夫要把茶包從雅安運到集散市場的康定,即使起早貪黑,每天最多也只能走30多里路,最快也要走10多天。
如果走“大路”就要翻越大涼山系的大相嶺,走“小路”則要過高聳雲天的二郎山。清末民初,古道上還時常有土匪出沒,運送的茶包經常被劫,從而導致運費高漲,當把茶賣給藏民時,價格已高得出奇。
一般來説,到了康定後,就可以改用騾馬馱運了。於是,清朝乾隆時期,康定爐城鎮的四十八家鍋莊(相當於經紀公司),還出現了康藏高原最大的包裝業市場——人們將背夫從雅安用竹蓖扛來的茶葉,改用牛皮重新裝成方形茶包,以便接下來在古道上用馬匹、犛牛馱運。
昔日寬闊的古道,如今已是林蔭遮日的小徑,一派滄桑景象。川藏茶馬古道的背夫早已退出歷史舞台,只有漫漫山路中厚厚的石板上清晰可見的枴子窩還在默默訴説着川藏茶馬古道上那些艱辛的往事。
因茶而盛,因茶而衰的川藏茶馬古道已經成為歷史,這條古道上還有漢藏民族情誼的光芒,還有漢藏人民不畏艱險的古道精神。
正如日本茶專家棚橋篁峯所説,川藏茶馬古道不只是一個歷史古蹟,它是我們深入研究世界茶文化發展歷史、思考中國茶文化意義的重要依據。
(本圖文來源:瓏方商貿,康定微生活彙編,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成為「四川省茶藝術研究會」和?「茶旅世界」的一員
微博:@茶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