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人的故事 | 現實版《山海情》在她身上續演,比電視劇還精彩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休閒

  “在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之前,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我出生的地方是寧夏西海固一個叫黑眼灣的小山村,那裏四面環山,交通工具是一頭頭毛驢。20歲那年,我的老家黑眼灣迎來了移民搬遷政策。這是電視劇《山海情》裏閩寧協作模式的擴大版,在紅寺堡集中安置更多的貧困羣眾,徹底改善大家的生活面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的首場“代表通道”採訪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農民作家馬慧娟講述了自己因移民搬遷而改變人生的經歷,以及她的家鄉西海固今昔鉅變的精彩故事。

  在#中國人的故事#和#年輕人聊兩會都在聊什麼#微博話題中,馬慧娟連線告訴記者,過去,自己的家鄉有一句老話,“一碗飯半碗沙”,所以她吃飯時很少喝湯,因為湯底都是沙子。“戰天戰地戰風沙”,是馬慧娟與村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寫照。除此之外,家鄉的城市建設、道路出行都不盡如人意。

  “異地扶貧搬遷的政策改變了這一切,如今,在紅寺堡,我和我的鄉親們因為黨的好政策和黃河水的灌溉過上了好日子。”馬慧娟説。“在搬遷後的20多年間,鄉親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紅寺堡區可以成為一個典型,把脱貧經驗告訴全國、告訴世界,所以建議把這裏創建成全國移民搬遷致富提升示範區。”馬慧娟是移民搬遷政策的受益者、見證者,也是親歷者和記錄者。

  現在,在紅寺堡,大家常掛在嘴邊的是這麼一句話:“共產黨好,黃河水甜。因為黨的好政策,因為黃河水的灌溉,我們過上了好日子。”馬慧娟説,從1998年開發至今,紅寺堡從“天上無飛鳥、地上砂石跑”到“平地起高樓、沙漠變綠洲”,從借書比借錢還難,到農家書屋全覆蓋,鄉親們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面貌,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據《2021圖書消費半年報告》數據,在天貓平台,黨政類圖書長期佔據社科類圖書暢銷榜。天貓文教行業運營負責人認為,通過黨政類圖書熱銷的表象,可以看出公眾對國家改革發展的關切。

  這一現象,在紅寺堡也有體現。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以來,馬慧娟一直關注鄉村文化發展,提了很多相關建議。她介紹,當地基層文化協管員會定期組織大家提書單需求,網上下單,充實到農家書屋裏。同時,馬慧娟牽頭在當地成立讀書社,讓一些不識字的村民重新有了識字的機會。

  “我要感謝移民搬遷政策,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機會,我覺得不是我自己多麼優秀、多麼努力。我覺得我的故事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這樣的故事在許許多多的平凡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馬慧娟説。

記者:牟昊琨 楊月 楊靖童(實習)

剪輯:柳王星(實習) 郭燚凡(實習)

設計:高潔(實習)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建設性新聞工作坊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