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引人入勝,《題破山寺後禪院》

由 公冶爾藍 發佈於 休閒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悦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

破山寺位於江蘇常熟,又稱興福寺。由於這座寺廟建在破龍澗旁邊,所以人們更喜歡稱之為破山寺。千萬不要誤以為詩人描寫的是一間破舊的禪寺。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常建,歷史上關於此人的記載不多,只説他參加過科舉,因仕途坎坷選擇了四處遊歷的生活,追求閒雲野鶴般的自在灑脱。從這首詩中也能看出他的個性,他把一個幽深寂靜的禪院寫得如此清新脱俗,應該是個超然物外的雅人。

這首詩中有明確的時間、地點、遊覽行蹤。詩人常建早早出遊,清晨就到了古寺。詩人選擇清晨出遊,無外乎有兩點原因。其一,他是真的很閒;其二,他選擇一個人少的時間,就是想感受一下清淨。破山寺的歷史相當悠久,在唐代就已經有了200餘年的歷史。詩人走入寺中看到的是寧靜肅穆,感受到的是心神寧靜。初看覺得寺中景色平平無奇,細細品味之後,就會發現在平淡中還藏有不為人知的美景。

詩人常建穿過小徑,繞過禪房,眼前景色豁然開朗。原來寺中還有山林飛鳥,一潭碧水。“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是千古流傳的名句,這兩句詩中流露出淡然的禪意,讓人讀後有一種超凡出塵的淡定,也有一種不能言表的孤寂。歐陽修曾經評價過這兩句詩,他覺得自己寫不出來這樣的佳句。歐陽修這樣文壇大師苦思良久寫不出來的詩,唐代詩人早已寫出來了,恰好合乎他的心思。空寂的山林,複雜的感情,再看山光、飛鳥、水潭,默默體會靜謐之美,才能感受到自然真趣。

最後兩句,一句寫靜,一句寫動,動靜之間,把詩人常建拉回到現實之中。他之前陶醉於眼前美景,進入到冥想狀態。他與天地萬物融為一體,靜默回顧人生經歷。忽然傳來陣陣鐘磬之聲,打斷了他的思緒,將他拉回現實之中。詩寫到這裏戛然而止,彷彿詩中的聲響飄散到了詩外。讀這首詩的人也不禁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是否有過這麼愜意的瞬間。

這首詩好就好在可以有多種解讀,詩人描寫的是一個有代入感的空間,讓人在詩的意境中忘記了現實的煩擾,沉醉在詩中描寫的世界裏。常建採用層層深入的寫作手法,從眼中景寫到了心中情。在情景交融之中,打動每一位讀者的內心。讀完這首詩之後,有一種“醉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