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落葉之美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休閒

文 | 忠本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四季輪迴,歲月無情,又到深秋,滿地落葉飄零。

秋天是一個發人深思的季節,落葉更會讓你生出許多感悟和啓迪。颯颯秋風、綿綿秋雨,讓樹葉由盛到衰、由綠變黃,飄飄灑灑從樹上落下來,層層疊疊覆蓋了公園的綠地,營造了一個動人心魄的秋景。

古人云“一葉知秋”。撿起一片梧桐葉細細觀賞,你會體會到一種生命的律動。它原本是濃濃的綠色,長在高高的枝頭,在風中搖曳多姿,彰顯着朝氣蓬勃的生命力。可現在卻變得顏色枯黃,筋脈僵硬,葉片乾癟,毫無生機。它老了,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走進公園,踏着滿地金黃的落葉,你會慢慢感受到秋葉之美。銀杏樹下一片金黃,楓樹林中遍地火紅,梧桐落葉黃中兼綠,它們點綴了秋天的叢林,那叢林五彩繽紛,就像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使秋天更加絢爛、更加迷人。

身在其中是一種美的享受,會有一種別樣的感動。落葉的詩意之美。古人悲秋總是面對落葉生出憂傷的情思,把 “秋雨梧桐”作為人世間最易引起愁情悲感的意象來寫。

白居易《長恨歌》中有“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而晚唐詞人“温庭筠”又有“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更漏子》),更為梧葉增添豐厚的感情積澱。梧葉枯萎,脱離樹枝,落入塵埃,充滿悲涼。

詩人借梧葉之悲情表達人世的蒼桑,道出人間道不盡的悲歡離合,這 “梧葉秋聲”又極具概括性和藝術性,成為蓋世佳句、詩壇經典。

古人筆下的秋天大多是悲涼的,這與他們當時的處世心境有關。看到落葉就想到時光之須臾、人生之短暫、生活不如意,如林黛玉看到落花便想到自己將魂飛香隕憂傷。也有心情陽光、積極向上的詩作。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不要為樹葉紛紛飄落就心情不好,你看那長江之水仍然滾滾向前。還有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楓葉紅於花,這是多美的意境啊。

落葉有奉獻之美。它歷經苦難滄桑,風吹雨打,日曬霜凍,盡職盡責的完成了它的使命,然後悄悄地隨秋風離開樹枝,靜靜地迴歸大地,默默地歸於塵土。讓我們感悟到,這生命之葉從出生到落幕,可以是這樣安然,靜美。

樹葉的一生只有大半年,它沒有愧對這一生。它的一生都是為他人而活,春天以嫩綠勵人朝氣,夏天以濃蔭給人蔭涼,秋天或以顏色悦人心情,最後飄落大地給大地增添營養。它奉獻了一生,彰顯了綠色,裝點了世界,回報了大樹母親,展示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實現了它生命的價值。

落葉有感恩之美:“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樹葉也是一條生命,它有感情、有靈魂,有喜怒哀樂、悲苦歡愁。它集天地之精華,採日月之能量,凝聚了春的温情、夏的熱情,形成了秋的深情,由嫩綠變成深綠,從幼稚走到成熟。龔自珍有詩曰“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落葉感恩大樹,總是圍繞在大樹身旁,那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親情,一種對母親深深的眷戀。它犧牲自己化作一片泥土,滋潤着大樹的年華。

落葉感恩大地,大地哺育了它,它又迴歸大地,它用自己的身體的迴歸化作春泥,又給來年春色創造了一片綠的風景、一個萬木爭榮的世界。

落葉有從容瀟灑之美。成語“落葉歸根”,是説樹葉的歸宿。餘亞飛的詩《落葉歸根》:“拔地巨槐衝碧漢,相承一脈密分枝;樹身即使高千丈,落葉歸根也有期” 。

它們來時欣欣向榮,走時充滿希望。它不渲染自己曾經的輝煌,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完成了使命,欣然落下,化歸塵土,毫無怨言。它用行動告訴我們“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它瀟灑來去,可謂活得自豪而有價值。

落葉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啊!從樹落葉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啊!從樹葉身上我們看到它曾經的生機盎然的美麗,看到它那種頑強不屈的精神,看到它那真善美的境界。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同此道理。一片樹葉在春風中萌芽,在秋風裏凋落,生命的盛衰,是自然的安排,抗拒只是徒勞,憂傷更是無須。自然的生命總是這樣張揚着本能,而又充滿禪意。

所以,繁盛的季節盡情張揚,衰弱的季節便能從容面對。而每一次凋零,都開啓了一輪新的生命的欣欣向榮。有死亡,才會有新生,才有了這個世界萬物的生生不息。

這個世界如一棵參天大樹,那麼,這世界上的每一個生命,就是枝頭的一朵花,一片葉都在重複着生命的軌跡,生老病死、新陳代謝、傳承發展。

漫步人生路,風雨陽光間,歲月無情,光陰如梭,何妨於花開之時,盡情綻放,於葉落之際,從容泰然。泰戈爾説:“生如夏花之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禮讚落葉吧,它是大自然的饋贈,它是歲月的記憶,它是美的化身!與落葉吻別吧,又一個輪迴開始了!

壹點號山東創作中心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佈,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