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大口尊、圓口方尊現世 三星堆出土了哪些青銅尊?

由 圖門耘 發佈於 休閒

“辨六尊之名物,以待祭祀賓客。”《周禮·小宗伯》上説,尊非尋常之物,非祭祀及款待貴賓時不能使用。

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尊

三星堆出土的禮器中,以尊和罍最具特色,35年後重啓發掘,再驚天下,三星堆祭祀坑新發現的青銅器器型厚重,造型奇幻奔放,其中圓口方尊、頂尊銅人像、青銅龍型配飾等,均屬首次發現。那麼,自三星堆遺址一二號坑發掘起來,三星堆目前到底出土了多少件尊?它們有什麼特色?紅星新聞記者3月20日進行了探訪。

大口尊、圓口方尊現世

在20日的新聞通氣會上,專家重點介紹了一件大口尊和一件圓口方尊。

青銅大口尊是6個新發現的祭祀坑中最早發現的器物,是典型的商末南方風格青銅器,通高逾60釐米,肩部飾獸首、鳥首,整體雄渾大氣,蔚為壯觀,是國內發現的最大一件大口尊。

三星堆遺址新發現的方尊

圓口方尊,國內唯一科學發掘出土的一件,另一件是傳世品。專家介紹,這件銅尊不僅器型少見,紋飾也非常精美。這座方尊主體腹部紋飾名為饕餮紋,對稱鳥的裝飾是長江流域的特點,在中國北方地區很罕見,但是在長江中游、下游,包括三星堆遺址中,原來發掘的十幾件尊當中有8件是有這種立鳥的裝飾。

文物修復大師正在修復第8口尊

在三星堆文博中心,文物修復大師郭漢中近期正在修復一口大尊,這是他參與修復的三星堆第8口尊。

修復前,這件殘損的尊其實就是一堆碎片,“這個尊是從2020年9月起開始着手修復,目前已經基本成型。”郭漢中介紹,他正在修復的這口尊比較大,澆築比較厚,屬於三星堆早期的青銅器。這口尊的器型特徵和三星堆同時期出土的尊差不多,“紋飾上以獸面紋為主”。

郭漢中正在修復的青銅尊

在青銅尊修復中,清潔、拼接、整形,補配、隨色、做舊6道大工藝環環相扣。

郭漢中介紹,這口尊的一些部位有缺損,通過雕塑專家認證,對這口尊進行研究性復原。“我們對殘缺的口沿部分進行了研究性復原,其他部分都是有依據的”。

此前,在三星堆遺址一二號坑出土了很多口尊,今天以近乎完美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離不開楊曉鄔和郭漢中師徒二人的默默付出,“三星堆所有尊的修復我都參與了,每一次修復都像穿越時空向古人討教”。

隨着三星堆遺址發掘展開,將有不少尊、罍出土。“這些尊,有的形制是以前沒有見過的,有大有小、各種形狀,有圓尊,也有方尊,可以填補以前沒有的信息。”郭漢中説。

館藏龍虎尊尤為精美

“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2件圓尊,2號祭祀坑圓尊8件,圓尊殘片3件,方尊殘片1件。”三星堆遺址博物館文物保管部部長餘健介紹,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銅禮器有尊、罍、瓿、盤、器蓋等容器,尤以尊和罍最具特色。

三星堆銅尊分圓尊和方尊兩種形制,以圓尊數量最多,且最具代表性。

三星堆此前出土的龍虎尊

此前出土的這些尊,尤為精美的就是一件肩徑32釐米、殘高43.3釐米的龍虎尊,該件器物在一號祭祀坑出土,器肩上所鑄高浮雕的三龍呈蠕動遊弋狀。龍頭由器肩伸出,龍角為高柱狀造型,龍眼渾圓,身飾菱形重環紋。尊腹部為三組相同的花紋,主紋均為高浮雕的虎與人,虎頸下鑄一人,人頭上對虎口,人物曲臂上舉,兩腿分開下蹲。

三星堆博物館研究部部長吳維羲介紹:“有專家提出,這個龍虎尊是一個虎吃人的形象,但是實際上像是一個巫師,上面的老虎在保護這個人;也有可能是一名巫師頭戴的虎形飾。這與此前在殷墟出土的一件器物上有虎食人卣的造型相似。”

古蜀人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

尊是盛酒器,也是酒器的共名。

青銅禮器是用於祭祀、宴饗、朝聘等禮儀場合的器物,是禮制等級的體現和統治階級權威的象徵,系一國之重器。

三星堆此前出土的尊

吳維羲介紹,商周時代,中原地區出土的青銅禮器以鼎、尊、罍、壺等為大宗,其中以鼎的地位最高,系國家、政權的象徵。但蜀地幾乎從不出鼎,尊則較多。三星堆的青銅容器還有典型的商文化同期青銅器的特徵。從器型上看,高領大口,口徑比肩徑略大,折肩,圈足較高;從紋飾上看,雷紋襯地,獸面紋,形態都很相似。“這些尊,充分反映了商代古蜀人高度發達的青銅鑄造技術”。

據介紹,晚商南方的大口尊,包括湖南、湖北、四川、重慶等地發現的,都呈現出器形高大、大敞口、高圈足。商王朝的青銅製造技術,以盤龍城為據點,向長江流域傳播後發展起來的江西吳城遺址和牛城遺址、四川三星堆、金沙等遺址,成為長江流域早期青銅文明的共同代表。長江流域的文化生態從此改變,具有本土文化基因的長江流域居民,擁抱、接納中原青銅冶鑄技術的同時,將青銅這一物質載體與本土精神信仰、生活傳統和審美趣味相結合而推陳出新。

“三星堆時期的古蜀文明可能受到殷商文明的影響,並與之有過交集。古蜀人在製造尊的技術器型上是學習借鑑了中原文化的特點,只是在紋飾上有所改變,融入了地方的文化特色。”吳維羲介紹,在借鑑了中原青銅鑄造技術後,結合自身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文化,古蜀人創造了三星堆文明,形成了當地特有的青銅文化。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編輯 張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