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這處石窟,隱藏在梓潼的卧龍山中,有上千年的歷史,知道的人不多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休閒

綿陽梓潼的卧龍山上,藏着這樣一座石窟,卻有着上千年的歷史

國內各色各樣的石窟很多,單單選入小學課本上的幾個就很出名,如龍門石窟、洛陽石窟、麥積山石窟等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綿陽市梓潼縣卧龍鎮的大山深處,也有一座石窟。這座石窟當地人稱其為千佛巖,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大山深處的千佛巖

卧龍鎮是綿陽市梓潼縣的一個小城鎮,而在這個鎮裏有一處連綿幾十裏的小山,而這裏曾被稱為葛山,後來又改為卧龍山。

相傳,在三國時期,蜀國丞相武侯諸葛亮討伐蜀國,曾在這裏紮寨,諸葛寨的古蹟至今猶存。

去千佛巖的路很簡便,從卧龍鎮到梓潼縣一直通有班車,而卧龍山的千佛巖這處石窟就在兩地之間的必經之路上。外地遊客知道的不多,但是本地人卻經常來此造訪。

到達千佛巖所在,很遠就能看到松柏密林深處有一處紅色廟宇,很是壯觀雄偉。附近經常有居民來此燒香祈福,更不時有廟會舉辦,那時更是熱鬧非凡。

進入“千佛重光”的大殿內,可以看到殿內四處都有石刻佛像在其中,分為東、西、北三面鑿三龕。這裏一共有大小1003龕,造像1100多尊,故名“千佛巖”。

千佛巖的前世今生

在千佛巖院落內的碑刻上,依稀能辨認出這些造像開鑿的年代。最早的記載中,唐代這處石窟就存在了。碑文的內容顯示,至少在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和晚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在這裏開鑿石窟,修建造像,並且還刻碑紀念。後代多有補刻,但石窟中最早的造像距今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千佛殿內燈光昏暗,但依舊能看出當年造像的恢弘氣象。千佛巖的造像姿態各異,精美生動,線條優美,堪稱石窟藝術中的精品。而且開鑿的年份不同,不同的造像的風格也大不相同,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問及當地的居民,現在的佛殿是後來修建的,早先這裏只有造像,露天存放的,很是破敗。後來為了保護這些文物,才在保護造像的基礎上,建立了這所大殿。

不過,現在這些佛像已經成為文物,歷經千年的風雨剝蝕,到現在不少佛像開始剝落不全。因此,大部分的千佛巖造像均用鐵欄杆封了起來,遊客可以觀看,但不能觸碰。

隨着歲月的更迭,這裏的千佛巖造像不少已經風化,很多面目已經辨認不全,甚至也有一些造像出現過灼燒的痕跡。當地人説起這些印記,可能和張獻忠入川時焚燒有關,但已經無跡可考了!

如何遊覽千佛巖?

千佛巖如今只有三四處比較重要的建築,逛完只需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作為文昌故里的梓潼縣,自然在千佛殿內肯定也供奉着文昌君,在這裏可以花五元錢求一隻籤,看看自己的運勢如何。

在另外一個大殿內,還可以給親人求平安,花十元點一盞燈,為自己的親人祈福,保佑平安。也可以在附近的請香處請一炷香,也是十元的樣子。當然,這都是遊客自願的了。

遊覽千佛巖四季均可

卧龍山的千佛岩石窟四季遊玩均可,而且不收門票,但去千佛巖的山路較為陡峭,開車多有不便,上山最好是步行。

千佛巖雖然是一處景點,也是一處文物保護單位,肯定有看守的人,基本上是附近的居民。遊客可以選擇在白天的任意時間來觀看,但不要太晚。

當地人性情温和,也比較熱情好客,如果來這裏遊玩,在千佛巖最上方的大殿處,有一處廚房,餓了還能在這裏用餐。

當然,不可能是大魚大肉,只不過是和逛廟子的人一起,大概四個人一桌,四道素菜,不需要花錢。但如果你覺得不好意思,也可以象徵性地付幾塊錢就行了。

不過,既然是來千佛巖遊玩,最好是入鄉隨俗,尊重當地人的文化和風俗習慣,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最好不要做。

千佛巖日常很少有人造訪,只有逢會的時候才會熱鬧,那時候遠近的人都來這裏燒香祈福,那時候來這裏才有看頭。不過這種境況,外地人怕是很難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