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行者老張的旅行和歷史研究所。“淹城,在(常州)府東南二十里,其城三重,壕墊深寬,周廣十五 裏。”這段話出自清代的《讀史方輿紀要》,意思不難理解,説的是常州附近的一座城,“淹城”的位置和建築規模,重點是“城三重”,這便是淹城的獨特之處,有三重城垣,還有三條護城河,這樣的建築形制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淹城,我們現在叫春秋淹城,始建於27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是我國保存最完整,形制最獨特的春秋時期地面城池遺址,也就是説其它的春秋遺址基本都在被埋在地下了。今天能看到的春秋淹城遺址主要是三條完整的環形護城河,城牆和地上建築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春秋時期的建築都是夯土的,保留不到現在。
我國保存至今的古城很多,大部分都是一道城牆和一條護城河,像淹城這樣“城套城”的僅此一例。春秋淹城是上世紀初發現的,建國後五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陸續進行了多次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了部分宮殿和生活設施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有四條楠木獨木舟、二十多件青銅器和數量眾多的瓷器、陶器等,最有代表性的是從護城河內發掘出的“天下第一舟”,長11米,寬90釐米,深45釐米,是四條獨木舟中最大的,現收藏在北京博物院。
今天我們到春秋淹城參觀,會發現這座“三城三河”的古城遺址其實並沒有多大,個把小時就走完了。遺址東西長850米,南北寬750米,這個規模用我們今天的眼光看“太小了”,但是放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可以算作“城”了。考古專家認定淹城是春秋時期吳國的一座軍事城堡,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淹城的城牆最高達20米,牆基寬25-30米,由泥土夯築而成,雖然建築材料一般,但規模是比較大的。
那麼,春秋淹城的主人是誰呢?這個問題考古界目前也沒有定論, 因為沒有出土帶明確文字記載的文物。根據東漢《越絕書·吳地傳》、北宋《太平寰宇記》等史料記載推測,淹城的主人是春秋晚期吳王壽夢的四子季札,季札因為不滿後一代吳王闔閭的上位手段,而立誓“終身不入吳”。所以季札在自己的封地延陵挖河築城,取名淹城,意為“淹留至死”。春秋時的延陵屬於吳國地界,就是現在的常州市武進區。
季札是闔閭的叔叔,闔閭的父親吳王諸樊是季札的大哥,吳王闔閭我們可能不太熟悉,他的兒子夫差就無人不知了,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共同“導演”了歷史上著名的“吳越爭霸”,吳王先滅了越國,越王勾踐“卧薪嚐膽”十幾年,在范蠡和西施的幫助下又滅掉吳國,這段歷史故事影響深遠。後來越國又被楚國所滅,春秋結束,進入戰國,吳國和越國的地盤分別在今天的江蘇和浙江兩省境內。
關於淹城主人還有兩種説法:一説淹城是夏桀的離宮;第二種推斷是商末周初奄國的國都,奄國曾是山東曲阜以東的一個小國,據傳奄君曾反對周成王發動叛亂,奄國被滅,奄君逃到江南筑城,稱“奄”,古代“奄”和“淹”通用,流傳至今。不過這兩種觀點都沒有史料證實。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淹城的主人是季札,因此後人就以司馬遷的觀點為準。
歷史上曾有一位重量級人物到過春秋淹城,就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即“岳飛屯兵淹城”的一段歷史。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時年28歲的岳飛率領兩千兵馬在常州城下交戰,屯兵淹城,在這裏訓練士兵備戰。文武雙全的岳飛還曾在淹城留下詩文墨寶,後人勒石存於淹城。根據清代《常州府志》記載,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碑石還在,後來就蹤跡難尋了。
兩千多年的春秋淹城雖然沒有留下什麼重要建築,但是形制獨特的遺址仍然是珍貴的文化遺產。為了保護遺址,建立了春秋淹城景區,成為常州市的5A級旅遊區,全方位演繹春秋時期燦爛的歷史文化,打造中國春秋文化品牌,形成融旅遊、休閒、娛樂、科普、購物、餐飲於一體的旅遊景區。整個景區分為:春秋淹城遺址、淹城春秋樂園、淹城野生動物世界、淹城傳統商業街坊和淹城寶林禪寺等等。淹城遺址門票20元,春秋樂園主要是親子游玩區,門票190元每人。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行者老張【作者簡介】:行者老張,摩旅愛好者,當代徐霞客,用腳步丈量地球,隨時分享旅途見聞。歡迎關注、點贊、評論,不吝賜教!
三道城牆三條護城河的古城遺址,全國唯一,距今2700多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3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