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一崖洞,一石一峯一溪雲。
暮春時節的江南,萬物生長,千山疊翠,微微的雨,讓我的江南之行充滿了詩情畫意。
來到浙東南,站在山峯之上,憑欄遠眺,雲霧流淌在羣山之間,近處的松樹也愈發顯得青翠了。在詩意的旅行中,去發現浙東南的美。
【關於行程安排】:
DAY1,從温州出發,和閨蜜自駕到台州,入住台州神仙居附近的民宿。
DAY2,上午雨中游覽神仙居,下午2點左右,開車前往江南長城,晚上入住江南長城附近的民宿
DAY3,上午台州江南長城,下午開車前往舟山,歷時4個小時,抵達舟山的岱山島,入住當地的民宿
DAY4,上午遊覽鹿欄晴沙景區,下午去東沙古漁鎮,晚上開車回義烏。
【 2 關於行前準備】
1 ,這次是我們兩個女生自駕出遊,出發準備做的還是很充分的,攜帶防曬霜、太陽鏡、。最好選擇50倍防曬, 如果出門暈車的小夥伴,記得帶好暈車藥,還有防止蚊蟲叮咬的清涼油之類,創可貼感冒藥也是必備的。
2, 因為我很喜歡住民宿,這次的自駕旅行,都是提前在網站上預定了民宿,要來浙東南旅行的小夥伴可以提前做好工作。
3 ,旅行路上,記得一定要穿顏色靚麗點的衣服,拍照會比較好凹造型,沒有帶也關係,自駕行程,時間安排的會比較輕鬆,如果想在當地逛一下也可以。
4 ,必帶的拍照裝備,相機手機三腳架,都會給你的遊記增色的,我這裏帶的是大疆無人機、索尼A7R2和一部蘋果XR的手機。還有充電寶也是必備的哦。
台州篇 之神仙居
一山一水一崖洞,一石一峯一溪雲,暮春時節的江南,萬物生長,千山疊翠,微微的雨,讓我的江南之行充滿了詩情畫意,來到浙江台州的神仙居,站在山峯之上,憑欄遠眺,雲霧流淌在羣山之間,近處的松樹也愈發顯得青翠了。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這是當年詩仙李白遊覽神仙居的時候,看到神仙居的風景,有感而發,寫下的千古名句,神仙居 古名天姥山,春天的時候來到這裏遊玩,一場雨後,看到的風景會更美,微風拂面,對雲長嘯,神仙居的美,就是我夢中曾經出現過的仙境。
説到台州的神仙居,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説過,可是説到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這首古詩,大部分都可以脱口而出背出幾句,古詩中的天姥山,就是如今的神仙居,位於浙江東南部,景區東連臨海、黃岩,南接永嘉,西鄰縉雲。
春天萬物復甦,南方的風景一派欣欣然的氣息,這時候來拜訪這座浙東南名山,正是最美的時節。
神仙居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古代名山,又因為特殊的地貌,被越來越多的旅遊愛好者關注,整個神仙居地質構造獨特,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紋岩地貌集羣, 景區可以南北兩側,我們上山的話,可以有兩條路線選擇,都可以乘坐索道上山。
神仙居是江南峽谷風光,我來的那一天正好下起了小雨,雖然爬山的過程中會覺得拍照有點難度,可是正因為下雨,山谷之間的雲霧流淌,如夢如幻,反而給了我意外的驚喜。
這次來到神仙居,我是從北海索道上山的,如果時間充裕,喜歡爬山的話,也可以自己爬上來,整個過程大約需要三個小時。
從索道上來之後,神仙居的美景就在雲蒸霞蔚的高空棧道上觀賞,整個景區有六條道路,分別是菩提道、般若道、因緣道、觀音道、飛鷹道與無為道。
沿着蜿蜒曲折的觀景步道一路前行,整個神仙居的風景真的是一步一景,在最佳觀景點都有突出的觀景平台,可以更好的欣賞到千鋒林立的壯觀畫面,神仙居的特點就是巖奇、瀑雄、谷幽、洞密、水清、霧美,大自然的氣象恢弘在這裏發揮的淋漓精緻。
喜歡攝影的朋友,來到神仙居遊覽,可以帶上長焦鏡頭,我們站在觀景台上俯瞰,長焦鏡頭往往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發現。
走上索道之後,站在觀景台遠眺,會發現,我們上來的索道就穿行在雲霧之中,神仙居的海拔其實並不算很高,主峯米篩浪,海拔1382.4米,可是看起來卻十分的陡峭險峻,也跟這裏的地理環境,氣候特徵有關係,雲霧繚繞的羣峯,看起來險峻又夢幻。
身處大自然中,面對着巍巍青山,我們往往會產生一種渺小感,神仙居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壯闊,經歷了漫長時光的沉澱。
神仙居是一座天然博物館,因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火山流紋岩地貌典型,這裏的一山一石都記錄了億萬年前的一座復活型破火山演化的歷史。
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有一句: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用詩人的誇張手法,描述了自己在遊歷神仙居的時候,遇到的壯觀風景。
李白穿着木屐,走在直上雲霄的山間小道上,當他爬到半山腰就看到從雲海上升起的太陽,這樣的感覺,我覺得如果喜歡旅行喜歡攝影的人,都會遇到過,大自然帶來的感動,往往不經意帶給我們心靈深處的感動。
江南的暮春,時晴時雨的天氣,都讓我的這次神仙居之旅充滿了驚喜,山間步道的景色,隨着自然風光的轉換,呈現出來的景觀也不盡相同。
神仙居的歷史文化底藴深厚,在古代的時候,神仙居地處古越腹地,和越王勾踐有着難解之緣,如今的景區內,還有“勾踐試劍石”和仙居境內眾多勾踐傳説遺蹟互相印證,對於考證越國曆史頗有補益,喜歡歷史的朋友來到神仙居旅遊可以留意一下。
神仙居讓人覺得神秘的地方,還因為這裏有一個千古之謎,雲霧繚繞的千仞絕壁之上,大約800米的高度,有一個寬約 40米,長約50 米的長方形崖面,這個崖面上佈滿了人工鐫刻的日紋、月紋、蟲紋、魚紋等奇異圖案符號,無意間被人們發現之後,成了一個至今尚未解開的謎團,山崖上的這些符號頭粗尾細,形似蝌蚪,別人們稱為蝌蚪文。
早在很遙遠的晉代時期,人們無意間發現了山崖上的蝌蚪文,並開始嘗試破解此文,但迄今無人能識,這個古人留下的謎團,讓我想到了廣西崇左的花山岩畫,春秋時期,古人在廣西崇左高高的懸崖峭壁上,留下一幅幅神秘古老的蛙人圖騰,紅色的人物、簡單勾勒的銅鼓,無語的傳達着埋藏在歲月長河中的故事。
神仙居崖壁上的蝌蚪文就類似廣西的花山岩畫,雖然表現形式不同,隔着遙遠的時光,古人當年是出於怎樣的目的,採用了什麼方式爬上了高高的懸崖,刻下至今無法猜透的石刻,實在讓人費解。
憑欄遠眺,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微風拂面,雲海翻湧,很多美景,我們只有在真正走進來的時候,才會明白是什麼樣的感覺。
古往今來,神仙居的美景,吸引了無數的文人騷客,從春秋戰國、漢晉、唐宋、一直到明清,歷朝歷代都留有人文的餘音,最有名的自然是李白當年寫下的夢遊天姥吟留別,用誇張的手法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山水仙境。
詩句中的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也許李白來神仙居的時候,就是一個微雨的早晨,雲霧繚繞在羣山之間,又看到了唯美的雲海日出,所以詩人有感而發,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詩篇。
神仙居的風景,每一個觀景台都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修築在陡峭的崖壁上那些步道,走動的人羣,遠處觀望,驚險極了。 神仙居作為仙居山水文化集大成者,最早的人文曙光可以追溯夏禹時代,神秘的原始氣息,自然風光的壯闊,是人們喜歡來這裏的主要原因。
神仙居標誌性景點觀音峯,在雲霧之間清晰可見,整個觀音峯高919 米,形態酷似雙手合十的南海觀音,我們可以看到觀音正在口誦佛咒,在茫茫苦海中,凌波引航,普度眾生,很多遊客來到神仙居,就是為了一睹真容,虔誠膜拜。如果看一次日出,觀音峯會更加好看。
神仙居的美景四季都可以欣賞, 春日綠意盎然,夏日雲霧瀰漫,秋日層林浸染,冬日遼闊蒼茫,四季美景各有特色,如果想拍攝到雲霧繚繞的畫面,幾率最大的可能性是七八月的時候,我這次雖然是四月來的,因為剛剛下了一場雨,所以很幸運,看到了大詩人李白詩篇中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的唯美畫面。
時晴時雨的天氣,煙雨迷濛的風景,葱蘢的綠樹在迷霧中有着朦朧的美,對面的青山雖然看的不是很分明,卻更添了幾分詩意,這樣的春天,穿行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心情也格外輕鬆。
神仙經如夢如幻的美景,也吸引了很多電影電視劇前來拍攝, 當年很火的《天龍八部》劇組,在仙居神仙居等景區進行為期一個多月30多場戲的拍攝。
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電影,例如《神話》、《新笑傲江湖》、《軒轅劍》、《追魚傳奇》、《蘭陵王》等都曾經在神仙居這裏取景,熟悉這些電影的小夥伴,可以來找一下自己熟悉的畫面。
最近這幾年,我的旅行,會給自己尋找一個主題,譬如跟着電影去旅行,跟着故事去旅行,有了這樣的主題,我們旅行的過程中,看到電影或者故事中出現的場景,會有不一樣的感覺,這次神仙居旅行,我從早上八點,在一場雨中開始我的旅行,走過原生態的山間小路,坐索道上車後,欣賞雨中的山巒疊翠,雲霧流淌。
神仙居的觀景台很多,我們是從北海上山,環遊神仙居一圈後,從南海下山,整個遊覽過程用時3個小時。 神仙居風景區分成八大景,即西罨慈帆、畫屏煙雲、佛海梵音、千崖滴翠、犁衝夕照、風搖春浪、天書蝌蚪、淡竹聽泉八景,這八大景各具特色,不類他處,是名副其實的桃源仙境
神仙居的南天橋,把相距一百多米的山崖連接起來,天塹變通途的感覺,看起來十分神奇,走在上面,膽小的人估計是有點害怕的,腳下是萬丈深淵,兩邊是巍巍青山,南天橋是神仙也不曾走過的呢。
神仙居旅行有兩個索道,如果你從南門索道上,一路走過來,再從北門索道下山,走的路基本都是一路下坡。相反,如果是北門上來的,要從南門下去,那麼其實你的路線是一路向上爬的,想來神仙居遊玩的小夥伴可以參考一下。
看着小朋友飛奔在南天橋上,可以感受到她的快樂。
我們在神仙居遊覽的時候,可以看到沿途有很多精彩的海報展示,圖片上的畫面,來自於2014年,“首屆中國·神仙居全球扁帶大師賽”落地中國神仙居,來自國外和中國的扁帶選手們第一次將扁帶架在了神仙居觀音峯旁的山峯之間。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跟着李白的詩漫步神仙居,感受大自然的雲蒸霞蔚,我行走在綠裏,行走在雲裏,行走在神仙居的神話裏。
台州篇之江南長城
翻開中國厚重的歷史篇章,其中漫長的兩千年時光中,經歷了若干個朝代的更迭,有一項工程一直貫穿在中國的發展史中,成了 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這個工程就是中國的萬里長城。
中國長城蜿蜒起伏上萬裏,在古代冷兵器時代,起到了重要的防禦作用,也為古代人在征戰中抵禦外敵,起到了關鍵性的防禦作用。我們所熟知的長城大部分都在北方,豈不知,在我國的浙江,有一段婉約的長城,被稱為是八達嶺長城的藍本,這就是位於浙江台州的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
台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城市, 也是全國唯一擁有3家城商行的地級市,江南長城就位於這裏。
歷史上的台州府城牆,又被稱為江南八達嶺,位於浙江台州的臨海,最開始修築的時候,總長度有6000餘米,經歷了漫長歲月的變遷,戰亂和洪水,如今我們看到的江南長城剩下了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巖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江南長城始建於晉代,距今已經有1600年的歷史,這段長城,可以稱為中國長城中最婉約的長城,蜿蜒起伏在綠意葳蕤的葱蘢之間,從攬勝門一直蜿蜒向遠方,在古代的時候,起到了重要的防禦作用和防洪作用。
中國萬里長城最初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修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長城大部分都來自明朝,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
江南長城之所以被稱為八達嶺長城的藍本,和明朝的戚繼光將軍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戚繼光將軍不僅是抗倭名將,也是一位傑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他改造、發明了各種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戰船、戰車,使明軍水路裝備優於敵人,關於萬里長城,戚繼光將軍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富有創造性的在長城上修建空心敵台,進可攻退可守,是極具特色的軍事工程。
要想登上江南長城,就要先登上198級的台階,這裏被人們形象的稱為好漢坡,是在1998年的時候才修建的,一是為了遊客們可以更方便的登上長城,二是好漢坡看起來十分陡峭,登上之後才可以進入攬勝門,也突出了長城的偉岸雄壯。
登上好漢坡之後,站在攬勝門前遠眺臨海,只見青山綠水包圍着的居民建築看起來格外養眼,台州臨海人的生活幸福指數一定很高。
暮春時節的台州,天氣格外晴朗,在碧藍的天空下,古老的城樓,努力生長的綠色植物相得益彰,有着歷經風雨後的歲月感,在時光的沉澱中,愈發顯得滄桑。
我們遊覽江南長城的時候,記得登上攬勝門的二樓,先看一下關於這裏的文字資料,先做一個簡單的瞭解,對於接下里遇到的古代建築,才會有更深刻的感悟,如果不看文字資料,那麼這些古建築,我們也許只是走馬觀花看一看,不會明白其中的真實意義。
穿過攬勝門,可以看到高大的戚繼光將軍的塑像,時光追溯到嘉靖三十六年的時候,戚繼光任寧紹台參將時期,在台州抗倭,戚繼光將軍一共在臨海呆了八年,抗擊倭寇九戰九捷。
在抗擊倭寇的時候,戚繼光將軍還與知府譚綸整修臨海古城牆,在修築長城的時候,從台州當地人的建築發現了靈感,然後創造性地加蓋了二層中空敵台、遺存到今天,對於台州的軍事防禦和防洪,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江南長城為什麼被稱為是八達嶺長城的藍本,和戚繼光將軍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當年的時候,戚繼光將軍是先修築了台州的江南長城後,比較有經驗,才又去北方,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南北長城在規格、形制、構造上, 同點頗多,所以現在説江南長城是為北國長城之“師範”和“藍本”,原因就來自這裏。
長城之上的古炮台依稀還記錄着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人們別出心裁的在炮台兩旁放置了身穿鎧甲的將軍形象,遊客可以站在後面拍照,是一件很有創意的事情。
春和景明,陽光灑在江南長城上,留下好看的光影,小小少年迎着春天的微風,向我飛奔而來,歡快的笑臉上,洋溢着春天的欣欣然,他也許不知道,腳下這一片土地已經有1600年的古老歷史,如今的長城,被我賦予了不一樣的意義。
很多人來到江南長城遊覽的時候,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呢?
剛才我們有説到,江南長城的修築靈感,來源於當地的民居,明嘉靖年間,戚繼光在城牆上修建了13座雙層空心敵台抵禦倭寇。這些神似“八達嶺”的城牆和敵樓,都來源於一種普通的漁民建築。
台州地區漁民的房子一般是石塊壘砌,方正、堅固、硬氣、窗口窄小,這種碉堡式的建築吸引了戚繼光的眼球,並被他應用於軍事建築中,後來的八達嶺長城,也是沿用了這樣的建築風格
走進敵樓的內部,我們會發現,內部的空間十分寬敞,將士們當年在這裏抗擊外敵,可以在裏面休息。
我們國內修築的長城大部分都是明朝時期的,可是江南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時期,之所以可以保存完整,也跟江南長城的特殊性有關係,那就是江南長城的抗洪功能。
歷史流轉到元朝建政初期,因為當時的統治需要,損毀了許多城牆,台州府城牆卻依然保存完好,就是因為完善的防洪體系而倖存。
敵樓內有很多關於江南長城的介紹和老照片,對於歷史感興趣的話,不妨仔細看一下。
因地形,用險制塞,是修築長城的一條重要經驗,所以中國的萬里長城在冷兵器時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戚繼光將軍在台州抗倭的幾年,也是他一生最輝煌的時期,知道剷平了東南沿海的倭寇之後,他才到了北方守邊疆。
空中俯瞰江南長城,因為地勢平緩,周邊綠意盎然,和北方那種氣勢恢宏的長城比起來,顯得十分婉約。
安靜的站在城牆上,昔日的金戈鐵馬已化作了歷史塵煙,在史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輕輕地撫摸這古老的城磚,那古老滄桑的千年歷史在我的手掌下,濃縮成了一個悠長輾轉的故事,願意聽的人,一定會悉心側耳。
江南長城的防洪作用,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上, 馬面是指城牆突出部分的城台,供守城士兵三面禦敵,當年修築的時候,把馬面設計為弧面或者斜面,有的甚至為半方半弧形,以減弱江水的衝擊,強化防洪能力。這也是在元朝的時候,為什麼江南長城可以保存完好的原因。
江南長城的攀爬相對來説比較容易,城牆兩邊就是綠樹茵茵,漫步在蜿蜒曲折的城牆上,有一種心曠神怡的快感。
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台州府城牆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既強化了防禦效能,又和南方的地理氣候與社會文化高度協調,具有南方城牆的形制特點。又因為濱江近海,其防洪抗倭功能特點突出。
時光荏苒,古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已經失去了,卻給後人留下了韻味悠長的長城文化,長城攝影師,長城守護人,都在為了保護長城做出各自的努力。
江南古長城上,在蜿蜒曲折中尋覓一段過往的歷史煙雲。那久遠的輝煌定格在史書上,留給現代人的是安居樂業的美滿。
舟山篇之鹿欄晴沙景區
早上從民宿出來,開車到鹿欄晴沙景區,只需要五分鐘的時間,鹿欄晴沙位於岱山島東北部的後沙洋,''蓬萊十景''之首,因處鹿欄山下得名。沙灘南北長3600米,東西寬約500米,這裏沙質細膩而堅硬,灘坡平緩呈鐵灰色,故素有''萬步鐵板沙''之稱。
鹿欄晴沙景區由鹿欄晴沙沙灘、徐福亭、泥螺山、晴沙海洋樂園及規劃中的旅遊小區組成,我和閨蜜來的時候,下着小雨,在海邊沿着海岸線走一走,聽海浪拍打沙灘發出好聽的聲音,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鹿欄晴沙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 據有關史料記載:隋朝末年,隋煬帝欲開拓疆域,擴張領土,驃騎將軍陳稜率兵萬餘人徵流求,途經岱山,在鹿欄晴沙一帶安營紮寨,殺馬祭天7晝夜。不久攻克了流求,隋煬帝賜封陳稜為''右光祿大夫''。事後,當地羣眾為了紀念他,就在該景區附近修建了陳將軍廟。
聽聞遠方有你,動身跋涉千里,浙江舟山鹿欄晴沙,海風輕拂、海浪拍打,享受暮春時節海邊度假的美好。
舟山篇之東沙古漁鎮
浙江省的東北部有一個縣城,由404個大小島嶼組成,中國唯一的海島古漁鎮就位於這裏,這個古漁鎮的名字叫做東沙古漁鎮。
自駕浙江舟山,總會遇到不一樣的驚喜,岱山島上的東沙古漁鎮,宛如隱藏在海島上的世外桃源,在漫長的歲月中,散發着温潤的光芒。東沙古鎮歷史久遠,建制於唐,興盛於清。昔日是一個十分繁華的商埠,東沙漁港形成於清康熙年間,之後每逢漁汛,各地漁船聚集東沙,船以千計,人達數萬。以漁興市,以市興鎮,在那個年代是一個很繁華的古鎮。
這次浙江旅行,我和閨蜜自駕走了温州和台州之後,來到了舟山的東沙古漁鎮,穿越古樸大方的大門來到古鎮,歲月靜好,是我來到東沙古漁鎮第一個想到的詞語,古老的房屋,悠長的小巷,安靜生活的漁民,眼前的畫面都讓人心生歡喜。
東沙古漁鎮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古鎮內有很多值得細細欣賞的老建築,中國海洋漁業博物館、中國書雕城、聚泰祥布莊、香乾老作坊、陶吧藝術館、漁都古鎮“老字號”每一個古建築,都沉澱着曾經繁華的如煙往事。
沿着悠長的青石小巷信步前行,尋找屬於東沙古漁鎮的故事,時光流轉到2200年前,秦始皇當時為了尋找長生不老的秘方,派手下人走過了天涯海角。
當年秦始皇手下的徐福,為了給皇帝尋找到長生不老的神藥,率3000童男童女來到了浙江的舟山,看到岱山島嶼縹緲朦朧,猶如仙境,他們就開始登臨尋仙,登臨之處為東沙山咀頭,如今的在東沙古鎮還有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海天一覽亭,裏面有碑文記載了這一段兩千多年前的故事。
古漁鎮是靜謐的,現在還保存着古建築上百間,漫步小鎮,古街、古弄、古路,處處都透露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古漁鎮雖然不大但是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漁鹽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在這裏交融,呈現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漁鎮風情。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得天獨厚的海洋孕育了東沙古漁鎮的海洋文化,就連街頭的塑像也和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古街行走,可以看到炒生蠔的畫面,這就是漁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據《 中國漁業史 》記載:東沙漁港形成於清康熙年間,之後每逢漁汛,各地漁船聚集東沙,船以千計,人達數萬,當年的繁華熱鬧可以想象一下,後來這裏以漁興市,以市興鎮,成為中國東部沿海著名的漁業商埠。
作為中國唯一的海島古漁鎮,東沙古漁鎮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古老的建築和春日盛放的花朵相得益彰,讓春天的古漁鎮有種欣欣然的美好。
古漁鎮有很多小眾的景點值得我們慢慢逛一逛, 這裏房屋錯落有致,基本上是南高北低,富有的層次感。
這些年我走過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最喜歡行走的就是富有地方特色的古村古鎮,因為地域的不同,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古鎮,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地方的特色,加上豐厚的民俗文化和歷史故事,一座古鎮對於我來説,是鮮活生動的。東沙古漁鎮從外觀來看是樸素的,可是當我們行走其間,會發現這座古鎮低調內斂,卻底藴深厚。
生活中打動我們的往往是那些細枝末節的畫面,東沙古漁鎮的房屋大多不算高,我覺得應該是和這裏的海洋氣候有關係,一隻貓慵懶的在屋頂打盹,我們的經過的時候,只是懶洋洋的看了一眼。
作為當年曾經繁華的商埠,東沙古漁鎮內建築種類多樣,集各地之大成而獨具特色,我想當年最鼎盛時期,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在此經營生意,才給這座偏遠的古漁鎮建築風格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古漁鎮的建築十分多樣,既有四合 式的民居建築,宏偉氣派的宗祠建築,古樸典雅的廟宇建築,又有功能各異的商號建築,還有近代歐式建築四是建築用料特別講究,據資料記載,有不少殷實人家,庭院立柱大多是專程從福建北部山區運來的樟樹、柏樹、杉樹等,廳院用平直石板鋪設,屋牆石料也多用大理石、花崗石等上等。
想要了解古漁鎮的民俗風華,不妨走進百年東沙角看看,東沙角的得名是因為這裏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形成一個倒三角,所以得名東沙角。這裏再現了東沙、岱山乃至舟山羣島的居民在近二三百年來生產、生活的場景,反映了當地濃郁的民俗風情和地域文化。
東沙角其實並不大,裏面的藏品卻很豐富,展示藏品近兩百套,共計五百多件, 展館可分為錢幣展示區、瓷器銅器展示區、生產生活用具展示區、民俗生活場景再現展示區等幾大區域,對於漁民生活感興趣的可以好好逛一下。
東沙古漁鎮宛若有一個海上桃花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每一條古巷不經意的抬頭,就是一個有故事的老建築,如果我們不走進來,絕不會想到原來海上小島居然有這麼豐厚的人文歷史。
作為一個北方人,海棠糕是我第一次見到,海棠糕是江南傳統糕類小吃之一,是一道歷史悠久的花色點心,入口香甜可口,熱食尤佳。
對於很多舟山人來説,海棠糕承載着他們小時候的記憶,海棠糕歷史悠久,創制於清代,從最初五毛錢一個到如今的5塊錢兩個,是一道好吃不貴的舌尖上美味。
藏在海島上的美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我來的這家小店,老闆娘熱情周到,幹活麻利,她做的海棠糕曾經被央視專門採訪過,浙江和舟山的電視台也相繼報道過,如果有機會來到東沙古漁鎮,大家可以尋覓一下。
現做的海棠糕帶着熱乎乎的氣息,糖稀拉出來的絲猶如女生的長髮,看着就覺得十分好吃。
東沙古漁鎮還有一個特色的飲料叫做野生海石花,也是我第一次見到, 海石花主要分佈在我國南方沿海各地,是一種藥材,可以治療咳嗽不止、小兒天哮、血淋、石淋、 消渴 等症。同時它還是珊瑚盆景的別稱,用來做飲料的海石花是野生的,有清熱解暑,美容養顏的功效。
東沙豆腐乾,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作為一個及食性的小吃,被當地人稱為素海鮮,外觀色澤光亮,熱氣騰騰,香氣濃郁,買上一份邊吃邊逛,不亦樂乎。
中國海洋漁業博物館,大家來到東沙古漁鎮一定要進來看看, 位於東沙鎮解放路上,是一個四合院民居古宅,這裏的展品特別豐富,多達1600餘件的展品,很多來自當地收藏家、青島軍人和日本企業主的捐贈。
海洋漁業博物館通過圖文、實物的形式給我們展示了漁業生活的多樣性,這裏的展品有清道光年間至今的各種船具、船模、網具、生活用具、漁民服飾、助漁導航設備、漁民畫等實物500餘件,稀少的浸製魚類標本7件,較大型剝製標本海龜、海豚、海豹、海狗、真鯊等30件,還有海藻50件,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剝製標本一尾,品種十分豐富。
古鎮內的老菜市場讓我們回到舊時光那繁華的場景中,清代文人王希程有詩曰:''海濱生長足生涯,出水鮮鱗處處皆。才見喧闐朝市散,晚潮爭集又橫街'',可見橫街攤位上海鮮產品之多,魚貨買賣之活躍,如今昔日的繁華熱鬧雖然已經看不到了,這裏的漁島生活依然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旅遊愛好者。
悠久的歷史、繁榮的商貿,沉澱出獨具風情的東沙古漁鎮,鱗次櫛比的百年古建築,富有童心童趣的雕塑,我的東沙古漁鎮旅行是緩慢悠閒,充滿樂趣。
閨蜜之旅,探秘浙東南的四天旅行,我們安排的行程都很輕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享受一次難得的清新之旅,是人生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