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生態飯 更營養

由 公羊淑軍 發佈於 休閒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景觀。

劉媛媛 何 戈攝(人民視覺)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景觀。

劉媛媛 何 戈攝(人民視覺)

閻紅勇為遊客講解。

姜 博攝(人民視覺)

做礦工時的閻紅勇在工作。

資料圖片

遊客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遊玩。

李 磊攝(人民視覺)

逐夢人:

閻紅勇,曾經是大冶鐵礦工人,現在是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工作人員,在城市轉型過程中,放下了採礦設備,拿起了導遊話筒,實現了從吃“資源飯”到“生態飯”的轉變。

“過去開礦放炮的時候,附近的居民一星期至少要經歷一次五級地震。”半白的頭髮,一副金屬框眼鏡,白皙的條紋短袖,湖北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管理處主任閻紅勇在為遊客講解公園的歷史。

閻紅勇的老家在黃岡麻城一個偏遠的山村。1958年,閻紅勇的父親挑着扁擔來到大冶鐵礦當工人。1994年,閻紅勇大學畢業,接了父親的班。

“我下井做過礦工,上井做過車間主任,這裏所有的採礦設備我都維修過。”閻紅勇説,那段時間,雖然收入還不錯,可是大家的生活質量並不高。“以前大家根本不敢穿白襯衣,否則沒有半天工夫,領子和袖口就全黑了。那時候有個樸實的願望,就是能穿白襯衫上班。”

曾經,受資源枯竭影響,黃石市下崗人數達10.8萬人,其中礦工達8.6萬人,也就是説每10名下崗職工中就有8人是礦工,全市隱性失業率高達20%至25%。

為擺脱對礦產資源的深度依賴,黃石於2005年建成黃石國家礦山公園,並修復了東西長2.4公里、南北跨度1公里、最大垂直高度達444米的採礦天坑。

2007年,閻紅勇成為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的工作人員。“還是吃‘生態飯’更有營養。”閻紅勇很高興,他每天都可以穿着白襯衫上下班了。很多曾經在這裏工作的退休礦工心態也發生轉變。“現在大家常來公園走走,願意留在這裏養老。”閻紅勇説。

目前,黃石國家礦山公園遊客量從最初的一年兩萬人次增長到20萬人次。“公園恢復開放後,很多遊客來參觀。”剛説完,閻紅勇又戴上話筒,開始為下一波遊客講解。

在以招商增加就業、以創業推動就業、以培訓促進就業、政府援助扶持“零就業”家庭和困難羣體就業的方針下,2019年,黃石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1956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61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8%。

《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5日 07 版)延伸閲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