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秋日勝春朝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的這首《秋詞》頗為絕妙,古人大都感慨秋色蕭瑟,詩人卻覺得這無邊秋色怡情勵志,遠勝春光。春色以繁華取勝,秋景不以風骨見長嗎?秋天,在我眼中,亦是很美的。

我言秋日勝春朝

公元826年,劉禹錫被罷為和州刺史,同時白居易從蘇州也返洛陽,兩人約好在揚州相聚,盤桓半月後結伴北上。白居易作《醉贈劉二十八使君》送給他:“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宦海沉浮中,劉禹錫歷經坎坷而不消沉。據傳劉禹錫祖先劉備,父劉緒因避安史之亂在江南為官,劉禹錫自小聰穎好學,衷愛儒家經典與吟詩作賦。隨父寓居嘉興時,常去吳興拜訪作為江南著名詩僧皎然和靈澈,“方以兩髦執筆硯,陪其吟詠,皆曰孺子可教”,這些經歷刻在腦海,對其後來的詩歌創作影響很深。

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順宗即位。劉禹錫進入素有改革弊政之志的王叔文集團,並被委以參與國家財政管理要職,和柳宗元一道成為革新集團核心人物。激烈而有效的變法因觸犯藩鎮、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在保守勢力瘋狂反撲下,很快失敗。順宗被迫讓位於太子李純,王叔文賜死,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遠州司馬。此為歷史上著名的“八司馬事件”。

隨後數年裏劉禹錫與柳宗元等人頻頻因詩受罰,始終困守偏遠,他們時有書信往來,談詩論道。多年謫居生活難免苦悶,一曲曲孤臣的哀唱從胸膛吟哦而出,而劉禹錫性情剛毅有豪猛之氣,使他更像一名真正的詩人,生髮出更多感慨。他不斷錘鍊,使詩歌既精巧又自然,簡練而爽利,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歷史、現實、未來在他的詩句中交融,正如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視野開闊,時空交錯,文字簡潔意象奇特。

説到意象之奇偉,不能不提他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石頭山、長江潮依然在,江潮在寂寞中拍打又退回,當年的虎踞龍盤、燈火樓台都到哪裏去了?沒人能説出答案。山、城、水、月,本是等閒,而劉禹錫卻將這等常見的意象巧奪天工地組合成了一個哲思閃爍、詩性生輝的“意象之城”,並在這座城裏進行了人與歷史的對話。

《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銀盤,青螺,互相映襯,壯闊不凡。詩人筆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成為一件精美絕倫的工藝美術珍品,作者的情操與審美氣味躍然紙上,給人以美好的藝術享受。

此刻,秋之清冽,秋之澄淨,秋之素雅,在詩詞的唱和下,可否沁潤你的心田?(寧夏日報記者  張慈麗  文/圖)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1 字。

轉載請註明: 我言秋日勝春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