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生活恢復“精氣神” 從一場“微旅行”開始—— “露營熱”帶火一條鏈

生產生活恢復“精氣神” 從一場“微旅行”開始—— “露營熱”帶火一條鏈
露營成為旅行新方式

生產生活恢復“精氣神” 從一場“微旅行”開始—— “露營熱”帶火一條鏈
濟南露營用品銷售火爆

“‘五一’假期沒能迎來的熱鬧人潮,週末都來了。”上週日,一位露營產業從業人員向記者感嘆。

“有草坪的地方就有帳篷”,是最近“朋友圈攝影大賽”真實的寫照——一家三口、情侶或是閨蜜,一頂帳篷、一捧鮮花再加幾塊蛋糕,隨手一拍都是大片;近郊景點、遊樂基地,添了帳篷、加了活動;在社交平台搜索“濟南露營”,會被數不清的露營場所、山腳河畔“種草”……

疫情的陰雲正逐漸散去,市民重新邁出了“撒歡兒”的腳步。天幕之下席地而坐、眺望遠方,滿目葱蘢,構成了“後疫情時代”觸手可及的詩和遠方。而在濟南的“露營產業鏈”上,從消費者到場地經營者、用品供應方,均在積極應對,迎接端午小長假即將到來的經濟增長點。

營地轉型 生態旅遊一“帳”難求

“因為疫情出不了遠門,就和朋友一起來露營了,放放風箏、欣賞一下美景,既安全又省事兒!”

5月22日,市民趙雲華和兩位好朋友一大早便自駕從市區出發,來到位於卧虎山水庫附近的童夢奇緣主題樂園。這個於2021年5月開園的樂園原本主打兒童、親子項目,借“露營熱”東風,也上線了一批帳篷。趙雲華租下的帳篷外觀是清爽的白色,內部十分寬敞,安放了兩張牀,足夠三五好友、一家三口休息。樂園宣傳策劃部部長馮慶民説,帳篷一上線就大受歡迎,預約火爆,可以説一“帳”難求。今年清明節到“五一”假期,雖受疫情影響,暫未開放露營場地,仍有大量市民來電諮詢。

“為了滿足市民的需求,我們又增設了幾頂帳篷,還在湖邊修建了更高端的輕奢帳篷、石頭小屋,滿足不同羣體的露營需求。”馮慶民説。

詩酒田園山楂體驗園的露營園區,同樣是“轉型之作”,同樣在今年旺季來臨前增設了帳篷數量。負責人賈傑説,原本體驗園是為當地村內山楂產業發展而設置的,露營風在一些城市興起後,自己也萌生了借露營項目打造生態旅遊的想法。“看,我們還會在現場組織孩子、家長一起做遊戲,讓露營內容更加豐富。”賈傑翻看着手機裏的照片説,這些模式增加了“回購率”,“有的小朋友一年來好幾次!”

銷售暴漲 家庭類購買羣體增量顯著

大數據也證明了露營的火爆。同程旅行數據顯示,全國“露營”的搜索量環比上漲98%。小紅書數據顯示,露營搜索量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27%。梳理公開信息,跑馬嶺、大石崮等傳統景區增設露營場地,也有外來專業露營品牌“搶”市場。

張旭是一名户外運動愛好者,在他看來,“精緻露營”相對於“圈內人”認知的露營來説,專業性相對較低,但更適合新手入門或一家人共同參與。“我們所説的露營更像是‘野營’,不光是帳篷,鍋碗瓢盆、爐灶、食材都是自帶,這些用具也是特殊材料打造,更適合户外使用。”張旭説,露營大火讓他感到十分開心,“越來越多人會慢慢愛上露營,走向專業!”

的確,購買露營裝備的玩家多了起來。

迪卡儂西城店店長丁文超介紹,以西城店為例,露營相關產品銷量是去年的三倍,以家庭為單位的購買羣體數量提升最為明顯。“今年全套露營裝備的銷量暴增,顧客都是整車購買露營的裝備,包含帳篷、睡墊、露營傢俱等,而且顧客對於露營產品的專業度和全面性需求都提高不少。”丁文超舉例説,像露營車就解決了從停車場到露營地之間拿取東西的困難,銷售十分火爆,“我們今年進博會首發的車頂帳篷,售價7999元,到店後也非常受顧客歡迎!”

丁文超表示,自己對濟南市場露營經濟、户外用品方面的發展非常有信心。

賽道細分 潛心開發“露營+”

某數據平台發佈的“露營經濟”相關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0月15日,我國共有超3萬家露營地企業,其中2020年和2021年分別新增超8000家和超15000家。其中山東露營地企業最多,為3575家。

露營已經從小眾逐漸走向大眾,成為不少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但擁擠的市場難免讓露營開始有了同質化趨勢,“求新”才是發展的長久之計。家庭單位作為露營羣體中的“半壁江山”,引得商家開始“內卷”——因地制宜,潛心開發“露營+”。

詩酒田園山楂體驗園園區結合當地田園綜合體的特點,打造出“露營+研學”“露營+DIY”的融合模式。“我們找了國內頂尖團隊打磨研學課程。現在我們的研學包括山楂產業和農業推演的課程,依據年齡劃分了三個等級。”賈傑告訴記者,“遊客們在園區內還可以體驗DIY的快樂,如陶藝、手工餅乾、山楂製品製作,豐富遊園體驗。”

馮慶民説,童夢奇緣主題樂園開設了三大主題研學項目,“包括安全教育、紅色教育和自然教育,專門針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研發了體驗課程,讓孩子在遊玩的同時有所學、有所悟。”

搜索社交平台不難發現,針對不同羣體,各個露營基地紛紛推出花式新招——篝火晚會、烤全羊、聯誼會、復古音樂會、汽車電影……

趨於“日常” 還需走上規範之路

經營者們看來,露營大熱不僅源於疫情防控。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行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件興師動眾的大事,‘微旅行’這種模式會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看看星星、與大自然親近,會成為一份特別的童年回憶。”馮慶民説。賈傑認為,曾經,旅遊對大家來説更多的是走馬觀花逛景點,但現在人們追求的是一種感受,“雖然沒出遠門,但感覺像在度假,這種沉浸式的感受,是選擇露營的市民最看重的。”

露營的火爆同樣讓問題顯露出來,各地都有露營後垃圾遍地甚至草皮遭到嚴重破壞的新聞曝出,北京某場地帳篷內還鑽進了一條蛇,引起大眾對於安全、環保問題的考慮。

“在户外燒烤一定要注意周邊環境和天氣,不然會有引起火災的風險;一定要及時清理垃圾,不然再好的場地也長久不了;不要開越野車到河裏,這種行為引發的事故可真不少……”張旭一方面為户外運動受到歡迎而高興,另一方面也希望户外露營常識和規則能被普及。各媒體也有大量觀點發聲,建議官方“出手”,引導露營經濟規範發展。從“野生”中成長起來的露營經濟,能否駛上長久、安全的賽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53 字。

轉載請註明: 生產生活恢復“精氣神” 從一場“微旅行”開始—— “露營熱”帶火一條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