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雲遊王屋山、五龍口為何爆火網絡?濟源市文旅集團董事長張林揭秘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趙珊珊
這個清明節假期,濟源在“雲端”火了。“雲遊濟源”直播活動整體線上流量共計164.6萬,兩天直播共吸引114.2萬網友觀看。
時隔幾日,再次覆盤這場活動,我們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濟源為啥要搞這樣一場旅遊直播?這場“沉浸式”直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直播“種草”後,又該如何實現“流量變現”呢?基於這些問題,我們與濟源市文旅集團董事長張林進行了對話。
抵禦疫情、創新營銷的產物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清明節假期,濟源文旅推出“雲遊濟源”線上直播活動,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張林:這是濟源文旅抵禦疫情、創新營銷的產物。近期疫情的反覆,讓旅遊行業復甦再遭變局,旅遊熱度回彈還需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這是一個不可抗力。但面對疫情這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我們的態度是,與其被動接受,不如危中尋機、多走一步,創造新需求。因此,“雲遊濟源”活動,既是濟源文旅助力疫情防控的非常之舉,也是一次主動應變、探索創新的大膽嘗試。我們相信,一旦打開了思路,邁開了步伐,濟源旅遊行業的韌性與創新性都將得到大幅提升。
破解“景點孤島”、“旅遊產業孤島”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之前王屋山景區等抖音號也搞過多場直播,有“直播+景點介紹”“直播+帶貨”等形式,這次濟源文旅集團為什麼選擇了兩天兩夜的“沉浸式”旅遊直播呢?它的優勢是什麼?
張林:之前我們的旅遊直播多以單個景點的形象推介和門票帶貨為主,直播形式和內容相對單一。此次推出的兩天兩夜“沉浸式”旅遊直播,則整合了旅遊目的地景點、民宿、餐飲、娛樂等多類資源,有利於加速構建濟源旅遊線路市場,破解濟源長期存在的“景點孤島”、“旅遊產業孤島”等問題。
另外,後疫情時代,遊客多以家庭出行為主,他們對遊玩內容的純度、體驗的深度都有更高的要求。“沉浸式”旅遊直播過濾掉了傳統營銷中的層層包裝,能更直觀地告知觀眾路上的真實情況和景色,更易讓遊客相信主播,促使觀眾“種草”。大家可以看到,此次直播的內容質量非常高,不僅深度挖掘出王屋山等景區的文旅特色資源,還貢獻出一大波實用性攻略,極大地提高了觀眾的體驗感。
多方協同、前線後方齊發力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您認為除了形式和內容上的創新,這次“雲遊濟源”活動成功的因素還有哪些?
張林:“沉浸式”旅遊直播對主辦方團隊的策劃、運營能力要求非常高。直播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是真實,這首先就對主播的個人見識、臨場發揮能力以及其對旅遊資源的熟悉度提出了很高要求。這次,我們綜合考慮後,將主播人選定為運營部的一名工作人員。事實證明,他的輕鬆、幽默、遊刃有餘的解説,為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當然,直播要想達到最佳效果,一個強大的後台支撐系統也是必須的。這次活動中,除了主播,幕後的運營人員從標題、文案、推流,到直播互動環節的設置,均全程參與、隨時跟進,確保了此次活動的成功。
從直播“種草”到“流量變現”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這次直播活動後,很多網友紛紛“種草”濟源。那麼,濟源文旅接下來會有什麼動作?怎樣才能實現“流量變現”呢?
張林:從直播“種草”到“流量變現”,這中間需要一個過程。短期內,我們將抓住“雲遊濟源”帶來的熱度和流量,針對省內外遊客,不間斷地推出一系列優惠旅遊套餐,刺激遊客“下單”,加速濟源旅遊“回血”。
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旅遊行業自帶的低頻、高消、長決策等消費屬性,決定了旅遊直播未必能和抖音上的美妝直播一樣,帶來超高的帶貨量。未來,我們要做的,更多是同時發力線上、線下,不斷豐富文旅產品和旅遊業態,保持異質性、創新性,適應遊客的多元需求,通過長期的口碑沉澱為濟源旅遊業帶來品牌效應和持久蓄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