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北侖區穿山半島,由西向東突出延伸入舟山海域,三面皆為舟山海域環繞,北望舟山定海區,東向普陀區,東南方向是著名的桃花島,南眺若隱若現六橫島。
民國《鎮海縣誌》記載:自郭巨所城東橫竄入海,長約50裏,山其盡頭處故名峙頭,俗呼大嘴山,南北兩面逼臨海洋,稱為峙南、峙北,俗又呼“仰天盤”。
穿山半島的最東端,不僅是寧波市陸地海岸線的最東端,也是浙江省陸地海岸線的最東端,還是中國大陸山東省以南海岸線的最東端,自古就是海防前線。
穿山半島的最高峯,名為總枱山,原名三塔山,山上的烽火台就是烽火歲月的見證。
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設明州。
公元1195年,南宋寧宗趙擴將明州升為慶元府。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於是將“慶元”府恢復為“明州”府。
公元1381年,為避國號“明”之諱,朱元璋根據鄞縣文人單仲友的建議,取“海定則波寧”之義,將明州府改名為寧波府。
但是沿海並不太平,倭寇頻繁襲擾,沿海百姓生無可計。
公元1387年,朱元璋重新啓用開國重臣信國公湯和,到東南沿海抗倭。
湯和來到寧波,修築了郭巨城,並在高山之上修建烽火台,一旦倭寇來犯,可以提前防禦並予以反擊。
三塔山上建造的烽火台,因山而名三塔山烽火台。
公元1389年,湯和大功告成,告老還鄉。
明朝的開國功臣,大都被朱元璋誅殺,但是湯和功成即退,得以善終。
歷史輪迴,歷代重演。
漫長的歷史長河裏,明朝戚繼光抗倭,清朝裕謙抗英,清末歐陽利見抗法,寧波沿海反侵略的狼煙,多次燃起!
清代時,三塔山烽火台升為總枱,下轄高山、土澤、觀山、梅山、蝦臘、菖蒲等多個烽火台,設旗軍以瞭望,互相接應,軍情可以迅速傳遞至寧波府城。
三塔山烽火台,更名為總枱山烽火台。
三塔山,由此而名總枱山。
和平年代,狼煙消散,總枱山烽火台被列為寧波市的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奈何世界戰端又開,生靈塗炭。
和平,乃幸福之源。
總枱山北麓,就是著名的穿山港,寧波的八大港區之一。
2015年9月,寧波市和舟山市的港口實現一體化,成立“寧波-舟山港”,兩市域內的港區共計19個。
舟山市內11個港口,包括:六橫、洋山、嵊泗、衢山、岱山、金塘、岑港、定海、沈家門、白泉、馬岙。
寧波市內8個港區,包括:北侖、穿山、大榭、梅山、鎮海、甬江、石浦、象山港。
穿山港,以集裝箱、大宗散貨運輸為主,兼顧液化天然氣、成品油及液體、化工品運輸。
2019年12月26日,寧波穿山港鐵路開通,標誌着穿山港區實現了鐵路通聯。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
港口忙,則民生興。
近年來,風力發電逐漸推廣興盛。
穿山半島也建成了風電場,通往每座風機的路,稱為穿山半島風車公路。
寧波目前共有九條美麗的風車公路,穿山半島風車公路,就是其中之一,是休閒旅遊的好去處。
遊覽穿山半島,建議登頂總枱山烽火台就可以了,既可俯瞰穿山港,又可眺望風車轉動,還可以欣賞烽火台,撫今追昔。
2018年7月14日,穎之全程車行穿山半島的風車公路,一直走到了穿山半島最東端的一號風機下。
海岸風車公路,風光無限。
但是現在的風車公路禁止外來車輛進入,關門上鎖,如果徒步到最東端的一號風機下,大約需要兩三個小時,需要足夠的時間和體力。
一號風機的位置,名為峙頭山,又名七縣山,海拔391.8米,也即是穿山半島的最東端,隔螺頭水道和峙頭洋,相望舟山羣島。
人類對世界的改變,歎為觀止。
一號風機下方的海岸邊,就是原長坑村所在地。
南北兩座山峯夾溪坑,源於峙頭山的水,四季不斷,穿村入海,因此而名長坑村。
中國山東省以南海岸線最東端的村莊,就是寧波市北侖區的長坑村,稱為浙東好望角,亦可號稱東方好望角。
長坑村民多姓張,原有八九十幢民房,原本規模龐大的古村落,房屋以磚瓦房、石屋、木屋為主,未通公路之前,村民的物資交易,常常乘船至舟山朱家尖。
2014年,古老的長坑村,被拆遷,村民遷至白峯鎮的東香茗苑等地。
拆遷的原因是為了方便開採石頭。
曾經規模龐大的古漁村,是海岸鄉村旅遊的好去處,淪為廢墟。
如今草木瘋長,廢墟荒坡,只有遊人來打破這裏的寂寞。
寧波的天涯海角,東方好望角,採石還在繼續。
若干年後,最東端還是最東端嗎?
好望角,還是不是好望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