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文憑,卻是三百年一遇的大師;他不是書家,字卻美得讓人心醉
書法之所以動人,其根源常在書法之外。
過去寫信,有句話叫“見字如面”,我們見到一幅書法,首先是欣賞字,再通過字辨別人,然後聯想這個人的故事,氣節,風骨——於是這幅書法就厚重起來了。
下面我們就來看陳寅恪先生的字。
當然,陳寅恪不是書法家,但完全可以肯定他在書法上是受過相當訓練的。
兒時他倆曾在湖南長沙,同受業於湘潭周大烈。陳寅恪從大教育家周大烈發矇,又有酷愛書畫的大哥在旁,要想不受其影響都難。
透過這些關於《闕特勤碑》的小楷手稿,我們能夠感覺到陳寅恪紮實的基本功。這些字一絲不苟,清秀可人。
此外,他還精通梵文、印度文、希伯來文等22種語言,但他沒有任何文憑,他只是由着興趣去旁聽,跑遍了很多名校,有點古代文人求學的意味。
他在清華授課時對學生們説,凡是他本人沒有特殊見解的內容就不講了。所以儘管上他的課不點名,但來的學生卻最多。甚至一些教授也紛紛來聽他的課,據説有時還出現教授多於學生的盛況。所以,陳寅恪被戲稱為“教授的教授”,即源於此。
這種書寫告別了一絲不苟,進入隨意為之的境地。隨便一寫,出來的就是味道。可放大細節看,儘管寫得隨意,卻都有法可依。
陳寅恪是百年不遇的大師級人物,但他一生的悲慘際遇令人扼腕。
晚年的失明和骨折給他帶來了巨大痛苦,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憑藉口述,寫出了洋洋80萬言的《柳如是別傳》。一個明末奇女子的傳奇,給這位大師帶來了晚年最有力的精神支撐。
陳寅恪的最可敬之處,在於他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不以大師自居,只是謙卑温和地做人,讀書。
我們看他的手稿,想他的為人,那些無意為書的手跡之美,便更加使人感慨,使人心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