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第一豪宅佔地40餘畝、耗時13年建成,如今它咋樣了呢
引言
陝北擁有一座被譽為“西北第一豪宅”的大宅院,建立至今已140年。説起當地的建築物,許多國人腦海中浮現出的是縱橫交錯的窯洞。的確,那就是陝北等西北地區的建築風格,第一豪宅也是以這一風格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那麼,如今它咋樣了呢?
改革開放之前,陝北地區的窯洞建築是地方的主要特色。依照考古發現的痕跡來看,此類建築已有非常長的時間,至少在4000多年前就有古人住在窯洞中。
建築史的分類中,窯洞被歸類為“穴居式”,是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居民們的古建築物。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一位農民辛勤勞作一生,其最基礎的願望就是修建幾孔窯洞,然後娶妻生子,這才算得上“成家立業”。
一般的情形下,男人們在黃土地中刨挖,女人們在土窯洞裏操持家務和生兒育女。經過幾千年的歷史積澱,窯洞已經成為陝北人民的象徵,表現出黃土地、神文化的深厚。
正因如此,經過陝北地區的遊客都不免感嘆,黃土高原中除千溝萬壑的窯洞之外,還是交錯盤疊的窯洞,在荒蕪的土地之下有着各類大小不一的村落。
當地人就有諺語:“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反映的全是窯洞建築給人的感覺。第一豪宅建立起來的時候,也深受窯洞文化的影響,多個部分由窯洞組成。
豪宅坐落於陝西省米脂縣,被重新裝修以後,如今已經成為“全國十大莊園”之一,是典型的窯洞式建築。
許多建築師和建築史學家認為,它充分地體現出中國人天人合一的理念,是建築史中的重要瑰寶,藴含着特殊時期的文化內涵。它夾在兩山之間,但恢宏的氣派一點也沒有被打壓。那麼,西北第一豪宅是怎麼建立起來的呢?二、經兩代人才建立起來的豪宅
據説,豪宅是由當地姜氏富豪傾盡家財、花費13年及經兩代人的努力才最終落地。從遠處望去,那與普通的窯洞沒有多大的區別,不過靠近一看,其豪華的程度以及藴含的文化內涵讓人驚歎不已,工匠們的工藝可謂是巧奪天工。
時間得追溯到百多年前的清朝中後期,當時的陝西省米脂縣迎來姜氏家族,他們選好地址後,就在此地落户並開始修建豪華的莊園。
同治十年(1871年),第一豪宅開始修建。當時,姜耀祖才11歲。從他的曾祖父開始,姜家在米脂縣逐漸形成大家族。不過到爺爺姜安邦一代,家族逐漸衰落,後又快速地龐大起來。
姜安邦年輕時是一位精明能幹的木匠,在一次工作中被當地的財主馬家的小姐看中。藉着這一機會,姜家和馬家聯合,姜家獲得來自馬家的許多資助,人丁再次興旺。
不過,孫輩一代又開始出現問題,姜安邦共有4個兒子,才有唯一的孫子姜耀祖。為了讓家族興旺,姜安邦開始讓兒子們接觸生意。於是,姜耀祖的父親逐漸跟隨幾個哥哥一起買賣牲口、倒賣棺木和放高利貸等,不斷地積累財富,將姜家發展為米脂縣三大家族之一,與馬家和常家並列。
由於表現突出,姜耀祖的父親成為家族中唯一的繼承人,分得大量的家產。後來,將家族的土地發展到上萬畝,每年的糧食税能收到幾萬斤,據説一個駱駝隊運送一整個冬天也無法完成運輸工作。
正因這一份實力,姜耀祖的父親才決定從1871年開始建立莊園,用以展現姜家的實力。一晃就過去7年,莊園還沒有完成,姜父就突然離世,只留下年僅18歲的姜耀祖。
儘管如此,莊園的修建工作依然沒有停下來,還特別邀請京城著名的建築師來助力,將黃土高原的建築風格與京城風格相融合。
1886年,經過兩代人和13年的時間,一座融合北京四合院和窯洞莊園為主題的“西北第一豪宅”宣告建立完成。綜合下來,莊園共花費姜家近70?財力。那麼,這一切都值嗎?現在又怎麼樣了呢?三、現在的姜氏莊園和熟悉的主人名稱
阿房宮早在陝西淪為廢墟,任何豪宅也躲避不了時間摧殘的命運。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和各類大事情的爆發,如今的姜家已經沒落。豪宅被發現之時,也已破敗不堪,輝煌不再。
50年代,土改在全國全面進行的時候,擁有萬餘畝土地的姜家是當地最大的地主。因此,土地、院落、小宅子等都分給了當地的貧民。到現在為止,一些民眾依然居住在當年所分到的房子中。所以,姜家的沒落已經成為必然。
不過從建築物的角落、被磨得發亮的門環等依然能夠見到昔日的輝煌,可以回想到百多年前姜家在院落中的歡聲笑語,似乎在訴説着大宅院以往的繁華。
非凡之中,大宅院裏雜糅着陝北人民的勞動智慧,所以又有一些“土氣”。自從一個窯洞文化和四合院文化相融合以後,標誌着新的窯洞文化誕生。正因如此,就算是已經沒落,它依然是如今的西北第一豪宅。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