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鳩摩智和枯榮大師誰更厲害?枯榮:讓雙腳再矇眼,他都不是我對手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休閒

在《天龍八部》裏面,鳩摩智大鬧天龍寺算得上是一個關鍵情節。段譽就是在這次事件中,機緣巧合學到了書中的至高武學《六脈神劍》,正式走上了屬於自己的武學道路。


當初段譽因為不願習武,離家出走。可誰知這個人主角光環太盛,初涉江湖便處處開掛。先是在無量山地“琅嬛福地”,學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後來又靠着北冥神功吸收了無量劍派七弟子、四大惡人以及其他一眾武林人士的內力。如此經歷,即便是比起虛竹小哥的灌頂傳功,那也不遑多讓啊。當然了,這種見誰吸誰的操作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內力太雜了,遠不如虛竹那般來得精純。所以,吸收了大量高手內力的段譽,很快就出現了消化不良的問題。對此,段譽的伯父保定帝段正明可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要知道,段譽不僅僅是他的親侄兒,更是大理國未來的皇帝,關乎一國之興亡,可不能出問題。


本因方丈道:“鎮南世子將來是我國嗣君,一身系全國百姓的禍福。於是,保定帝便帶着段譽來到了天龍寺。天龍寺這個地方來頭可不小,其乃是大理皇室的家廟,段氏一族的長輩帝王,多在此地出家。比如當時天龍寺裏面資格最老的枯榮大師,論輩分乃是保定帝的叔叔。所以,天龍寺在大理國的地位極高。也正是這個原因,當初段延慶拼死回到大理國,發現皇位被奪後,第一時間就跑到了天龍寺,尋找枯榮大師主持公道。不過很可惜,當時枯榮大師正在閉關練功,並沒有見段延慶。在天龍寺吃了閉門羹之後,心灰意冷地段延慶本想一死了之,誰知卻遇到了刀白鳳,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不過,這一次段延慶沒有再把希望寄託了天龍寺,而是改為自力更生。於是,延慶太子變成了“惡貫滿盈”,四大惡人之首橫空出世。


當然了,天龍寺除了是皇家宗廟以外,更是一個武學聖地。大理段氏最高深的武學都是在天龍寺,像什麼六脈神劍、枯榮功等等之類,一陽指都只能算是必修課。這裏乃是大理段氏一脈的真正底藴,像保定帝這種級別的高手,至少都是一手之數。這也是保定帝選擇帶段譽來天龍寺的原因之所在,他希望能集天龍寺眾高手之力,以內力為段譽解毒。不過段譽似乎來得不是時候,因為此時天龍寺正面臨強敵,實在是無暇顧他。這個強敵不是別人,正是大雪山大輪明王鳩摩智。


鳩摩智這個人,是個武痴,一心想要習遍天下佛門武學。他曾從慕容博處得知,天龍寺的六脈神劍很厲害,於是便跑到天龍寺來拜山,意在討要六脈神劍的劍經。還美其名曰是燒給死去的慕容博的,這臉皮還真夠厚的。近聞慕容先生仙逝,哀痛不已,為報,擬向貴寺討求該經,焚化於慕容先生墓前,日內來取,勿卻為幸。六脈神劍作為大理段氏一脈武學的至高法要,稱得上是天龍寺的鎮寺之寶,更是不傳之秘。就連段氏的俗家子弟都難以修習,更不要説給鳩摩智這樣一個外人了。雖然鳩摩智表示願意拿少林七十二絕技交換,那也不行。因為這是一個氣節態度問題,不管對於何門何派,鎮門之寶,都是不可能拿來交易的。六脈神劍的劍經,實際上就代表天龍寺乃至大理段氏的精神圖騰,立足之本,如果輕易給出去,那麼這個大理段氏的精神氣節也就垮了,和臨敵投降沒啥區別。


此外,就像枯榮所説,天龍諸僧修為有限。枯榮忙着練枯榮禪功,本字輩僧人一陽指都琢磨不明白,再有武功秘籍也沒有精力閲看。自家的六脈神劍都練不成,哪還有功夫研究別派功法。本因道:“師叔指點甚是,咱們自己的一陽指尚自修習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學奇經作甚?但是鳩摩智這個人也來頭不小,其乃是吐蕃國的護國法王,同時也是佛門的高僧大德。真可以説是要實力有實力,要地位有地位了。尤其是吐蕃國師這一身份,更是成為了鳩摩智的護身符。不給他面子,亦等同於不給吐蕃面子,這可是影響邦交的大事,所以天龍寺也不好直接拒絕,只能是做一場比鬥,以六脈神劍擊敗鳩摩智,讓其知難而退。由於六脈神劍乃是天龍寺至高武學,不僅修習門檻高,難度也很大,所以當時的天龍寺諸僧,都不咋會。即便是臨時抱佛腳,也只是堪堪習得一脈。於是在枯榮大師的安排下,天龍寺五本加上枯榮大師共六人,分別練那六脈神劍,然後一起出手。


在鳩摩智大鬧天龍寺之時,天龍寺六人便是以這速成版六脈神劍,與鳩摩智的成名絕技火焰刀周旋。由於是臨時抱佛腳,所以一番“刀劍比鬥”下來,天龍寺終究不敵。枯榮大師為了不讓劍經落入敵手,只能是來了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直接用一陽指把經書給燒掉了。原本劍經被焚,這件事兒就算完了。但鳩摩智並不願意就此善罷甘休,沒了死圖譜,那就去找個活圖譜。他本想擄走保定帝,逼天龍寺就範。結果卻意外發現段譽這麼一個活圖譜,於是擄走了段譽,揚長而去。以上就是鳩摩智大鬧天龍寺的一個大致情節。很明顯,枯榮大師是出了手的,不然六脈神劍也湊不齊啊。那些説鳩摩智能在天龍寺逞兇,乃是因為枯榮大師沒有出手的,建議再去看看原著。那麼問題來了,枯榮大師聯合天龍寺四本,再加上一個大理段氏俗家第一高手保定帝,足足六大高手。如此陣容,卻還是沒能鬥過鳩摩智,豈不是證明天龍寺很菜,鳩摩智很強?


其實不然。首先鳩摩智很強,這確實不假,怎麼説也算是“天龍四絕”那個水平,那句“普天下能與小僧打成平手的沒幾人”,並不能算吹牛,只不過他運氣不好,遇到的幾乎全是能打死他的。但是,天龍寺的實力也不弱,尤其是枯榮大師,絕對算得上是小説中絕頂高手。他們之所以不敵鳩摩智,乃是因為這場比鬥本身就不公平。有人經常拿“天龍寶剎,高僧眾多,以六敵一,貽笑江湖”説事。事實上,天龍寺才是弱勢的一方。在比鬥中,天龍寺六大高手雖然佔據人數優勢,但卻用的不是自家擅長的一陽指,而是六脈神劍。而且還是隻學了半天的那種。在保定帝未上天龍寺之前,天龍寺能練六脈神劍的只有五個人,無法修煉六路劍法,直到保定帝來了之後,人齊了,枯榮大師才提出大家練劍,時間屬實有限。


六脈神劍雖是段氏一脈至高絕學,但因為修習門檻高,天龍寺眾人還真沒學過。像天龍寺四本和保定帝還在練一陽指,而枯榮大師則是修習的枯榮功。所以,他們純屬是臨時抱佛腳,發揮的實力有限。你一輩子用右腳踢球,現在規定你只能用左腳,且只能練半天,試問你的表現能有多出色?相較而言,鳩摩智使得可是火焰刀,自己的拿手絕技。這就屬於是以己之長,擊敵之短,無疑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此外,鳩摩智的身份也讓他們投鼠忌器。要知道鳩摩智作為吐蕃國師,背後乃是有着吐蕃撐腰的。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大理國的國力本身就不如吐蕃,平日裏一直都在小心應對,生怕給了吐蕃以開戰的藉口。不然,當初鳩摩智寫信求取六脈神劍經時,天龍寺估計就直接謝絕見客了。如果要是鳩摩智在天龍寺遭遇不測,那麼吐蕃大可以藉着為國師報仇的理由,大兵壓境,強取大理。屆時可就不是天龍寺的榮辱興衰了,而是大理國的生死存亡。鳩摩智非常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會那麼的有恃無恐,他不僅在比鬥中毫不留情,更是在後面當着天龍寺眾高手的面,擄走了段譽。


在原文中,鳩摩智不止一次搬出吐蕃,來威脅天龍寺交出經書。比如這一句:鳩摩智道:“我吐蕃國主久慕大理國風土人情,早有與貴國國主會獵大理之念,只是小僧心想此舉勢必多傷人命,大違我佛慈悲本懷,數年來一直竭力勸止。”這意思很明顯,惹了我鳩摩智,你們大理國就等着遭殃吧!當然了,鳩摩智這話也並不是吹牛,他確實有那個能力,自如文中所言:他是吐蕃國師,吐蕃國自國主而下,人人崇信佛法,便與大理國無異,鳩摩智向得國王信任,是和是戰,多半可憑他一言而決。鳩摩智的身份問題,決定了天龍寺沒辦法認真打。真打死打重傷撕破臉,就變成了政治事件了。沒辦法,大理實力不如吐蕃,決定了大理在這次事件中只能處於被動,吃點虧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天龍寺對於鳩摩智這個人,實在是有些無計可施,攆不得也打不得,畏手畏腳,處處受制。不過,即便是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天龍寺還是幾乎和鳩摩智鬥了一個五五開。兩場比鬥中,天龍寺和鳩摩智算是各勝一場。而這裏面,主要便是依靠枯榮大師了。他先是在第一場比斗的最後關鍵時刻,雙劍齊發,擊破鳩摩智肩頭,幫助天龍寺取得首勝。後又在第二場比鬥中,毀掉了六脈神劍經,壞了鳩摩智的好事。可以算得上是實力與智慧並存了,連鳩摩智都自嘆不敵。鳩摩智又驚又怒,他素以智計自負,今日卻接連兩次敗在枯榮大師的手下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枯榮大師自始至終都未盡全力,畢竟六脈神劍不是他的拿手絕技,而且人家一直是坐着,而且還背對着鳩摩智。這相當於打架讓雙腳再矇眼啊。如此狀態下,能夠發揮出的功力屬實不該會太多。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比鬥之前,枯榮大師曾將段譽護到身後,自言有他在,便可無人傷及段譽分毫。如果説枯榮大師沒點兒本事,連鳩摩智都打不過,又如何敢誇下這等海口。雖説是枯榮大師一家之詞,但他可是個正兒八經的出家人,更何況事關大理太皇弟世子安威,更不會開這種玩笑。枯榮大師道:“譽兒,你坐在我身前,那大輪明王再厲害,也不能傷了你一根寒毛。”他聲音仍冷冰冰地,但語意中頗有傲意。


所以,總的來説,枯榮大師絕對算是一個高手,實力不輸鳩摩智。而有他坐鎮的天龍寺之所以會被鳩摩智大鬧,甚至連自家後人都被當面擄走。完全就死投鼠忌器,忌憚鳩摩智的國師身份,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