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豬鼻龍頭柱狀器”出坑!滿嘴“牙璋”奇特非凡
豬鼻龍頭柱狀器被緩緩吊出8號坑
今年6月中旬,三星堆遺址的最後一次大型直播中,位於8號坑的豬鼻龍頭柱狀器雖然未被提取,但當時已位於器物層上方,很有氣勢地橫亙在鏡頭前。
直播結束後,考古發掘工作繼續進行,經過一個多月的忙碌,在提取了“一大堆”青銅人頭像後,昨天(8月4日)下午3時許,這件引人矚目的器物終於被正式吊出了8號坑。關於它的更多細節也隨之更加清晰地顯示,其中,器物頭部的寬闊“豬鼻”下,那張相對不起眼的嘴裏,密密麻麻的牙齒造型極為特別:正是三星堆祭祀坑中此前多有發現的“牙璋”形態。
身長1米2的“大龍”出坑 失落了左耳
這件豬鼻龍形器長1.2米,高38釐米,頭寬(雙眼之間)20釐米,身寬12釐米,整體是四分範對稱的形式,頭部、身部都各有一道範縫。整件器物呈長柱狀,龍頭上有一個寬寬的鼻子,右邊一隻長耳朵,額頭正中一隻獨角,身體部分均勻分佈着鱗片紋樣及一連串羽毛狀的圖案,整體形態奇特而優雅。
8號坑負責人、北大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趙昊在現場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道:此前這件器物在坑內已經暴露得比較完整了,只是對於它的左耳是否還存在作了較長時間的判斷。“因為最開始在左耳和右耳之間,也就是頭部的那個位置有一顆青銅人頭像穿了進去,壓在上面。所以我們是先把那件人頭像提走之後,再來提的這個龍頭柱形器。當時就是害怕它的左耳被上面的東西壓斷了。”
令他們有些訝異的是:8號坑裏沒有看到那隻斷掉的左耳,可能它並非後來斷在了坑裏,而是先被砸斷了之後扔去了別的坑。
這頭“大龍”出坑之後,現場的考古隊員們圍着盛放它的長條木箱,一邊仔細檢視,一面議論紛紛,“鼻子不太像豬”“身體有點兒像鱷魚”……
趙昊説,這件器物的外觀顯然不是直接對某種真實動物的復刻,很有可能是古蜀人借鑑了多種動物形象創造出的想象之物,且有誇張變形。“據我瞭解,還沒有古代文獻提到四川地區3000多年前有鱷魚存在,而且如果説像鱷魚,那鱷魚是吻部很長而不是鼻子,這件龍形柱狀器的頭部,鼻子下方是另外有嘴的。”
大鼻子下是小嘴巴 嘴裏滿是牙璋
最有意思的秘密,就藏在這張圖片中看不到的嘴裏:他們在龍頭柱狀器的嘴裏發現了很多細小的“牙齒”,其造型的正是三星堆多見的牙璋的模樣。
趙昊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此前出土的一批青銅小立人身上就裝飾着這樣的牙璋,7號坑出土的龍形器頭上也有牙璋。“這個發現也有點兒顛覆我們以前的概念——之前認為牙璋只有一種使用方式。目前看來的話其出現的模式並不是單一的,有可能是被人拿着用,也有可能在衣服上作為一種裝飾,甚至是刻畫在其他的器物上作為裝飾等等,都是有可能的。”
牙璋是什麼?有怎樣的寓意?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方向明在《淺談牙璋的形制和使用》一文中這樣介紹牙璋:“牙璋是龍山時代至二里頭文化時期代表性的重要玉器,起源於黃河流域,盛行於黃河中上游地區……商周時代,牙璋逐漸退出了玉器的舞台,卻在成都平原的三星堆和金沙得到了重生,並進而影響擴散到南中國乃至越南地區。”
牙璋的特色形狀是頂端有開叉造型的長條,它可能是貼合某種大自然的造物形象嗎?方向明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認為牙璋的“牙”可能是寓意植物的“芽”或“花蕾、花蕊”。嫩芽和花蕾意味着春天與新生,也意味着大自然的生機盎然。
三星堆2號坑出土的持璋小人像
“仔細看下三星堆神樹上的花蕾造型,如果把它想象成平面的,其形狀跟牙璋很像。”方向明説,“神樹是有生命的,樹枝上有花有鳥,1986年三星堆2號坑出土的兩件大神樹上,佇立在花朵上的鳥非常矚目,那個花朵可能就是牙璋。”
在古蜀人的不羈想象中,“花蕾”和“嫩芽”不僅可以盛開在通天的神樹上,竟然也可以長進“神龍”的嘴巴里,實在令人歎為觀止,也令這件豬鼻龍形柱狀器的出土格外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
滿坑“人頭” 目前只提取了一小半
除了豬鼻龍形柱狀器之外,昨天從8號坑裏還提取了一件圓尊。“這種圓尊是三星堆比較常見的一類器物了。”趙昊説,“在8號坑裏已經發現的圓口圓尊至少有四件,今天提取的是其中的第二件。”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圓尊內部已被象牙渣和泥土填滿,根據此前提取的銅尊銅罍內的情況來看,尊內很可能也裝有海貝與玉器等,具體情況還要等待文保專家們進一步的清理。
下一步還有什麼新器物“排隊”等待出坑呢?據趙昊介紹,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裏,8號坑提取了多件大型銅尊、銅罍以及20多個青銅人頭像。“8號坑裏的人頭像很多,一共大概有70多個人頭像,也就是説目前還有50多個人頭像四散在坑中等待提取。”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此前備受關注的那件被網友稱作“機器狗”、被專家分析可能是“飛天象”的大嘴立人神獸,雖然身體部分已經完全露出,但因為它的耳朵上還壓着不少器物,因此估計尚需耐心等到8月底才能“飛出”8號坑。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實習生 吳依璠 攝影報道
編輯 段雪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