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鋭參考|這場重磅記者會的最後一問,為何提到他?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休閒

昨天(7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這場記者會持續了大約1小時40分鐘,王毅在現場創紀錄地回答了27個問題。

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視頻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最後一個問題是媒體記者代表網友們提問的:一些西方媒體慣於對中國進行選擇性報道,您認為今天的外國記者中是否還能產生“斯諾”?

“斯諾”,就是埃德加·斯諾——第一個進入蘇區採訪的美國記者。1936年6月,他和朋友喬治·哈特姆秘密進入西安,從那裏進入延安。斯諾在延安度過了三個月,對中國共產黨的高層領導人毛澤東、朱德等進行了獨家採訪。1937年,《紅星照耀中國》英文版在倫敦出版。這是由外國記者撰寫的第一本系統介紹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中國革命運動的專著,第一次向全世界傳遞了中國共產黨的聲音,引發世界轟動。

直到今天,這部經典作品仍位列某讀書網站“熱門中國史圖書TOP10”榜單裏。從一些被很多讀者津津樂道的片段中可以看出,斯諾通過大量觀察、採訪到的細節刻畫了生動而真實的共產黨形象。

比如,到達蘇區之前,斯諾也曾受到“紅軍是一批頑強的亡命之徒和不滿分子”傳言的影響。但在陝北,他聽到當地的老百姓把紅軍稱為“我們的軍隊”,看到路過野杏林時,紅軍戰士四散開來去摘野杏,個個裝滿口袋,可走過私人果園時,卻沒有人碰裏面的果子。

他發現紅軍是真正的“全國性”,他們的籍貫和方言不一,卻不影響團結;他們大部分是青年農民和工人,認為自己是為了家庭、土地和國家而戰鬥;儘管身上傷痕累累,他們對於革命依然充滿樂觀。

作為第一個採訪毛澤東的外國記者,斯諾在書中這樣描述:“他有着中國農民的質樸純真的性格,頗有幽默感,喜歡憨笑……但是這種孩子氣的笑,絲毫也不會動搖他內心對他目標的信念”“每天工作十三四個小時,常常到深夜兩三點鐘才休息。他的身體彷彿是鐵打的”“做了十年紅軍領袖,千百次地沒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財產,他所有的財物卻依然是一卷鋪蓋,幾件隨身衣物”。

資料圖片:2020年12月26日,天津博物館,1937年、1944年版《紅星照耀中國》(又稱《西行漫記)書籍展出。(視覺中國)

不光是文字,斯諾通過採訪亦拍攝了大量照片,讓西方讀者一睹共產黨的“真容”。

王毅在記者會上評價斯諾時表示:斯諾並不是共產主義者,但他看待中國共產黨時,不帶意識形態偏見,始終堅守客觀真實,始終追求公正良知。他所展現的職業精神和道德操守讓人敬佩,他為增進中美人民的相互瞭解傾注了畢生心血,中國人民至今仍然懷念他。

斯諾是第一個進入蘇區採訪的美國記者,但不是唯一一位。1937年1月,美國女記者史沫特萊到達延安,隨八路軍、新四軍轉戰華中、華東等抗日前線,寫了大量採訪八路軍、新四軍的報道。對史沫特萊有深入研究的美國曆史學教授曾表示,她的戰爭報道獲得了廣泛的聲譽,“在美國國內引發了對中國革命的同情。杜魯門和馬歇爾時代民主黨曾經試圖在中國內戰結束時保持中立。”

史沫特萊一直獻身於中國的革命事業,在她的作品裏,字裏行間都流露着對參與中國革命的普通中國民眾的摯愛和深情。她寫道:“我到過很多國家,但無論到哪兒,我總歸是一個外國人。只有當我在中國的時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個外國人。不知是什麼緣故,在那兒,我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民中間的一個,我彷彿已經生根在那塊土地上了。”

資料圖片: 史沫特萊,美國密蘇里州人,美國記者。(新華社)

斯諾與史沫特萊,影響了一批批愛國青年和外國友人奔赴延安,其中就包括白求恩。他曾在書信中告訴友人:“要問我為什麼去中國,請讀埃德加·斯諾的《西行漫記》和史沫特萊的《中國紅軍在前進》,讀後你們必將與我同感。”

在3月7日的外長記者會上,王毅回答最後一個問題時説,今天的中國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好了解中國。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媒體都應堅守職業道德。我希望外國媒體記者將焦距對準中國時,既不要用“美顏相機”,也不要用“灰黑濾鏡”。只要真實、客觀、公正,你們的報道就會豐富精彩,就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中國希望並歡迎更多外國媒體記者成為“新時代的斯諾”。

外國記者們向斯諾學什麼?答案已經擺在眼前。

來源: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