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伏羲畫卦,闡明陰陽,而太極之理已寓於其中”。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太極拳和其它中國武術拳種一樣,在歷經了千百年的歲月滄桑之後,伴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正開始為中國乃至世界人民的身心健康提高作出越來越多的貢獻。據統計,現在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太極拳活動,有1億多人從中受益。但是,隨着太極拳傳播的日益廣泛,人們在體會太極風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太極學人也開始對太極拳的歷史淵源感到疑惑。下面小編就和你聊聊太極拳的發展歷史。
太極拳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母親河”。洛河,在中國歷史上有着顯赫的地位。首先,是“河圖洛書”,它與古文字緊密連繫在一起,把洪荒矇昧的社會,推向了文明的階梯。河洛匯流,是一種自然現象。洛河水清,黃河水濁,兩河交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清濁分明、相互交融變化的旋渦。相傳這裏是河出圖、洛出書和伏羲悟太極、畫八卦的地方。《易傳·繫辭》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漢族人文始祖伏羲看到河洛交匯現象,依據“河圖”、“洛書”信息,觸發靈感,從而創造出了《易經》,產生了太極文化。所以,自古人稱“天下太極出河洛”。自古以來,河洛匯流處無時無刻不流淌着太極文化之血,聯繫着河洛文化之脈,締結着中原文化之根,藴含着中華文化之魂。她是漢族的文化丹田!據史載:黃帝、帝堯、夏禹、商湯等帝王登基時,都在此沉璧祭天。温縣,正處於河洛匯流處,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區。
河南省温縣是人類活動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境內遺存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數十處。陳家溝,位於温縣城東六公里的清風嶺中段。
明朝初年,陳家溝陳氏始祖陳卜從山西移民到此,便帶有家傳武術。這裏溝壑交錯、兵匪出沒,經常騷擾百姓,為了保衞桑梓,村裏成立了武學社,陳家溝人習武成風。這裏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和厚重的漢族傳統文化對陳王廷創編陳氏太極拳產生了深遠影響。
陳王廷(字奏庭,1600~1680),陳家溝陳氏第九代人,出生於明萬曆二十八年,明武庠生,清文庠生。其祖陳思貴,任陝西狄道縣典史;其父陳撫民,曾任徵士郎,均好拳習武/
陳王廷自幼勤奮好學,晝練武,夜習文,不但深得家學真傳,出類拔萃,而且熟讀諸子百家,學識淵博,文武兼備,精於拳械,功夫深厚,有超人的輕功絕技。年輕時走鏢山東一帶,掃蕩羣匪,匪寇聞“名”喪膽。晚年,陳王廷隱居鄉里,以《黃庭經》為伴,潛心研究易學,收集整理民間武術。他理根太極,秉承中國傳統的“天人合一”思想和陰陽生克之理,在家傳拳術的基礎上,將眾家武術之長融匯合成,加上自己平生習武所悟,融中醫經絡學與道家導引吐納術為一體,創編了一種剛柔相濟、陰陽互化、變幻莫測、威力無比的武術拳種——“太極拳”。
陳王廷所傳授下來的有五路拳、五路捶、108式長拳,雙人推手和刀、槍、劍、棍、鐧、雙人粘槍等器械。其中雙人推手和雙人粘槍,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獨特風格。
清代中後期至民國,太極拳開始對外繁衍傳播。陳長興首傳外姓弟子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名福魁,1799~1872),楊露禪學成回鄉後到北京傳拳,逐漸衍變創編出楊式太極拳;陳氏第十五世陳清平(一作青萍,1795~1868)傳拳於温縣趙堡鎮人和兆元(1810~1890)、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名河清,1825~1893)、温縣陳新莊人李景炎(又名李對,1825~1898)、温縣南張羌村人李作智(字鏡心,1844~1914)和温縣北冷村人王賜信(1815~1890),後五人分別創編出和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太極拳忽雷架、太極拳騰挪架、太極拳忽靈架;清末,滿族人全佑(字公甫,1834~1902)師從楊家學楊式太極拳後,傳子吳鑑泉(從漢姓,1870~1942),創編出吳式太極拳;河北武清(今天津武清區)人李瑞東(名樹勳,1851~1917)師從王蘭亭(名永泰,約1829~1893)學楊式太極拳後,創編出李式太極拳;民國初期,河北完縣(今順平縣)人孫祿堂(名福全,1860~1933),師從郝為真(名和,1849~1920)學武式太極拳後,創編出孫式太極拳;20世紀50年代,陳家溝陳氏十七世陳發科(字福生,1887~1957),在祖傳拳械套路的基礎上,創編出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二路。
三百多年後,太極拳已由陳氏一家的獨得之秘,衍變成了廣播海內外的陳式、楊式、武式、吳式、孫式、和式等諸多太極拳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