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破解大月氏之謎——中烏聯合考古的新進展

由 習國防 發佈於 休閒

  【深度解讀】

作者:王建新(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隊長、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 唐雲鵬(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博士研究生)

  月氏是一個古代遊牧人羣,原生活在中國境內,後在匈奴的打擊下,大部分月氏人遷往中亞,被稱為大月氏。《史記》《漢書》等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了月氏的歷史,但月氏的考古學文化遺存長期以來並沒有得到確認。

  西北大學考古學科從20世紀90年代後期起,確立了“立足長安、面向西域,周秦漢唐、絲綢之路”的學科定位和發展方向。以尋找和確認古代月氏的考古學文化遺存為切入點,重啓絲綢之路考古工作。

2017年拉巴特遺址發掘現場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供圖

  一、追跡西遷中亞的月氏

西北大學考古學術團隊在中國境內的甘肅、新疆等絲綢之路沿線區域開展了持續多年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確認古代月氏人的故鄉“敦煌、祁連間”不在河西走廊而在以東天山為中心的區域。進而在此基礎上,確認東天山地區約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世紀期間分佈的遊牧文化遺存應該是古代月氏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從2009年起,該項研究工作從國內延伸到國外,從東天山延伸到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部的西天山。尋找和確認西天山地區分佈的古代月氏文化遺存,釐清古代月氏與大夏(巴克特里亞)、貴霜、康居、粟特的關係成為新的課題。

西北大學與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塔吉克斯坦科學院歷史、考古與民族學研究所組成中烏、中塔聯合考古隊,在西天山地區開展了持續多年的大範圍系統區域考古調查。在此基礎上,選擇若干遺址進行了小規模科學精準的考古發掘,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進展。

中烏聯合考古隊於2015年—2016年發掘了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市西南的撒扎幹(Sazagan)遺址,共發掘5座小型墓葬、一座大型墓葬和一處石構房址,確認其為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1世紀的遊牧遺存。從墓葬形制、埋葬習俗、隨葬品組合等方面看,撒扎乾的發現與哈薩克斯坦西南部、烏茲別克斯坦北部和中部的錫爾河、澤拉夫善河流域過去發現的一批古代遊牧人的墓葬文化特徵基本相同,應屬同一考古學文化。從年代、分佈區域和文化特徵看,它們應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康居有關。撒扎乾的考古發現還告訴我們,撒馬爾罕盆地南緣、西天山北麓是古代康居的勢力範圍,古代月氏人的遺存應該在更南的區域尋找。

  

拉巴特M44費昂斯斯芬克斯墜飾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供圖

2016年秋,中烏聯合考古隊在西天山以南的阿姆河北側支流蘇爾漢河流域再次調查過程中,於烏茲別克斯坦蘇爾漢河州拜松市拉巴特村發現一處被當地居民蓋房取土破壞的墓地。

2017年—2018年,中烏聯合考古隊對拉巴特1號墓地進行了發掘,共清理了94座小型墓葬。除被破壞較嚴重、無法辨識形制的6座墓葬外,其餘為豎穴墓道偏室墓59座和豎穴土坑墓29座,並在一座墓的墓道內發現一具被肢解的女性骨骼。這批墓葬的葬式均為仰身直肢的單人一次葬;男性個體多隨葬短劍、箭鏃、削刀、帶扣、牌飾等武器及工具,並有雙耳罐、高足杯等陶器;女性個體多隨葬具柄鏡、手鐲、戒指、耳環、髮帶等金銀銅鐵首飾,以及大量玻璃、費昂斯、蚌貝、瑪瑙、水晶等組成的串飾,也有雙耳罐、高足杯、單耳杯等陶器。

拉巴特M36金髮帶飾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供圖

拉巴特墓地的發現,與20世紀50—90年代蘇聯考古學家在塔吉克斯坦西南部的圖爾哈(Turlhar)、阿魯克陶(Aruktau)、貝希肯特Ⅳ~Ⅶ號(BeshkentⅣ~Ⅶ)、考庫姆(Kokkum)、克希洛夫(Ksirov)等墓地,土庫曼斯坦東南部的巴巴沙夫(Babashov)墓地,烏茲別克斯坦東南部的阿伊爾塔姆(Ayrtam)墓地等處發現的文化面貌相同。墓葬地表構築圓形石圍或封堆,以豎穴墓道偏室墓和豎穴土坑墓為主,多為仰身直肢的單人一次葬,均出土了大量的隨葬品。結合碳十四測年數據,包括拉巴特墓地在內,這類遺存的年代範圍可確認為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至公元1世紀前半葉。

謝爾哈拉卡特墓地出土金鑲象牙耳墜 西北大學中亞考古隊供圖

這類遺存主要分佈於包括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南部的北巴克特里亞地區河谷平原周邊的山前和丘陵地帶,墓葬形制、埋葬習俗均不見於巴克特里亞地區公元前2世紀以前的考古學文化遺存,而與中國新疆東天山地區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2世紀期間的古代遊牧文化遺存面貌相似。這類遊牧遺存在時間、空間和文化特徵上,與中國古代文獻所記大月氏西遷巴克特里亞地區的歷史相合,應該是大月氏留下的考古學文化遺存。

  二、貴霜與月氏關係的考古學觀察

確認了西遷中亞後的大月氏所遺留的考古學文化特徵和分佈範圍後,釐清古代月氏與貴霜的關係就成為必須面對的新課題。目前國內外學術界主流觀點認為:貴霜人是月氏人的分支,貴霜帝國是由月氏人建立的。但歷史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呢?

從已有的考古資料看,巴克特里亞地區在西方古代文獻中被稱為“千城之國”,僅在阿姆河北岸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蘇爾漢河河谷平原區域,已發現的青銅時代至中世紀的城址就達百餘座。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俄羅斯、法國、日本等國考古隊在該區域圍繞古代城址開展了大量考古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其中卡爾查延(Khalchayan)、達爾弗津特佩(Dalverzin-Tepa)、鐵爾梅茲(Termez)等古城遺址的發掘,為研究蘇爾漢河河谷平原區域早期貴霜(即月氏統治下的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的歷史提供了重要資料。特別是在卡爾查延遺址,發現了宮殿、神廟等高等級建築遺蹟,精美的建築裝飾構件,以及彩繪人物雕塑和表現戰爭、狩獵、王家生活場景的壁畫等。發掘者認為,卡爾查延古城始建於希臘化時期,在早期貴霜時期進行大規模擴建併成為這一時期宗教、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從現有的考古資料來看,蘇爾漢河流域發現的從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的文化遺存最為豐富,且兩個時期文化連續發展的脈絡清晰。因此,可以認為蘇爾漢河流域是早期貴霜人的主要活動地域。

以往的考古工作側重於古代城址遺存,與城址同時期的墓葬發現和發掘很少。在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的考古發現中,目前僅在鐵爾梅茲、卡姆普爾特佩、達爾弗津特佩、亞蘭格杜什特佩(Yalangtush-Tepa)等古城遺址附近,發現了少量地面式龕室墓。這類墓葬被稱為“納烏斯(Nauc)”,分佈於河谷平原農業區域內的古代城址和要塞附近,出現於公元前2世紀晚期,部分沿用至公元4世紀。該類墓葬墓室為用泥磚構築帶券頂的龕室式,單室或多室。墓室內人骨凌亂缺失,埋葬形式應屬多人二次遷入葬。隨葬雙耳罐、高足杯等陶器,以及少量貴霜錢幣和裝飾品。發掘者認為這種埋葬形式受到瑣羅亞斯德教的影響,是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河谷平原農業區的典型墓葬之一。這類墓葬從早期貴霜時期沿用至貴霜帝國時期,代表了貴霜人長期沿襲的一種文化傳統。

分佈於河谷平原地區的這類地面式龕室墓遺存,與分佈於山前、丘陵區域的以拉巴特墓地為代表的地下式偏室墓和豎穴墓遺存,在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1世紀同時存在,且隨葬陶器的形式、組合基本一致。過去不少學者根據這兩類遺存的共時性和陶器的相似性,將它們視為同一文化,認為它們都屬於早期貴霜或貴霜人的墓葬。

在典型農業地區,古代農業人羣大量使用陶器並普遍製作陶器。因此,將陶器作為區分和確認不同考古學文化和研究同一考古學文化發展演變的典型器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遊牧人羣不會像農業人羣那樣大量使用陶器,他們會更多地使用易攜帶和不易碎的金屬器、皮具和木器。同時,由於技術和原料的限制,他們也很少製作陶器。遊牧人羣通常使用農業人羣生產的陶器,這種現象已經被東天山、費爾幹納盆地等地區的考古發現所證實。

這兩類遺存在分佈區域、墓葬形制、葬式葬俗、隨葬品組合及其所反映出的經濟形態、文化傳統等方面,均存在明顯的差異。結合歷史文獻可以認為,以拉巴特墓地為代表的遺存,應該屬於以遊牧為主的月氏人;而地面式龕室墓,則屬於以灌溉農業為主的貴霜人。兩者是同時存在、聯繫密切但又屬於不同人羣的文化遺存。從考古學文化上將月氏和貴霜的遺存區別開來,對於釐清月氏與貴霜的關係意義重大。

  三、深掘貴霜文化的內涵

從已知的歷史文獻資料和考古資料看,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巴克特里亞地區人羣構成複雜,河谷平原農業區至少存在巴克特里亞原住民、印度移民、波斯後裔和希臘後裔等來源不同的人羣。除了反映瑣羅亞斯德教信仰的遺存外,還存在大量反映希臘宗教、印度宗教信仰的遺存。因此,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的墓葬不應該只有地面式龕室一種形式,還應該有其他埋葬形式。

從巴克特里亞地區已有的考古資料可知,除了在青銅時代的遺址附近發現和發掘了同時期的大量墓葬外,河谷平原內分佈的早期鐵器時代、波斯帝國時期、希臘化時期、早期貴霜和貴霜帝國時期的墓葬均很少發現。

為填補這一空白,中烏聯合考古隊在過去很少做工作的蘇爾漢河河旁二三級階地上開展了持續的調查、勘探工作。2018年至2019年,在蘇爾漢河上游東岸三級階地上發現了一處古代大型公共墓地——謝爾哈拉卡特(Serkharakat)墓地。該墓地位於蘇爾漢河州烏尊市謝爾哈拉卡特村,東距著名的卡爾查延古城遺址約2公里,經勘探確認該墓地現存分佈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目前在蘇爾漢河流域發現的青銅時代以後規模最大的古代墓地。

考古隊2019年春季對該墓地進行了小規模發掘,共清理38座墓葬和15座灰坑。資料顯示該墓地使用年代跨度較大,包含青銅時代直至中世紀的遺存,其中以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的墓葬為主,包含15座豎穴墓道偏室墓、4座豎穴墓道端室墓和6座斜坡墓道端室墓。這批墓葬與以拉巴特墓地為代表的遺存相比,隨葬品顯得較為匱乏;陶器形式相同,但器形普遍偏小且多無使用痕跡,具有明顯的明器特徵。墓葬形式多樣,葬式葬俗中單人一次葬、單人二次擾亂葬、雙人一次和二次擾亂葬共存。這樣的現象真實反映了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河谷平原區域多個人羣、多元文化的歷史,與以拉巴特墓地為代表的遊牧人羣的墓地內墓葬形式、葬式葬俗等相對單一的文化面貌形成鮮明對比。

2019年冬季,中烏聯合考古隊繼續沿着蘇爾漢河上游東岸進行系統考古調查,發現和確認了提什克特佩(Tishk-Tepa)、契納爾特佩(Chinar-Tepa)、庫爾幹特佩(Kurgan-Tepa)、卡拉伊爾特佩(Karayl-Tepa)等包含貴霜時期遺存的遺址。其中庫爾幹特佩和契納爾特佩屬於首次發現。聯合考古隊對保存較好的契納爾特佩進行了測繪、勘探和小規模發掘。

契納爾特佩是位於蘇爾漢河東岸河旁台地邊緣的一座小型城址,中心為凸出地面的高台,頂部由兩個平面呈矩形的台基組成。北側台基略大,高約15米,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60餘米。南側台基較小,高約10米,東西長60米、南北寬50米。中心城址東、北側的平台上有突出地表的房屋基址,初步判斷整個遺址區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在遺址區內採集了早期貴霜和貴霜帝國時期的錢幣以及大量高足杯、雙耳罐、陶缽等早期貴霜至貴霜帝國時期的典型陶器標本。從居址採集的土樣中浮選出稻米和葡萄種子碳化遺存,經加速質譜測年的年代範圍分別在公元前45年—公元85年和公元前85年—公元75年。

更為重要的是在城址南、北兩側的台地上發現兩處公共墓地,已探明40餘座墓葬。在北側墓地發掘了一座殘存的墓葬。該墓葬僅存墓室底部,四壁用泥磚平鋪砌築,墓室內散亂堆積大量人骨,出土了帶有燻燒痕跡的陶片和少量玻璃珠飾。經鑑定墓室內至少埋葬了4個個體,並且人骨殘缺不全,均為二次遷入葬。根據墓葬形制和埋葬習俗判斷,該墓葬是被破壞的地面式龕室墓,為貴霜人的典型墓葬。採集自該墓葬內人骨標本的測年數據顯示的年代範圍是公元前20年—公元130年。調查勘探發現,墓地內除已經確認的地面式龕室墓外,還存在地下式的端室墓、豎穴土坑墓等形式的墓葬。

契納爾特佩貴霜時期城址和多種類型墓葬的同時發現,在巴克特里亞早期貴霜和貴霜帝國時期考古的歷史上尚屬首次。這樣的發現,為探討貴霜聚落空間佈局、墓葬特徵及多元文化面貌提供了更全面的考古資料。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考古新資料,並參照東西方古代文獻和考古出土文獻的記載,可以認為:公元前2世紀後半葉至公元1世紀前半葉,北巴克特里亞地區河谷平原周邊的丘陵、山前地帶分佈的以拉巴特墓地為代表的遺存,在時間、空間和文化特徵上,與中國古代文獻所記大月氏西遷巴克特里亞地區的歷史相合,應該是大月氏留下的考古學文化遺存。

同時期北巴克特里亞地區蘇爾漢河流域河谷平原地區分佈的以卡爾查延、達爾弗津特佩等遺址為代表的農業文化遺存,雖與周邊的遊牧文化遺存關係密切,但卻是經濟形態和文化特徵完全不同的人羣。這類遺存在經濟、文化、政治方面都繼承了希臘-巴克特里亞的傳統。因此,可以認為,這類遺存是大月氏統治下的早期貴霜的考古學文化,貴霜人是希臘-巴克特里亞遺民的一部分,並不是月氏人的分支。其後的貴霜帝國延續的是早期貴霜的文化傳統而不是月氏文化,建立貴霜帝國的應該是貴霜人而不是月氏人。

歐美各國以及俄羅斯、日本等國的學術界,長期以來對絲綢之路考古研究進行了堅持不懈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研究資料和學術成果,佔有着絲綢之路考古研究領域的話語權和研究主導權。但是,西方學術界對古代絲綢之路的關鍵區域中亞地區的考古研究,多站在以歐洲為中心的視角,關注古代波斯、希臘、斯基泰等對中亞的影響。西北大學考古學術團隊以古代月氏文化為切入點的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站在東方的視角研究古代中亞,並挑戰國際學術界的一些主流觀點。目前,他們正在通過多學科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完善證據鏈條,力求使全新的研究結論獲得國際學術界的認可。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3日 13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