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賞讀杜甫亂世《佳人》,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合昏是什麼?

由 藍樹芬 發佈於 休閒

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真的有這樣的亂世佳人嗎?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唐朝 杜甫《佳人》


綠葉成蔭的夏天,合歡樹開始舒展羽狀的樹葉。這種樹,非常奇特,因為幾乎整個春天它都在休眠。但是初夏時節,卻蓬生舒展出最青翠的綠色。合歡樹在微風裏,就像巨大的孔雀跳舞,那對對生的細密的葉子就是羽毛。合歡花開的時候,那浮在樹葉間的粉色花朵,如同鳥頭,又如同温柔的眼睛。

能看見合歡樹發芽或者開花的時段和地方,一是初夏,二是環境較好的通氣排水地方。因為合歡樹非常敏感,如果水土不好,或者有大的地質變動它就會枯死。

比如我們小區附近有兩棵巨大合歡樹,但是直到現在有一棵也沒有長葉子,讓我覺得有些傷感,有些樹的靈魂已經離開,但是無從知道為什麼,如同有些人的消失,在心裏留下空洞。

先秦和漢朝時代,人們特別鍾情合歡樹和合歡花,因為合歡樹高大,樹蔭廣,最適合夏天的庭院,合歡葉子成雙成對,細密動人,且朝開暮合,如同小鳥垂羽而眠,合歡花粉茸可愛,像心中向日吐着的千萬種相思。

所以合歡樹和花代表着歲月靜好,團圓相守。所以古代詩歌裏,就有合歡被,那種用布匹摺疊,如同合歡葉子形狀的被子,上面又繡着合歡花,合歡扇,是繡着合歡花的雙面團扇,合歡襦,是有着合歡花紋的衣裳。


隋唐之後,審美更注重身邊化,而且隨着經濟發展,大量低矮的花卉裝飾人們的庭院,合歡花才淡出了時尚主流。但是合歡給人帶來的那種吉祥感,仍舊在傳統文化裏。所以唐朝人寫詩,也多會用到合歡,致敬古人,象徵意義其實大於了審美了。

因為此時正是合歡樹展葉發花的夏天,這首杜甫的《佳人》吸引了我。因為這是一首唐朝時代的古風,那種幽涼夏天山谷中的美,讓人流連。

杜甫的詩之所以流傳後世,有人説是他的韻律鏗鏘,對仗工整,這些從詩本身來讚美,雖然無錯,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核心,杜甫的詩大多數是中年之後,飽經滄桑,用心發出的文字和寄託,將人生歲月之感,深沉融入詩裏,這才是流傳不朽的原因,同樣這首《佳人》也不例外。

這是寫在他47歲,因為戰亂和生活,顛沛進入秦州,走山路,風餐野宿時候的作品。而兩年前,他還是唐肅宗的左拾遺,走過短暫被重用的輝煌。杜甫和其他官僚不同的是,他是亂世中主動逆行,尋找報國機會的人。他的這種主動性深深感染了後世的人。

在他之前,歌詠佳人的作品,充滿仙氣和縹緲,甚至代表年輕人的一種自薦,但是杜甫的《佳人》卻是他47歲的作品,更代表一種中年對美好人事的肯定和惋惜。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有一個絕美的佳人,她居住在幽深的山谷裏。自己説自己是好人家的後代,卻落魄到來到此處,在叢林中生活。

杜甫在秦州一路上,也遇見過很多逃難的人們,他們為逃避戰火,一路跟着人流,宿荒山,食草木,許多人的人生也因此改變。他一定看到聽到很多傳奇故事。戰亂使不相關的人走到一起,發生交集。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這是這個女子的自訴,安史之亂髮生在755年,距杜甫這年已經過去四年。這女子説,自己的兄弟在安史之亂中遭到殺害,她本來是高官名門,正是因為孃家出事,她被夫家拋棄,不收留她,為了生存,她帶着有限的錢財和婢女逃生到此。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

這世上的事本來就是厭惡落敗,萬事都像風中的蠟燭搖曳不定。我出門的時候,已經看到丈夫有了新歡。

這也是這位女子不願意也不能留在府中的原因吧。弟弟死了,孃家落敗,丈夫惡言相向,讓她滾。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這個合昏,有三種含義,一,就是合歡樹,因為葉子朝開暮合,在黃昏裏葉子閉合,所以又叫合昏。二,是黃昏,三,是婚姻好合,古代昏通婚。

但杜甫不用合歡而用合昏,顯然是點名女子正式妻子的身份。

那合歡樹到了晚上雙雙葉子對擁,那池上的鴛鴦總是雙宿雙飛。此女子和丈夫也有過甜蜜恩愛的歲月。

“但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這句非常有名。後世往往形容男子喜新厭舊,情愛不定。但是在這首詩裏更悲涼,因為此丈夫不僅是喜新厭舊,而且是趨炎附勢,拜高踩低。因為妻子孃家落敗,而翻臉有棄。

這對於女子來講,是雙重打擊。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但是這個女子悲觀嗎?或者有過,從她的遭遇可以看到,過去她是富貴妻子,名門之後,現在她落魄山林。但是我們又看到另一種堅毅和樂觀。

那山中的泉水永遠清澈,出了山就被污染了。我寧可過這樣的生活,落一個自由自在。我的婢女用首飾換了點錢回,我打算用這夏天的藤蘿去修補一下不耐風雨的茅屋。

我看到這裏,忽然感到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如果真的這個女子是富貴門庭裏出來的,在這亂世,這四五年,她就是靠着積蓄和婢女相依為命,住的茅草房要自己動手去修理,她到底經歷些什麼,表現的是求生的本能,而這本能又激發瞭如此的熱情?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摘下來的野花不用插在頭髮上,釆集的柏子滿滿在手。深山裏寒氣重,夕陽下她靠着青青的竹子。

被遺棄,被漂泊,而最終落腳在山間,一個女子清寒貧苦的身影,和杜甫邂逅。

這是真的嗎?杜甫很可能遇見過各色人,其中也包括這樣的女子,但是她絕對已經不能算佳人了,四五年顛沛的生活,或者有錢財,也已經消耗得差不多,如果自力更生,生存會壓榨她身上的固有的富麗之美,她可能日暮倚修竹,但更多是種疲憊和休息。而她身邊如果沒有保護的男子,她何以安定自處?

或者在邂逅裏,那有個自己的茅屋,有個安定的田園不是現實而是女子,包括杜甫自己的願望吧,他正挈婦將雛的奔波在前景不明的路上。

所以這個故事,只有一半是真的。但就是這一半,昇華了一個為生活努力掙扎的佳人。佳人不是面貌,是那種內心的對生的堅毅,對世界的通透,對命運的承受。


所以這首詩更多的是寄託杜甫自己。他為了愛國逆行,但昏聵的唐肅宗依靠權貴門閥,根本不是想治理國家,這個詩裏的輕薄兒,是老成的杜甫對皇帝的失望。隨之而來的,就是將他貶為低級官僚,國家動亂薪水微薄,杜甫和他筆下的佳人一下只能自謀生路,放棄了官職,尋求自己和家人的生存。

他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找一個地方安定下來,哪怕只有一間茅屋,也要為自己和家人堅持奮鬥。但是往事如何不沉澱在心上,如此之國家,如此之皇帝,他就算有才華,能夠做些什麼?他也是被時代和命運拋擲的佳人和珍珠,看着帝國天邊日色黃昏。

一年之後,杜甫落腳在四川浣花溪,他如願所償,有了自己的茅屋,快樂是精神上的,現實骨感到茅屋為秋風所破,他沒有那種牽蘿補茅屋的悠閒。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但是杜甫用自己的靈魂和精神實踐了佳人。因為他的眼睛一直看着天色,雖然最後他被暮色吞沒,沒有看到帝國在安史之亂後的重興。

杜甫佳人之美,在於塑造了一個亂世中飽經苦難的佳人,雖然有一半是想象的,但是那種在苦難中自力更生的精神自立和勇氣,打動了很多人。也成為很多人在逆境中的安慰。

佳人如此,杜甫如此,我們精神上有所依憑,相信我們自己,在生命中最落魄的時候,仍舊是一種堅韌的生命之美。


回頭來再説一下合歡樹。人生最華美的莫過於和諧熱鬧,無論是婚姻還是人生路,相互的依存和和諧才能創造幸福和繁榮。但是這是一種理想安定的生活。“合昏有定時,鴛鴦不獨宿。”但人生更多的是會經歷一段又一段孤獨落魄的歲月,甚至有時候無所支撐,那麼這個時候信念和相信自己就分外的重要。

相信自己就是幽谷佳人,亂世佳人,這是杜甫這首詩給他自己,給我們帶來的正能量。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