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舉行“中國法的國際傳播”研討會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休閒

中國日報7月15日電(記者 鄒碩)7月13日,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涉外法治研究院主辦的“中國法的國際傳播”研討會通過騰訊會議的方式在線上順利舉行。來自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多所高校的二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開幕式階段,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院長兼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長梅夏英教授指出,當前中國已走到了國際舞台的中央,如何提升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成為我們當下工作的重點。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會議對中國法國際傳播的重要意義,認為中國法的國際傳播主要有兩方面含義:第一,是國際傳播學層面的含義。加強國際傳播,就是要讓世界更好地理解我們,以達到充分溝通的目的。第二,是以語言為工具進行文化交流層面的意義,尤其是法律的傳播。梅院長指出,傳播中國法就要把我國法治體系的實際訴求在一個通暢的溝通環境下向外界發佈,這也是我們今天會議的主題和意義所在。

研討會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涉外法治研究院副院長鄭雅方教授主持。與會專家學者們分別從法理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法、刑法、國際法、訴訟法等法學學科,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語言比較研究和國際傳播等角度,對中國法的國際傳播相關概念、目前存在的問題、如何加強中國法的國際傳播及相關國家經驗進行研討。

北京師範大學廖詩評教授從國際傳播的素材和敍事體例角度切入,認為中國法的國際傳播不應侷限於傳播我國最高人民法院發佈的指導性案例、典型憲法事例、最新立法情況等方面,還可以向國際介紹我們法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我們所作出的努力。廖教授指出,通過這種多樣性的介紹,可以更加立體、真實地展現我國法治體系,達到傳播我國法制理念的目的。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費安玲教授圍繞“比較思維下的中國法之國際傳播”,認為目前已初步實現我國立法和司法實踐的國際傳播,但這種傳播並不是單向性的,而是在比較思維下的交互性傳播。她指出,這種交互性的傳播可以讓我們獲取評價,從而促進我國立法、司法等方面的完善。費教授同時指出,要加強中國法的國際傳播就要摒棄單方向宣傳思維,在符合法律科學性的基礎上,支持、鼓勵國際會議交流和法官學者出訪、加強雙方向留學人員培養。

北京大學法學院沈巋教授從法學國際傳播的宗旨、法學國際傳播的一般規律和麪臨的挑戰三個方面闡述“中國法國際傳播的使命與挑戰”。沈教授認為,法學是一種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文化,跨國的活動總是會帶來法律方面的學習、傳播和借鑑,而現代化、工業化、全球化的背景在促進國際法律共性發展的同時,各國的法律特殊性一直存在。他指出,加強交流、促進認識、學習借鑑和制度移植是法學國際傳播的宗旨。針對法學國際傳播的規律,沈老師指出,傳播是一種宣傳但絕不是單獨一方面的傳播,因此我們應當尊重傳播規律,從而講述真實的中國法律故事。隨後沈老師從歷史層面、技術層面、理論層面、受眾層面和政治層面五個方面分析了中國法國際傳播所面臨的挑戰。

北京大學法學院張翔教授以“講好中國憲法故事”為題介紹了自己在法學國際傳播中的經驗和思考。張教授認為,瞭解一個國家的制度首在憲法,中國法的國際傳播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在於講好憲法故事。張教授根據自己以往國際交流經驗指出,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學者對我國憲法制度並不瞭解。他認為,在講好中國憲法故事時,要避免過於生硬的翻譯,用準確的詞語表達我們真實含義,同時將我們的制度發展還原到國家社會的發展歷程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我們傳播的準確性,還可以獲得國際上的理解和認可。此外張教授強調,講好中國故事一定要做好本國的學術研究。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張莉教授從一個現象出發,結合自身經驗講述“中國法在法語國家傳播”的兩點思考和三點建議。張莉教授指出,中國法在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北非等法語國家傳播過程中,存在客體不明、內涵與特質不清的現象。因此,在傳播中國法的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並且提高自身的專業性,明晰中國法的內涵和特質。張教授認為,我們應從建立穩定專業的對話機制、加強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和加強廣義文化交流三個方面入手,提升我國法學國際傳播能力。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李運博教授結合自己的工作、研究中發現的問題,從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應當如何加強中國法的國際傳播。李教授指出,講好中國故事的首要要求是講好,這就要求我們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格外注意講的美、講的貼切。第二,傳播中國聲音不僅僅是單純的比較和傳播,我們應從受眾的角度注重“接受美學”,講述我國客觀、真實的法律,傳播中國特色的聲音。第三,講好中國故事,要充分考慮到別國文化特質的同時,將我國法學專業背景與翻譯相結合,創建我國法學國際話語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