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讓“沉睡”的老宅煥發出新的活力

由 嶽洪秀 發佈於 休閒

乾淨的庭院,房屋仍保留着石砌結構,木板門框,方形木柵窗台,有的直接鑲切於石頭牆中,有的則用磚塊代替石頭壘砌而成,牆上掛着的煤油馬燈、農耕器具和屋頂長滿苔蘚的瓦片更顯的古色古香,勾起了人們對舊時鄉村生活的點滴回憶……

近日,筆者在寶豐縣觀音堂生態林業示範區的餘家村看到,不少遊客慕名而來,經過改造的古舊老宅,形成獨具特色的民俗庭院,讓遊客們流連忘返。

進入老宅,空調、電視、沙發、大牀、抽水馬桶……屋內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與外表斑駁的老屋形成鮮明對比。經過改造後,成為遠近聞名的民宿,引得八方遊客前來度假休閒。

“這裏沒有城市的喧鬧,環境幽雅,綠意盎然,空氣清新,坐在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裏,體驗着現代化的設施,讓人感覺很奇妙。”今年四十多歲的遊客馬鵬展説。

“沒想到閒置的老房子現在成了寶貝。”餘家村支部書記張紅昌説,村裏的這些老舊石砌結構老宅,經歷幾十年的風雨,本屬拆除的危房,經過改造,成了鄉村旅遊的“網紅打卡地”,每到節假日,都有不少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據瞭解,為推動鄉村振興,該縣於2019年6月成立餘家實業有限公司共同發展村集體經濟,把餘家村部分搬遷後留下的閒置傳統建築老宅,打造成獨具特色的民俗庭院,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還能夠讓農户參與分紅,實現“公司+合作社+農户”三方共贏。

“以前村上基礎條件差,沒有人願意待着,隨着鄉村旅遊的發展,來旅遊的人多了,我們的特產花椒銷路也打開了,每年輕輕鬆鬆就有六、七萬元的收入。”村民解玉魁説。

與此同時,做為全縣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村的石橋鎮邢家村,把推進宅基地改革與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對騰出來的宅基地進行精細化分類盤活,以老舊宅基地入股形式成立邢家酒業有限公司,每年村集體可分紅6萬,有效盤地活了農村閒置土地資源,為鄉村振興發展釋放出新的活力。

“邢莊村有悠久的釀酒歷史,我每年以5000元的租金承包了村裏的幾户老宅,打造成了小酒館,去年一年收入都有七萬多,比出去打工強多了。”該村返鄉創業青年邢延豪説,以前村上可以説是“髒、亂、差”,現在進入村莊,路邊小溪潺潺流,道路乾淨整潔,村內環境優雅,已經成為大家週末休閒旅遊的熱門選擇。

如今,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這些“沉睡”的老宅正在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全縣共盤活利用閒置宅基地和閒置農房741宗,面積259.73畝,用於改建圖書館、村史館、養老中心等公共設施,發展文化旅遊、民宿,打造菜園、果園、花園、遊園等,收回的土地房屋實現了高效利用,激發了鄉村振興新的活力。(寶豐縣委宣傳部 李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