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每天,我經過淡水路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休閒

北起自忠路,南至復興中路,當中兩百多米的小馬路,是我上下班必經的淡水路。路名和這個地名一樣帶着淡淡的文藝氣息,念起來有軟糯的迴響。我熟悉淡水路的四季和晨昏,就像常去的那家點心店,總給我期待之中的味道。

淡水路始建於清末,歷史悠久,這裏的住宅很多都是歷史保護建築,每走十幾米就能看見牆上掛着一塊優秀歷史建築或者文物保護點的牌子。比如,淡水路214弄——建於1928年的豐裕裏,是經典的上海石庫門建築,詩人艾青、畫家陶冷月都曾在這裏居住過。對面的西成裏、慈壽裏和慶陽裏並肩排開,也是同時期的石庫門住宅,經過前幾年“修舊如舊”的保護性修復,大門口的牌樓恢復了些許往日的光彩。施工那陣子,人行道上搭着腳手架,我小心翼翼地從工人們身邊經過,看見他們拿着精細的工具,像美院的學生雕琢石膏塑像一般,細緻地打磨清水外牆的每一塊磚、每一條縫。

和修復老建築的工匠一樣,愛護着這裏一磚一木的還有生活在裏面的居民們。雖説是老式里弄,但街道整體還是整潔乾淨的。疫情以來,每條巷子門口都擺着消毒用品、測温儀器。沒有自動門禁設備,便在大鐵門中間架一根杆子,由專人手動控制着開開關關。還記得6月初,時隔兩個多月不見,路兩旁的梧桐樹已經枝繁葉茂。我一抬頭,望見對面二樓房間的窗口站着一位赤膊的爺叔,正出神地望着路上來來往往的人和車。他一定在想:往常的熱鬧呵,終於回來了。

清早,老奶奶拄着枴杖走出來,坐在弄堂門口,和一旁小板凳上擇雞毛菜的阿姨聊天。貓蹲在窗台,眯着眼看路邊曬衣杆上的衣服晃晃悠悠。樹蔭下的家長裏短把時光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白天的淡水路屬於這裏“原住民”的慢生活,而到了晚上,搖身一變,這裏成了 “XYZ世代”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場。

淡水路的東邊大部分是居民區,西邊則聚集了十來家小酒吧、咖啡店和輕餐飲,每家都自帶網紅氣質。那陣子,有創意的店主在圍擋上畫自家的店名、logo和大大的“外賣營業中”,幾乎一夜之間,各種塗鴉畫滿了百餘米的圍擋,有小店Q版形象,有潮玩圖案,也有鼓舞人心的話語。

傍晚時分,當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趕着下班回家之時,這裏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年輕潮流的健身達人、穿搭博主們,三三兩兩站在小店門前,拗造型、拍照和直播。擦肩而過的瞬間,也能感覺到個性張揚、青春無敵的氛圍撲面而來。

無緣親身體驗淡水路的夜晚,或許有點遺憾,不過,我用白天的美食來安慰自己。這兒的每一間小店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和故事。快走到自忠路口,就會聞到一陣牛雜滷煮的濃郁香味,這間牛雜麪館的店招和裝修都簡單樸實,菜單上不過六七種選擇,前年剛開的時候門庭冷落。每次路過,都能看見空蕩蕩的桌椅和雲霧繚繞的蒸汽中廚師忙碌的身影,不禁為他們擔心。過了快一年,生意漸漸好起來了,店裏不再只有廚師孤獨的身影。好幾次我吃完麪走出來,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隊。“酒香不怕巷子深”,也要多虧那些默默堅守的日子,把困難的生意熬成了醇香的好酒。

淡水路復興中路路口,原先是一個郵局,綠色大卡車不停地上下貨物,每到網絡購物節,包裹多得堆滿人行道。去年,郵局搬走了,這裏變成了一個“口袋公園”,春夏秋冬的色彩輪番登場。從淡水路走進去,經過一小段紅磚小道,是開闊的公共綠地。人們坐在長椅上聊天,伴隨着城市更新,這裏也成了街坊鄰居們“家門口的好去處”。

淡水路,一半是市井煙火,一半是小資情調,正是這座魔都的又一個縮影。不久前,黃浦區完成最後一個成片舊改地塊簽約,這意味着上海全面完成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淡水路上的西成裏也開始了動遷,再過三五年,又是一番新面貌。無論是即將搬入新居的居民,還是紮根這片商圈的店家,對他們來説,未來依然可期。(歡歡)